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华文化案例
佛教从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 后一部分变为中国式佛教:禅宗。中国古代儒、释、道 三者的神可以共祀于一堂。
2、融合力,中华文化在汉文化基础上有机吸收境内 个民族、地区文化而具有丰富内涵。
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 族的文化,都融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其中一部 分,丰富了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范围至为宽广 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水平高超、精妙
瓷器艺术独领风骚
瓷器艺术独领风骚
瓷器艺术独领风骚
园林艺术无与伦比:苏州园林
气功 太极拳
充满魅力的古典戏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作用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1、文学艺术
特点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地位
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 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 的地位: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 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 力的生动体现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形成原因
(区域性)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进入气 度恢弘 的全盛 时代
中国传 延续辉煌 统文化
面临冲 击
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 古代:辉煌 近代:遭遇衰落 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 古代:辉煌
近代:遭遇衰落
当代:实现复兴,创造新辉煌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列主义的指引
措施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独 尊 生 深刻影 响
形成古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
具有 划时 代意 义
儒家 思想 成为 正统 思想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古代中 华文化 高速发 展,广 泛吸收 借鉴外 域文化
在史学、 文学艺术 方面成就 卓著产生 宋明理学
近代 西方 文化 传入
印度文化 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埃及文化 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面目全非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 但全世界
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想一想
为什么中华文化从未中断,得以 延续,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同化力,外域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大部分融入 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
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而是 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
想一想
中华文化的“从未中断,得以延续 ”,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说明了中华 文化的什么特征?
————源远流长
想一想
我们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 是我们有什么证据来说明呢?
想一想
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 要设计“文字”这一环 节?
… … ……
“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后还能 看得懂,汉字可以”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
“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 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黑格尔
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 古代:辉煌
发展时 殷商时 春秋 秦
汉
期
期
战国
天命
文化思 神权
想
“敬
德保
民”
思想
诸子蜂 起、百 家争鸣
促进统 一的民 族文化 发展
------包容性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的积极成分
2、作用: ①有利于和睦交流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 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 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 *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 *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 界的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 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 性大都市; *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 *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 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中华文化的延续力,中华文化 长期以来以其明显 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 族,反复上演“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
春秋以前“南蛮北夷交侵”、十六国时期“五胡乱 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 族入关。这些民族的文化总是被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 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
•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 孕育整个阿拉伯文明
古埃及: 公元前3500年,孕育整个非洲文明
古印度: 公元前2000年,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古中国: 约公元前30世纪初,孕育整个东亚文明
古巴比伦
随着波斯人的入侵,巴比 在公元初 年湮灭 伦王国灭亡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 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 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汉字
作用:书写中华文化,传成中华 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作用: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史书典籍
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世界仅有
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请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地位 各民族文化 关系
意义
(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