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集合章节复习一、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2)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 (3)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相关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基础知识(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属于 ∈不属于∉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复数集符号N*N 或+NZ QR C(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相等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B A ⊆且A ⊆B ⇔B A =子集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 B A ⊆或A B ⊇真子集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是A 的元素 A B补集全集是U,集合A U ⊆,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U C A x x U x A =∈∉且2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A ⊆φ,φB (φ≠B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n 2-1,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1.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 {}x x A x B ∈∈且; 2.两个集合的并集: AB ={}x x A x B ∈∈或;(四):方法指导1.对于集合问题,要首先确定属于哪类集合(数集、点集或某类图形),然后确定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2.关于集合的运算,一般应把各参与运算的集合化到最简,再进行运算.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多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来处理.4.集合问题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时常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5.强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四、典型例题考点一 集合的相关概念理解例1: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非负奇数组成的集合;(2)小于18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组成的集合; (3)方程()()012122=++-x x x 的解组成的集合;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5)方程组⎩⎨⎧=+=-+1012y x x x 的解集例2、求集合{}1),(≤+y x 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3分析:面积为2例3.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 B =,则a 的值为( ) A.0 B.1 C.2 D.4例4.已知全集U R =,集合{212}M x x =-≤-≤和{21,1,2,}N x x k k ==-=的关系的韦恩(Venn )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A. 3个B. 2个C. 1个D. 无穷多个练习:1 、设全集U=R ,A={x ∈N ︱1≤x ≤10},B={ x ∈R ︱x 2+ x -6=0},则下图中阴影表示的集合为 ( )A .{2}B .{3}C .{-3,2}D .{-2,3}2、由实数332,,,,a a a a a -所组成的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最多的有 个考点2、集合的运算xy14例5、已知集合{}2,1,0=A ,{}A a a x x B ∈==,2|,则B A ⋂=( )A 、{}0B 、{}1,0C 、{}31, D 、{}2,0例6、设U=R ,A={x|-5<x<5},B={x|0≤x<7},求A ∩B 、A ∪B 、C U A 、C U B 、(C U A)∩(C U B)、(C U A)∪(C U B)、C U (A ∪B)、C U (A ∩B)。
例7、设集合{}4,12,2--=x x A ,{}9,1,5x x B --=,若{}9=⋂B A ,求B A ⋃.练习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732=-+px x 的解集为A ,方程0732=+-q x x 的解集为B ,若⎭⎬⎫⎩⎨⎧-=⋂31B A ,求B A ⋃考点3、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1、利用集合元素特征求参数取值范围例8、已知集合{}R x x ax x A ∈=+-=,012|2,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5练习4 已知集合{}4,12,32---=a a a A ,若A ∈-3,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利用集合的相等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9、设集合{}y x y x A +=,,,{}xy x B ,02,=,若A=B ,求x,y 的值。
练习5 已知集合{}b a A ,2,=,{}2,2,2b a B =,若A=B ,求a,b 的值3、利用集合关系求参数值例10、设集合{}61|≤≤-=x x A ,{}121|+≤≤-=m x m x B ,已知A B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N x ∈时,求集合A 的子集的个数;练习6 已知集合A={x|x>6或x<-3},B={x|a<x<a+3},若A ∪B=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6例11、A={x|x 2+4x=0},B={x|x 2+2(a+1)x +a 2-1=0}, 若A ∪B=A ,求实数a 的值。
练习7 若集合{}06|2=-+=x x x A ,{}01|=+=mx x B ,且A B ≠⊂,求m 的取值范围。
4、利用补集的相关知识求参数的取值例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2=---m x x 与024122=++++m m mx x ,若这两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练习8 已知集合{}0624|2=++-=m mx x x A ,{}0|<=x x B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五、课后练习1. 设全集{}{}R,(3)0,1U A x x x B x x ==+<=<-, 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UBA7A .{}0x x >;B .{}30x x -<<;C .{}31x x -<<-;D .{}1x x <-2.已知集合{}2),(=+=y x y x M ,{}4),(=-=y x y x N ,那么集合N M 为( )A.1,3-==y x ;B.)1,3(-;C.{}1,3-;D.{})1,3(-3.设集合{}{}R T S a x a x T x x S =+<<=>-= ,8|,3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a ;B .13-≤≤-a C .3-≤a 或1-≥a ;D .3-<a 或1->a4.已知集合A ={-1,1},B ={x|mx =1},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A .1B .-1C .1或-1D .1或-1或0 5.若集合P ={x|3<x ≤22},非空集合Q ={x|2a +1≤x<3a -5},则能使Q ⊆(P ∩Q )成立的所有实数a 的取值范围( )A .(1,9)B .[1,9]C .(6,9)D .[6,9) 6.设I 为全集,M 、N 、P 都是它的子集,则图1-1-3-12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M∩[(N)∩P] B.M∩(N ∪P) C.[(M)∩(N)]∩P D.M∩N ∪(N∩P)图1-1-3-127.定义集合运算:{}B y x xy y x B ∈∈+==⊗A,,z A 22,设集合{}1,0A =,{}3,2=B ,则集合B ⊗A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8.已知A ={x |x 2-2x -8<0},B ={x |x -a <0},A ∩B =φ.则a 的范围是a ≤-2________9.设T ={(x ,y )|ax +y -3=0},S ={(x ,y )|x -y -b =0},若S ∩T ={(2,1)},则a =_______,b =_______.(1,1;)10.已知A ={x|x 2+(p +2)x +1=0},B ={x|x>0},若A ∩B =∅,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p >-411、设集合A ={x ||x -a |<2},B ={x |212+-x x <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由|x -a |<2,得a -2<x <a +2,所以A ={x |a -2<x <a +2}.由212+-x x <1,得23+-x x <0,即-2<x <3,所以B ={x |-2<x <3}.8因为A ⊆B ,所以⎩⎨⎧≤+-≥-3222a a ,于是0≤a ≤1.12、集合{}22|190A x x ax a =-+-=,{}2|560B x x x =-+=,{}2|280C x x x =+-=满足,A B φ≠,,A C φ=求实数a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