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5篇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5篇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5篇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可与水、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在世界的神奇奥妙,加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和自豪感。

2.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它是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根据总结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去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空气,对二氧化碳虽有了解,但二氧化碳具体有哪些性质、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清楚。

二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了解的物质,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学生对二氧化碳肯定感兴趣。

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求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全面了解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幻灯片,教师并加以引导,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决的措施:利用课件和实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来解决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讨论来解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仅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03%,但二氧化碳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同学们你了解二氧化碳吗?那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活动2【讲授】一.通过实验交流、讨论,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播放幻灯片2,让学生知道本节的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通过探究初步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其用途4.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播放幻灯3.4.5.7,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看幻灯片,按照教师的提示展开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了解二氧化碳的各种性质。

2.播放幻灯6.8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3.播放幻灯9.10.结合幻灯片中的提示和知识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交流总结,大胆的明确提出自身的猜想二.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和广泛的应用(一)、播放幻灯11.阅读教材p119---121页讨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自学:1.空气中氧气的来源2.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4.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二)、播放幻灯12.13让学生根据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1.用于灭火(讨论:为什么?)2.人工降雨和制冷剂3.气体肥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化工原料三.观看幻灯片3-12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翻开书,与书中的知识相对照幻灯片找出知识遗漏教师给学生播放幻灯片3-12,同时把每一个幻灯片中的知识点加以强调,对于学生不理解而明确提出的探究性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四.让学生谈本节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重温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测试加强学生的记忆,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生交流相互补充。

活动3【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4.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活动4【练习】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和广泛的应用自学1.空气中氧气的来源2.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4.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活动5【测试】课堂测试检测1:播放幻灯片14,通过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和的性质。

检测21.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多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使温室效应加剧C、产生酸雨D、毒害农作物2.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带入一杯水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D、带入一个点燃的油灯或木柴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有下述性质:(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设计课堂实录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仅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03%,但二氧化碳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同学们你了解二氧化碳吗?那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活动2【讲授】一.通过实验交流、讨论,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播放幻灯片2,让学生知道本节的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通过探究初步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其用途4.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播放幻灯3.4.5.7,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看幻灯片,按照教师的提示展开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了解二氧化碳的各种性质。

2.播放幻灯6.8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3.播放幻灯9.10.结合幻灯片中的提示和知识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交流总结,大胆的明确提出自身的猜想二.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和广泛的应用(一)、播放幻灯11.阅读教材p119---121页讨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自学:1.空气中氧气的来源2.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二)、播放幻灯12.13让学生根据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1.用于灭火(讨论:为什么?)2.人工降雨和制冷剂3.气体肥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化工原料三.观看幻灯片3-12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翻开书,与书中的知识相对照幻灯片找出知识遗漏教师给学生播放幻灯片3-12,同时把每一个幻灯片中的知识点加以强调,对于学生不理解而明确提出的探究性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四.让学生谈本节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重温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测试加强学生的记忆,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生交流相互补充。

活动3【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4.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活动4【练习】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和广泛的应用自学1.空气中氧气的来源2.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活动5【测试】课堂测试检测1:播放幻灯片14,通过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和的性质。

检测21.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多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使温室效应加剧C、产生酸雨D、毒害农作物2.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带入一杯水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D、带入一个点燃的油灯或木柴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有下述性质:(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2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转变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汽油、柴油...煤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像: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 混合物2. 焦碳、煤焦油、煤气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过渡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引出天然气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转变而形成的,因此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合理开采和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