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医学总论

急诊医学总论


(一)急诊医学专业特点(逆向思维)
传统专科
先瞄准 后开火 Aiming before firing
有病 什么脏器 什么病 严重度 危重期 生命威胁
先开火 后瞄准 Firing before aiming
急诊科
(二)急诊处理原则(救人治病)
首先判断病人是否有危及生命的情况 稳定生命体征,重病优先(确诊不是首要目的) 综合分析,侧重功能(寻求全面的资料,完整记
科(美国急诊医学步入健康发展之路)
(一)急诊医学发展简史
2. 中国
198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急救工作的意见” 1984年,卫生部,“关于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
的通知” 1986年,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章)》 1987年,急诊医学会成立 2009年,卫生部,急诊专科条例 2010年,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急诊专科基地(我院上海
-----发展中的急诊医学
(一) 急诊医学发展简史
1.美国
• 1968年,成立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
• 1970年,出台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 1975年,美国医学会接受急诊医学住院医师生标准 • 1979年,美国医学会批准急诊医学为第二十三个医学专
根据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急诊的时效性
治疗
危急 <5 min
病 情
Hale Waihona Puke 急重 5-10min严 重

<30min

非急诊 >30min
诊断
时间
Critical Emergent Urgent Non-urgent
(四)EMSS的任务
1. 医疗抢救任务:休克、心搏骤停、急性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 肝昏迷,各种危象、复合创伤、急性中毒、 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 2. 研究任务:组织管理方法、人员培训、学 术研究
时间窗:急性心肌梗死(90min),脑卒中(3小 时),创伤(“白金10min,黄金1小时“)
(一)急诊医学专业特点
4.急诊医学具有特殊的临床实践规律
急诊病人是否存在或潜在威助生命的问题,综合分析、侧重 功能(评估T、P、R、Bp、P)
为稳定病人的情况必须立即做什么 寻找更多的信息帮助决定进一步处理的方向 初步印象与确诊的关系 多发病、复杂病处理的规律
急诊指挥 急诊病房 EICU
专科病房
(三)EMSS的目的
1. 尽快的现场急救
• 急救反应时间:接到求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 (国际5-10min)
2. 稳定患者,尽快的转运
• 现场抢救时间:急救人员现场救治时间 • 转运时间:抢救现场到医院时间
急诊不等于急救
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fatal patient)
(五)EMSS的支撑体系
1. 依法组建EMSS,监督机制健全,社会各界协作 2. 社会急救知识的普及 3. 救护人员培训 4. 通讯系统、运输工具、急救设备 5. 现场救援行动(批量伤员分拣,triage)
• 启动呼救系统 • 现场紧急救助 • 救护人员BLS , ALS • 医院急救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三基过硬、研究规律(会看书、会学习、会总结)
技术要求 综合素质
宽思维、大局观、敏锐性、发散性、紧迫性、决断性、沟通 能力、协调能力
(四) 注意事项
➢局部与整体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循证医学观点(EBM) ➢概率与真实
谢谢!
批量伤员分拣原则
危重伤 • 红色标记,立即生命支持,尽快转运 重伤 • 黄色标记,相对稳定,需要手术 轻伤 • 绿色标记,伤情较轻 濒死伤 • 黑色标记,救治困难,生存机会小
批 量 伤 员 现 场 分 拣 步 骤
----- 救人治病
(一)急诊医学专业特点
1.医患者对急诊的概念理解相差甚远 (信息不对称)
录) 选择适当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 治疗后合理再评估(住院/观察/离院?) 通力协作(急诊内部/全院)
(二)急诊处理原则(急诊流程)
评估病情
处理危机情况
合理辅助检查


诊断


确诊
未确诊
情 况
住院/离院
治疗后再评估
边救治、边观察、边诊断
(三)急诊医生素质要求
德道素质:形象、仁爱之心 身体素质 智力素质
-----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一)EMSS的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一种把急救医疗措 施迅速地送到危重病人身边或发病现场,经初步 诊治处理,维护其基础生命然后,安全转送到医 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的有效手段。包括现场急救、 转运急救、院内急救 。我国EMSS是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腹痛:便秘、胃肠炎、急腹症 处理:急腹症优先,胃肠炎次之,最后便秘
2. 社会对急诊服务需求量和医院急诊处理 能力间存在差距
(上海18:00-23:00为最忙时段) 人群无限制,要求随意性,医生岗位数固定
(一)急诊医学专业特点
3. 急诊医学实践的时效观念
赢得时间和挽救生命是急诊医学的工作重点与难 点
(二)中国急诊医学现状
3. 院前急救模式
• 上海模式120 • 北京模式120 • 广州模式 • 海南模式
大城市:急救中心,专职队伍,设备齐全 中小城市:急救站或医院负责
(三) 急诊医学范畴
• 初步急救(First aid):公众普及 • 复苏学:心肺复苏、脑复苏、液体复苏 • 危重病医学 • 创伤学 • 急性中毒 • 儿科急诊 • 灾难医学
刻不容缓地抢救
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critical patient)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acute patient)
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
30分钟到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
非急诊患者(non- emergency patient )
(二)EMSS的组成
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 危重病监护
EMSS的示意图
现场急救
转运急救
急救中心
社会 (灾害、急危重症、
传染病等)
政府决策 中心
政府各协 作部门
院内急救
综合 性医院 (院内 急诊+危 重病监 护+专科 治疗)
院内EMSS—同济模式
120
转运区
各专科 门诊
分 抢救室

家属区
前急诊 区 临时观察室
(四)急诊医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
社会急诊事件
社区医学
门 诊
医院 急 诊
院前急救和灾害应 对主要在社会上活 动,是社会生活的 一部分,主要由政 府承担发展责任。
院内急诊是医院临 床医学一部分,主 要由医院承担发展 责任。
院前急救与灾害医学
(五)急诊医学发展方向
• 院前急救:人员培训、通讯手段、运输手段、时效性 •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合作,急诊科与其他专科的协作 • 基础生命支持(BLS)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 危重病的研究(脓毒症、MODS、中毒等) • 急救危重病一体化道路 • 急诊综合信息网络的构建
市首批十二家基地之一)
(二)中国急诊医学现状
1. 医生来源
• 其他医生转行 • 先轮转,再定科 • 先定科,再轮转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急诊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
(二)中国急诊医学现状
2. 基本架构(以内科为主导)
• 分诊(专用电话) • 普通急诊、急诊抢救 • 临时观察、急诊病房、EICU • 急诊清创室(手术室) • 输液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