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之一——专利战略1来源:上海尚华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刘尚华作者:发表日期:2006-01-29一、前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则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大至国家,小到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就可能被动挨打。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必将更广泛地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频频就各种专利侵权问题向我国企业提起诉讼。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而言,企业专利战略是其策源领域和相对较为成熟的组成部分。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专利战略,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必须尽快把握国情,掌握规则,规避风险,掌握专利保护这个防身之术和制胜之道。
因此本文首先就企业专利战略做个全面介绍。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基础始终处于革命性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
技术创新的突破与渐进式积累往往带来企业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在现有的法律保护和激励手段中,专利权的取得、维持和保护是企业技术竞争力得到最为安全持久、可靠有效保护的基础性措施。
专利权本噬鲜且恢植だ沟眉际跣宰试吹玫椒ǘㄈɡ娜啡虾徒缍ǎ谧ɡǖ南质凳凳┰诵惺导兴鸾バ纬傻淖ɡ铰晕庵植だ峁┝似笠的芰λ胺段У淖钗浞值目占洹Wɡ铰钥煞治易ɡ铰浴⒌厍ㄇ颍┳ɡ铰浴⑿幸底ɡ铰院推笠底ɡ铰缘取1疚闹饕嘀靥致燮笠底ɡ铰浴R话愣裕ɡ铰允侵贫ㄕ呶俗陨淼某ぴ独婧头⒄梗擞米ɡ贫忍峁┑姆杀;ぃ诩际蹙赫褪谐【赫心比∽畲缶美妗⒉⒈3肿约杭际跤攀频恼逍哉铰怨勰钣肽甭哉绞醯募勺芎吞濉R部梢运担ɡ铰缘母咀饔眉捌浯嬖谝谰菰谟冢约际醯牟だ。
行У亟际醮葱碌牟だ⑹谐〖だ⒄だ肫笠导だ闹种饕だ醋橹晌惶澹纬啥⑻宓募婀私ビ敕烙毓δ艿墓芾砟J健?/SPAN>二、专利战略的定义可以简单地将专利战略定义为:所谓专利战略,就是与专利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的结合,用于指导科技、经济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的利益。
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三、专利战略目标和作用专利战略的目标万变不离其宗,是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占领市场是专利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
专利战略与科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密切相联系。
对一个企业来说,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营方面运用专利战略,可以有力对抗和排挤竞争对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可使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并能及时掌握技术的最新发展,从中借鉴寻找出自己的技术创新的出路。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研究,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时间。
在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求生存、图发展,积极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利战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竞争型经济。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容置疑地充当了市场竞争的主角。
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表现为产品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竞争就是抢先创新并取得新技术所有权的竞争,即取得专利权的竞争。
(二)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战略推进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大技术创新的源泉;专利战略作为一个动态的战略过程,其第一步是激励发明创造战略。
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创新重要源泉。
激励发明创造战略,使得技术创新的源泉不断增大、永不枯竭。
2.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保护企业其技术创新的成果不被假冒伪劣所侵占。
2.有利于加强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专利战略要求政府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要求政府制定有关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金融、关税等优惠政策,以及进一步加强宣传,培养创造意识,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机构,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信息网络,提供重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
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
4.把“战略“理念引入技术创新。
技术战略的选择比具体的技术的选择更重要,对专利战略的专利引进、追随性战略以及国家级战略的研究,可能给我们回答技术创新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以启发,即引入”战略“理念,实行战略管理。
(三)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市场竞争的主要体现在于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进而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从当前专利保护日趋国际化、实施统一的专利保护标准、并将提高到一个很高水平的发展趋势看,专利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要具备国际竞争力,必须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将有更多的外资和跨国企业涌入上海。
上海的地区专利战略和在上海的企业的专利战略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近年来主要依靠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催生”出来的“专利高产量”可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激发出企业的主体创新动力才是根本之道。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中共上海市委举行的2005年第一次常委学习会上指出的:制定和实施%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之一专利战略2六、专利战略的战略模式及战术库从不同的角度,可对专利战略的战略模式进行归纳。
例如为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专利战略,有基本专利战略、外围专利战略、引进专利战略、文献公开专利战略等;为适应市场变化需要而采用的专利收买战略、交叉许可战略、专利与商标相结合的战略、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战略、专利权投资与产品输出战略;为谋求企业自身发展而采取的专利协作战略、共同开发战略、专利回输战略、基本专利终了战略和国外专利战略等。
详细介绍如下:(一)专利基本战略实施专利战略的起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第一,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专利,专利战略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不是任何技术成果申请了专利后就能身价百倍而独占市场,关键在企业是否准确地选定了开发目标;第三,只有依据本国、本企业的实力和基础,选择适当的技术开发战略,才能加速通过技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光有专利而不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不能取得经济效益的。
在专利战略的起始阶段包括激励发明转略、开发目标选定转略、技术开发战略:1.激励发明战略及战术:激励发明创造,需要国家级战略和企业级战略的配合。
国家级激励发明创造战略,以日本最为典型和成功。
企业级激励发明创造战略,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1)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2)增加研发投入;(3)在企业建立鼓励合理化建议制度;(4)建立专利战略时代的研发工作规章和规程;(5)加强国内外技术引进工作,尤其是加强从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引进工作,做好产学研合作开发的专利管理工作。
日本三菱公司的对员工发明的终生多次奖励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在申请专利后到获准之前,只要是好的发明,不论获准与否,三菱公司给予“优秀发明表彰”,颁发奖金和奖状。
如果这项发明获得专利并在公司内部实施,三菱公司会给予发明人“实绩补偿”。
每年最少3万日元,实施至何时即给到何时。
如果这项发明被许可给其他公司实施,三菱公司也会依所获得的权利拨出一定比例作为发明人的“实绩补偿”。
如果一项发明同时在公司内外实施,则发明人的“实绩补偿”一年最高可以拿到日币100万元。
发明人离职后仍能领取“实绩补偿”。
甚至死亡后其继承人也可以续领,直到公司不再使用或不再许可他人使用这项专利为止。
此外,三菱公司还设有累计专利件数的“登记表彰”,员工所获的国内专利件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即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
各厂、事业本部和三菱公司的社长也设有“工场和表彰”、“本部长表彰”和“社长表彰”,奖励方式由厂长、本部长和社长自行决定。
2.目标选定战略:企业在目标选定战略阶段的专利战略主要表现在利用专利文献的情报价值上。
通过专利分析,可以准确了解到:(1)现有技术所处成长阶段;(2)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可能的应用领域;(3)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4)竞争最热的技术领域;(5)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6)新产品的可能寿命、潜在市场和经济价值。
在选择技术开发目标时,对于一些开创性的专利技术,其市场预测有独特的规律。
对那些前所未有的技术和产品,消费者对它一无所知,不能对其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
因此,对于专利技术的开发目标来说,有些主要依赖于技术预测;有些只能在产品做出来以后,通过向潜在的买主宣传其真正的价值,开辟新的市场;并且因为预测工作本身含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偏差,可能带来风险,从而会影响企业的成败,因此,发明、设想或者建议可能从基层提出,也可能要经过有各个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后提出,但最后决策的仍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人。
3.技术开发战略:技术开发战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开拓型技术开发战略,其成果多属于基本专利;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追随型技术开发战略,其成果多属于改进专利、应用专利等外围专利。
后者具有起点高、成本低、风险小等优点。
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在多数领域还是落后的,因此,应采用追随性战略,紧紧跟着国外同行的研发工作,及时了解国外同类企业的研发动态和最新成果,适时引进新技术、并尽快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自主创新,研发出更好的技术或者产品,并适时申请专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
(二)专利申请战略与战术对于企业开发出的技术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技术秘密或其他方式取决于企业专利战略和经营战略的需要。
通常企业应建立一种制度,由企业的管理、技术、法律、销售等方面人员组成的机构来评价企业作出的发明创造,并决定是否申请专利。
一旦决定申请,应对在哪些国家申请专利进行分析。
一般采用“市场导向”申请战略,即优先选择市场最大或人口最多的国家申请专利。
但是,如果发明创造属于高技术范畴,如微电子、遗传工程等,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产这种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导向”申请战略也许并不是最好的。
此时则应考虑“生产导向”申请战略,即在竞争对手从事生产经营的国家申请专利,一旦发生侵权,专利权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在原产地扣押侵权产品而不论其将要行销的国家。
对于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有广阔市场的国家,可以同时应用这两种战略。
总之,企业应当考虑在有潜在市场或潜在竞争对手的国家申请专利,以保护自己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益和竞争优势。
专利申请战略,主要要回答三个问题:(1)是否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要申请专利?(2)何时申请专利?(3)申请什么样的专利?1.权利选择,有的技术成果不必申请专利、以技术秘密(Know-how)来保护更为有利,如:美国的“可口可乐“饮料配方,作为企业的技术秘密,至今已经有100多年;有的发明可以一部分技术申请专利、另一部分作为技术秘密保密;或者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掩盖一部分技术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