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秋季养生同大家交流下秋天的一些内经之说吧。
看原文,《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是指起于立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前一天为止,也是气候由炎热向寒冷的一个过渡。
《易经》中说:变化莫大乎四时。
其实,每次节气转换之时都是天地当中非常关键的时分。
秋,本身也就是收获的含义。
所以,在这个秋三月,主题就是怎么做才能收获好的身体。
《诗经•豳风•七月》当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的诗句。
这里的火是一个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
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
就是说在农历七月开始,天气开始慢慢转凉。
而在农历七月就是立秋的开始。
我们要特别注意天气的一丝不经意的变化,而现在我们对二十四节气已经非常麻木了。
这个是不太合适的,二十四节气起码对农事、养生都是极其重要和高明的一个原则。
这里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字句“容平”,可以说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秋三月的全部。
这里是两个字,就代表是两个意思。
什么是容?“宀”头代表的是房屋,“谷”则本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
本义就是容纳,容纳什么呢?之前的课程,我们清楚在秋三月之前是夏三月,是阳气极盛的一个季节,目的就是让脾土运化有足够的动力与能量。
那么到了秋三月,身体的本性所为就是收敛阳气,收敛能量。
将之前脾土运化而成的各类能量容纳进来,同时作为秋季对应的一个脏器:肺而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平”,平字,“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
本义:平和舒顺。
在秋季,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自然界的动物们的争斗很逐渐减少,而更多的劳作时会去各自收集食物,作为储备。
因为天地的气机会逐渐有一种收、平的氛围出来,这种氛围随着秋季的深入,会慢慢转化为一种肃杀之气,就是容平之气的极致外现。
到深秋之时,动物们间的那种打斗更加的少,就是要回避天地间那浓重的肃杀之气。
这里我们结合更多的提示来看看,身体在容纳了脾土运化而来的能量,之后要做什么事情?就是这个“平”。
因为身体所运化而来的各类能量,他是杂乱无章的,是需要肺来使其平之,就是分配好这些能量的意思。
而这些能量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气与血。
都是需要靠肺来治理的。
这里这个“平”的用法,要注意,是使动用法。
大学云:治国,平天下。
这个“平”可不是平定天下的意思,而是说自己的修为到了能够使天下而平,共同的理想,而小异的特点并存。
简单来说就是“求大同,存小异。
”,而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当中的“平”,更是精妙地反应出“秋三月”当中“容平”当中的“平”字一意。
就是使其平之,使得各类能量,均等分配好再分配下去。
十二时辰当中的寅时就是所谓的肺经当令,就是一天当中,人的气血,能量重新分布的时候,就是管理全身气血循环运行输送养料,以维持各脏器组织的机能活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这些都是肺的功用。
所以在夜里三点到五点的睡眠,是必须要保障的。
这个时候如果不睡,就会干扰肺气对全身气血的输布,因为在分配的状态下,所有的脏器各部门最好都能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局面。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个部门处在活跃的状态,那么它要的气就会多,就会干扰中央输布的功能。
这样对于身体之气血的储备是不合适的。
而在“灵兰秘典论篇”当中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这里我们看一段资料:相傅之官,古代就是皇帝之师,同时人正常气机的最关键表现就在“节”,人体有节,天地之间也有节,那就是二十四节气。
天地之气正常,二十四节气就可以正常,人的肺气是否正常,也要通过节来表现。
而能够超于君主平均好这些气血能力的,只有相傅之官有这样的能力。
那如果是统领气血的话,是否我们的一切呼吸问题都是同肺有关呢?其实不是的。
有的人自己安静下来的时候,会觉得胸闷、发慌,就是因为他肾气虚了,他的气下不去,只能停留在胸部那里,因为内经有说:肾主纳气。
就是说他的肾的功能已经很弱了。
再比如说肺炎、感冒咳嗽这些普通的毛病,可能还处于“司呼吸”的这个层面,大多是由肺寒造成的,但是如果是很虚的哮喘,躺都躺不下去,病症的根就在肾而不在肺了。
而肺和肾之间又隔着胃,所以胃气的足不足也很重要。
中医把气分为营气和卫气,营卫之气(营,将所藏之精输布出来;卫,将产生的精微收敛固摄起来)都来源于水谷,经脾胃运化而成,并未说来源于空气。
呼吸只是肺的功能之一,肺所“主”的是全身的营卫之气,而不是“主”呼吸之气。
即使一个病人上呼吸机,如果身体的机能,特别是肾的功能不足的话,给多少氧气都没用的。
呼吸,只是肺的其中一个功能,同时肺主皮毛,我们的皮肤也是会呼吸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果覆盖住一段皮肤的话,会很快感觉那里极其不舒服,就是那里的气机瘀滞住了。
而肺经上的疾病更加可以影响到身体的方方面面,比如咳嗽、哮喘、缺盆中痛、烦心胸满、掌中热、大小便、溺色变等。
还有就是肺主魄,这是先天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肺的问题,是同肾的问题紧密相连的。
关于“魄”的一些延伸课程将在弟子群汇报。
同时,我们留意到,肺对应的五行为金,金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革,金曰从革,就是有分开、改变的一个象,就是说肺的这个平的功能,就是“分开”、“改变”能量的一个重要作用。
这就是之前说的自然界的动物之间的争斗减少,是因为天地气机的“分开与改变”的影响。
所以,秋三月,对于我们身体的养护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
在秋三月,身体将运化而来的能量,做好分配,改变,输送到肾脏,为来年的生发做好能量贮备。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两句话很形象。
阳气的收敛是非常快速的收敛,这里的前提务必是“夏三月”的虚心而受,如果在夏三月,没有很好地出汗,没有很好地“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将身体内部维持一个清凉的环境来迎接外在阳气的回收,那么这一年的总结就没办法做了。
★点评深圳小雅:夏天多出汗!★主讲人邹金润:因为阳气回收的时候,会发现体内堆积满了乱七八糟的阴寒之物,那同时天地的气机就是要使阳气回归,当天地间的阳气快快乐乐地回来的时候,见到体内阴寒之气占领了地盘,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所以,秋天,腹疼发生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一不小心腹泻是都很正常的。
而更多的情况则是:现在人体内的阴寒之气占领了主导,阳气根本无法收回,身体在秋季感觉不到什么异样的地方。
“天气以急”,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秋季,会有一段非常酷热的时分,俗称“秋老虎”,用老虎来与秋配搭也是很正确的,因为虎对应的就是西方,在书画中,猛虎下山表现的就是为吞噬天地一切的那种气势。
这在秋三月的气机对应而言是很贴切的。
只不过,在瑞兽之中,西方之虎为白虎。
★点评深圳小雅:天多吃寒凉食物或吹空调都是很有害的。
★主讲人邹金润:“地气以明”,“明”的意思就是明澈,明了,明白,甚至明确。
天之阳回归,地之阴分配好。
肺经就属于手太阴,就是在行使这个明了阳气,并“容纳”,再明确“平之(分配)”的一个功能。
这都是对“此谓容平”的进一步阐述。
这里不妨再学习一点资料:“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我们形容秋天时,常常会说“秋高气爽”。
到了秋天啊,天气会怎么样呢?我们看秋天的夜空就会非常的清朗,一览无余;月亮也会特别的清明,这就是“天气以急”的结果。
“地气以明”,“明”是“明澈”,这句话是说,到秋天的时候,地气也会往下走了。
结果呢,池塘里的水就会变得清澈。
你们看一些池塘,现在刚立秋,它的水还是有点浑浊的,但是到了中秋以后,浮在水面上的这些残渣就会沉下去了,到那时,水就会变清了,就会出现“碧潭清皎洁”的状况。
★点评深圳小雅:原来如此。
★主讲人邹金润: 10:25:41“地气以明”这一点,从水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别的地方还不明显。
那水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变得清澈呢?因为地里面的气没有往上冲了啊!春夏的时候,地气是向上的,所以,那个时候,池塘的水往往是浑的。
但到了秋冬季,地气往下一收,能把污垢冲击起来的东西没有了,那自然而然,水就能变清了。
地气就好比是一个鼓风机,当它往上鼓风的时候,水就会浑;那风停了,往下走的时候,污垢自然而然就降下去了。
所以,到了秋天,因为天和地的气息都在内敛,在往回收,天地之间就会变得很明澈。
其实都是在讲天地开始收敛的一个象。
人,一定要好好配合天地气机的流转。
“早卧早起”,这里同春夏不同,“早卧”,是早到什么时候?太阳下山就是早卧,如果我们做不到,就要在亥时之前上床休息,如果我们做不到,请让孩子做到吧,对他一生有着莫大的帮助。
因为,天地在进入立秋之后,天气以急,阳气的收敛是急促的,人在天地间,要顺应天时,就要早些迎接每日的阳气收敛的时分,让自己已经内虚的身体容纳能量(阳气)。
在秋季时分,这样的行为就是在为下一步的收藏做好能量贮备。
早起,感受天地气机的流转,让能量的回归更加顺畅。
在整个“四气调神”当中,唯独在秋三月中,提到一个家禽:鸡。
这里的“与鸡俱兴”,怎么去理解?同鸡一样生活?早睡早起,鸡回窝,人就上床休息,鸡打鸣就起床。
好像很好。
但是,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时一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难道我们都在夜里丑时同鸡一起起床?鸡为酉,为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时间为17:00至19:00。
实则为肾经之时,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的时分。
这里就是说要在秋三月,我们要特别注意与肾脏的保养同步。
兴的本义就是:兴起;起来。
之前的分析就很清楚:肺主一身之气(血),而肾主纳气。
根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则,秋三月,实际就是肺、肾同养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根据五行相生之说,肺为肾之母,同时,脾为肺之源。
真是一环扣一环。
夏天没有出好汗,使气得泄的话,秋天哪来的收敛神气的地方和场所呢?想到前段时间,深圳育心中心全体老师在赖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前往深圳的西冲海滩捡拾海砂,既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拾取海砂的不易,虽大汗淋淋,但却身心畅快,无比感恩天地的馈赠。
又恰恰对应了夏三月养生的要点。
更是为今天的立秋,为秋三月的“容平”做好了铺垫,不可不谓之:天时、地利、人和!经典是用来更好的生活。
我们在赖老师的带领下无时无刻不践行着圣贤的教诲。
★点评深圳小雅:刚好现在用海砂。
★主讲人邹金润:早睡,就是对应肾脏的纳气功能。
就是对应天地气机收敛容纳的时机。
早起,就是顺应天地气机的生发,吐故纳新。
在收纳能量的同时,肾脏的功能同时也在做养护,这在其他三月之说当中,独独秋三月才有的一个信息,非常重要。
之前我们清楚了肾经当令之时,也明白了肾主纳气,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如果我们能够缓缓的散散步,特别是能走走地龙功,对肾脏的养护是非常及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