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贫困户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

贫困户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

《贫困户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1、调查标准国家扶贫标准2736元以下(2010年2300元不变价);省级扶贫标准2875元以下(2010年2500元不变价)。

2、调查对象和范围本地区所有公示公告后锁定的贫困户,不是所有农户。

3、调查内容《贫困户登记表》A1至A36项,数据有效时间节点为2013年底。

A37至A40(帮扶责任人指标)填写2014年确定的帮扶责任人资料,到户帮扶措施及成效相关指标于2015年1月采集录入。

4、调查时间2014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5、调查组织乡镇政府对调查工作负领导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

调查小组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县级扶贫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审核。

调查组组建。

调查小组最少3人以上。

已安排驻村工作队的贫困村,调查小组人员由驻村工作队、乡镇干部、村两委会人员、村监委会、老党员组成,如有扶贫志愿者的村可吸收进调查小组。

调查小组组长由驻村工作队队长担任,审核人为乡镇干部,复核人为驻村工作队队长。

未安排驻村工作队的贫困村和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行政村,调查小组人员由乡镇干部、村两委会、村监委会人员或老党员组成,如有扶贫志愿者的村可吸收进调查小组。

调查小组组长由乡镇干部担任,调查员为村两委会人员、村监委会人员或老党员,审核人和复核人均为乡镇干部。

6、数据来源县级扶贫部门提供锁定的贫困户名单(名单加盖县级扶贫部门公章),由调查小组根据名单入户调查并填写登记表。

7、调查方法调查小组根据贫困户登记表指标询问贫困户户主或家庭主要成员,填表人负责记录相关数据,并在登记表页尾签字。

调查小组组长对贫困户家庭情况进行判断,并请被访问人员对记录结果现场签字确认。

《贫困户登记表》指标解释A1识别标准(单选):①国家标准②省定标准③市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013年为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的不变价)。

省定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市定标准是指某些地级市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市级农村扶贫标准。

A2贫困户属性(可复选):①扶贫户②低保户③五保户。

其中扶贫户和低保户,可复选,表示“扶贫低保户”;“五保户”不能与前两项复选。

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级农村扶贫标准/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

低保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

扶贫低保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有拆分现象的低保户直接选填扶贫户,并在纸质登记表单独标记享受低保的家庭成员,整户享受低保并且有低保证的直接选低保户或扶贫低保户(扶贫户、低保户复选)填写。

A3主要致贫原因(可复选):①因病②因残③因学④因灾⑤缺土地⑥缺水⑦缺技术⑧缺劳力⑨缺资金⑩交通条件落后⑪自身发展动力不足⑫其它。

选择最主要的原因1-2项,其中“因学致贫”是指因家中子女上学导致贫困;“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因个人懒惰、缺乏脱贫意愿或安于现状等因素导致贫困。

全省不得选择⑫其它。

A4姓名:填写家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簿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应将户主填为第一人,填在第一列;如果户主的配偶也在本家庭登记,应登记为第二人,填在第二列;然后再登记本家庭其他成员。

其他成员填写原则:先填成人,再填儿童;先填劳动力,再填非劳动力。

A5性别(单选):指本家庭成员的性别,选填男或女。

A6公民身份号码或残疾证号码(必填):采用二代身份证或户口簿提供的身份证号码(18位)填写。

无证者需经当地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身份证号码证明,方可填入系统。

如本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直接填写二代残疾人证号码(第二代《残疾人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残疾人等级代码共20位代码组成)。

没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按身份证填写,待补办好再进行登记更新,在A11健康状况中不能填写为残疾。

A7与户主关系(单选):①户主②配偶③之子④之女⑤之儿媳⑥之女婿⑦之孙子⑧之孙女⑨之外孙子⑩之外孙女⑪之父⑫之母⑬之岳父⑭之岳母⑮之公公⑯之婆婆⑰之祖父⑱之祖母⑲之外祖父⑳之外祖母○21其他。

其中:户主一般是指家庭事务主要决策者或经济的主要支撑者;配偶指户主的妻子或丈夫。

A8民族(单选):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民族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簿上登记的民族为准。

对照民族分类代码表填写民族代码即可。

A9文化程度(单选):①文盲或半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⑤大专及以上。

文盲或半文盲是指不认识文字或识字较少的人。

小学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小学,无论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

初中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初中,无论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相当于初中程度的技工学校,也选填此标准答案。

高中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高中,无论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技工学校,也选填此标准答案。

大专及以上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专科以上,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无论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均选填此标准答案,凡在国家授权承认学历的广播电视大学、高职院校、高等院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夜大学和其他形式的大学,按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的,其毕业生都按此标准答案填写,肄业生、在校生按原有受教育程度填写。

A10在校生状况(单选):①非在校生②学前教育③小学④七年级⑤八年级⑥九年级⑦高中一年级⑧高中二年级⑨高中三年级⑩中职一年级⑪中职二年级⑫中职三年级⑬高职一年级⑭高职二年级⑮高职三年级⑯大专及以上。

在校生是指6周岁及以上具有正式学籍,并在校学习的学生,如果贫困户登记时家庭成员是在校生,从2-16项中选填1项;非在校生是指贫困户登记时家庭成员没有在校读书,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夜校、电大、函授学校的学生,也选填此标准答案。

A11健康状况(单选):①健康②长期慢性病③患有大病④残疾。

健康指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长期慢性病是指如肝炎、肺炎、糖尿病等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

患有大病是指如心脏病、癌症等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一代证或二代证均可),无证者需经乡镇残联依据《农村残疾人简易识别手册》,甄别并出具证明,同意上报县级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方可登记为残疾人。

若填写为“残疾”,须与A6公民身份号码相呼应或出具残疾证明。

A12劳动能力(单选):①普通劳动力②技能劳动力(二级指标: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③丧失劳动力④无劳动力。

普通劳动力是指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技能劳动力指经过技术等级考试合格后,获得人社部统一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如属技能劳动力需直接填写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之一。

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并且3个月未从事生产劳动的人。

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的人。

对残疾人有劳动力的界定应根据残疾人本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并在村民大会讨论和村委会核实中据实评判残疾人有无劳动力,避免主观上将残疾人直接列入无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

原则上除一、二级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之外,其他类别和等级的成年残疾人都应视为有劳动力。

A13务工状况(单选):①乡(镇)内务工②乡(镇)外县内务工③县外省内务工④省外务工⑤其他(包括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情况)。

A14务工时间(单选):①3个月以下②3个月-6个月③6个月-12个月④1年以上⑤无(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其它务工状况选填此项)。

A15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选): 选填“是”或“否”。

A16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单选):选填“是”或“否”。

A17耕地面积: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包括因各种原因休闲和抛荒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耕种和租入的土地面积。

A17a有效灌溉面积: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A18林地面积:是指包括生长乔木、竹类、红树林和灌木林等主要用于林业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的面积。

A18a退耕还林面积:是指从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实际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转为林地的面积。

A18b林果面积:是指包含水果、干果、木本粮油、茶、竹、中药材、用材林、食用菌以及花卉、种苗等特色经济林面积。

A19牧草地面积: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专用于放牧、饲养牲畜和收割牧草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也指该户承包集体的全部牧草地面积。

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或租入的牧草地面积。

A20水面面积:是指经常进行经营活动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也指承包集体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水面面积。

A21饮水是否困难(单选):①是②否。

“饮水困难”选填“是”,“饮水不困难”选填“否“。

饮水困难是指单次取水往返时间超过半小时,间断供水或靠天吃水。

A22饮水是否安全(单选):①是②否。

“饮水安全”选填“是”,“饮水不安全”选填“否”。

饮水安全是指饮用水量有保障,水质安全。

水量有保障指的是正常年份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20升;水质安全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需符合集中供水并用封闭管道运输的相关要求。

A23是否通生活用电(单选):①是②否。

“通生活用电”选填“是”,“没有通生活用电”选填“否”。

指该户是否接通并使用日常生活用电。

A24是否通广播电视(单选):①是②否。

“通广播电视”选填“是”,“没有通广播电视”选填“否”。

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就算通广播电视。

A25距离村主干路:指到村内主干公路(道路)的最小距离。

A25、A26用于了解入户路情况。

A26入户路类型(单选):①普通人行道路②普通泥土公路③砂石公路④水泥路面公路⑤沥青路面公路。

A27住房面积(必填):是指农户自有住房建设面积,不包括仓库等作为生产用途房屋面积。

无房户的住房面积为0。

A28主要住房是否危房(单选):①是②否。

“是危房”选填“是”,“不是危房”选填“否”。

危房是指按照城乡住建部门危房标准确定的住房。

即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或窑洞。

A29有无卫生厕所(单选):填写“有”或“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