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医学总论(本科)

急诊医学总论(本科)

15
3)时间就是生命
开始复苏时限与复苏成功的关系(现场)
BLS 成功
BLS ALS 成功率(%)
3~4’ 3/4~1/2
<4’ <8’
43
5~8 1/4~1/10 4~8’ <16’ 10
10’ 1/100
>8~12’ <16’ 6
12’ 1/1000
>8~12’ >16’
0
4)完善急救医疗体系 5)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及掌握BLS
经现场抢救有效,
以第二时间送到最 近医院继续抢1救2
⑤现场急救
目的: 技术: 急救顺序:先一、四类,依次二、三类伤员
⑥伤员搬运顺序与注意事项:
1)搬运顺序:依次为一、四类(经现场急救有效者)、 二类、最后三类。
2)一、四类运到最近有条件进一步抢救的医院,并以重 近、轻远为原则。
3)转送途中应作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支持治疗。
18
4、当前急诊危重病热点课题与研究方向
心肺脑复苏(CPCR)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急性中毒 多发性创伤
19
五、中毒
20
六、创伤 (Trauma)
21
七、急诊医疗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是一个具有急救医疗特色的社会综合服务网络。 把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的抢救和加强监护治疗系统
13
⑦转运急救的时间关系:
一、四类严重及极严重伤员一定要在现 场急救,经BLS后转送,三类伤员也要止 血、固定骨折部位后转送。
14
三、复苏医学 (resuscitation medicine)
1.发展史: 2、复苏成功基本要素
1)救治时间前移 2)复苏对象:
– 突然发生猝死的临床死亡期 – 各种意外所致心博骤停
10
③现场处理:
1)检伤分类目的:了
解伤员数量、伤情严重程度 ,决定现场救治和转送缓急 ,有效使用卫生资源。
2)检伤分类人员:应 由有经验急诊专业的专 家进行检伤分类。
3)伤卡:
4)检伤分类法: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11
④国际检伤法四类标准
分类 伤 情
预后
伤卡颜色 转送次序
一 严重伤员首先迅速现场 急救后转送,如大出血 休克、窒息、气道阻塞
救医疗指挥中心,开通120电话
24
25
26
27
广州急诊医疗体系(GEMSS)的机制与模式
纳入政府行为及法制管理:市人大、市 政府直接关心,96年制定社会急救医 疗管理条例,经省人大批准公布。
制定广东省急诊管理规范及急危重症抢 救标准。
28
29
30
31
广州急诊医疗体系的服务模式
• 统一指挥、依托医院、 • 分片负责、专科出诊、 •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连续进行为
16
四、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1、定义:指疾病短时期内发展到单个或多个器 官的功能障碍以及出现互为因果的病理循 环危象
2、救治措施与目的:加强治疗(Intensive Care) 脏器功能支持及脏器之间平衡的调整 度过生命危机,为原发病治疗提供可能
17
3、病房结构: 加强监护病房( Intensiv Care Unit ICU) 在急诊称EICU 1)发展史: 2)功能:具有全套器官功能监护与支持 、设施及救治办法 3)医护人员素质:职业素质、技术素质
可救活
红色 最先第一时间送到 最近有条件进一步 抢救的医院
二 重伤员:骨折、眼伤、 短时间内 黄色 可在第二时间转送
非大血管出血
无生命危险
到稍远的医院
三 轻伤员可自行步行
无生命危险 绿色 最后转送
四 极严重伤员:处于频死 现场积极抢 黑色 期重型颅脑伤,胸腹大 救,存活希望 血管损伤,呼吸心跳停止 极少
2
概述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 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传统医 学分科的综合性学科,创立与发 展是社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 结果,是急救医学模式转变的需 要。
3
发展简史
• 发展史:国际上 70年代 国内 80年代
• 内涵:急救医学、危重病医学、灾难医学、复苏学、 中毒、创伤、及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覆盖院前、院 内急救及危重病的复苏抢救与监护。
• 与其他专业学科异同:临床医学、社会性
44
一、急救医学(First Aid)
地点:指在发生急危重症现场进行,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 送到伤病员的身边
目的:生命支持,稳定病情,防止加重与并发症,安全迅
速护送到有条件医院或专科进一步抢人工通气)
、循环支持(止血、补容、胸外按压、除颤) 、包扎、固定等
7
2002年1~7月全国 发生意外事故549939宗
• 特大: 82宗 死亡1640人 厂矿42宗 死亡848人
• 特重大:6宗 死亡484人 厂矿4宗
死亡244人
• 空难: 3宗 死亡244人
8
9
灾害中伤员处理
1、灾场中伤员 2、脱离灾场:
①EMSS反应时间:最快时间到达现场 ②建立临时医疗控制区:选点条件
特色的急救医疗网络
32
• 急诊科:急诊医学实践场所
机制:首诊负责 分科急诊 集中抢救
功能上集急诊、抢救、监护全程服务, 具备全套器官功能监护及器官功能支 持系统。
5
• 急救人员: 现场目击者—BLS 医务人员——ALS
6
二、灾害医学 (Disaster Medicine)
• 定义:灾害医学是指研究减少灾害对人和社会所造成不 良影响的医学
• 灾害:在一定的社区或地区出现的任何偶发事件,造 成相当程度的破坏、经济崩溃、人员伤亡、人民健康 及卫生保健服务恶化,不得不向受影响的社会或区域 以外寻求特殊救援的事件
三部分的综合。 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统一指挥、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22
发展史:国际 国内
1、组织结构:全国统一呼叫急救代号 信息汇总指挥机构 布局合理的急救网络医院 (急诊科及EICU)
2、院前急救模式:国际、国内模式
23
广州急诊医疗体系发展史
• 80年代以前 • 1989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广州急
急诊医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 广东省毒蛇伤救治中心 梁子敬 编号:1031602
1
• 急诊医学的内涵 • 院前急救的国外模式 • 院前急救的国内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