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教案
课题:孔子学琴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法:讲授,诵读,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
2、诵读课文,翻译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
3、理解本文所揭示的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做法:精益求精,反复练习
教学重点:翻译课文,夯实文言基础
教学难点:体悟本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单元话题导入---爱岗敬业
二、关于孔子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序《周易》,作《春秋》。
三、课文诵读
孔子学琴于师襄
《孔子家语》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
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
有间,曰:“孔子有所缪然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远眺。
”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
非文王其孰能为此?”
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
(一)读准字音
磬qìng 缪mù 同“穆” 睪gāo 迨dài 黮dǎn
(二)学生诵读
(三)领读
(四)齐读
四、课文翻译
五、课文解读
六、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