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
导火线
由于一战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原因
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编辑本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年10月2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场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正是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中国沈阳,其后全面吞并中国东北,为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征兵制,公开挑战《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随后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入第三帝国,捷克其余地区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诺门罕战役,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交战。

战役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

此战后,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