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试题卷及答案姓名:班别: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A、脑髓.(suǐ) 花圃.(pǔ) 骊.( lí)歌倜傥..(tìtǎnɡ)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 )子C、嫉.(jì)妒丑陋.(lòu)蝉蜕.(tuì)弥.漫(mí)D、书塾.(shú)环谒.(yè)瞬.(shùn)息收敛.(lián )2.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 。
(吴均《山中杂诗》)②_______ _______ 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伤仲永》一文中方仲永最终沦为普通人的原因是:。
⑤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
卒之为众人,则。
3.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何首乌有yōng zhǒng()的根。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3)他并不jí dù ()他们。
(4)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6.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
(2分)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_________________ 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
7.下列词语任选三个连词成段,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4分)叮嘱人迹罕至幽寂瞬息肿胀恐惧8.综合性学习。
( 6分)【1】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2】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4条);【3】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2位诗人含烦恼或痛苦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共四篇)(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稍稍宾客..其父()(4)邑人奇.之()10.本文一开头用一句话9个字交代了主人公四个方面的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2分)①_________ _ ② _______ __③_____ _______ ④____ _____ ___11. 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4分)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秀才观之()④余闻之()12. 翻译下列文言短句:(4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13. 选文主要记叙了方仲永哪三个阶段的故事?(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14.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15. 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13分)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6.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2分)17.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分)18.从这段文字中找出“我”猜测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
(2分)19.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分)20.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
(3分)例如:拔何首乌、、、。
21.用文中加点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
(2分)(三)课外阅读(17分)乡村教师岳勇(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
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
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
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
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
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
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
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
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
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
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
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
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14)“是的。
”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
我是其中一位。
2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4分)23.“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
(2分)24.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分)25.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这是为什么?( 4分)26.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分)(四)名著阅读积累。
(8分)《童年》选段家里一切都分得一清二楚:一天是外婆出钱买食品做饭,第二天是外祖父买食物和面包,每轮到外祖父出钱时,伙食就差些。
外婆总是买好肉,而他买的都是下水,什么肝啦、肺啦、牛肚子之类的内脏。
茶叶和糖都是各人自己保管,但在一个茶炊里烧茶。
每到烧茶时,外祖父都慌忙说:“别忙,等一下,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倒在自己手掌上,一片一片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小,那我该少放些,我的茶叶大,茶汁浓。
”他非常注意,要外婆把他的茶杯也倒满,给他的茶也要同样浓,两个茶杯里的茶要一样多。
“最后一杯了,要不要喝完?”在茶壶快倒完茶之前外婆问道。
外祖父向茶壶里看了看,说:“好吧,最后一杯也喝掉!”甚至圣像前长明灯里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之后竟能做出这种事!看到外祖父玩的这些把戏,我感到又好笑又恶心,而外婆仅仅觉得好笑。
27.文段中的“我”是,写的是“我”的一段生活。
(4分)28.文段中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4分)三、附加题:(10分)《早慧儿》季直早慧,愍(mǐn)祖甚爱异之。
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子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
(注释:愍祖:陶季直的祖父,宋时任广州刺史。
函:封。
)1.解释加方框词语(2分)))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3分)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子孙是故不取。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愍祖益奇之。
4.季直的“早慧”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一、1.A 2.略 3.臃肿人声鼎沸嫉妒人迹罕至 4.C(“不耻下问”用错)5.C 6.示例: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让生活充满了温馨 7略(用上三个词得2分,用上修辞得1分,句子通顺得1分; 8.学习困难、同学不理解、家长的误会、青春期的反叛等;面对、搁置、倾诉、转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二、(一)9.团结完成以……为宾客认为……奇特10.籍贯身份姓名职业 11. ①书具②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