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教案

0.7 7
+ 0.0 3
0.8 0




课题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混和运算
备课
下港
教学时间
共2课时第1课时
整理
刘铁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教学难点
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题组卡片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通过对克隆牛的认识,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知识点)克隆牛“蓓蓓”听见了大家的交流,非常满意,他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大家有勇气接受挑战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0.98-(0.22+0.1)
=0.98-0.32
=0.66





课题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
备课
下港
教学时间
共2课时第2课时
整理
刘铁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
复备
2、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演算中用减法演算的方法)
引导学生计算。
反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键键长多少?
审题。
列式。
计算。反馈。
壮壮出生的管围比键键长多少?
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答案,师总结)
相互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反省一下自己在计算时是否自觉将小数点对齐。
1-0.2 3.6+2.4 0.5+7.25
教学过程
复备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6.9+18.7 0.33+0.69+0.67+0.31
三、指导练习
1、我学会了吗?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要求学生说出算理。
表扬能自觉演算的同学。培养自觉演算的好习惯。
2、我学会了吗?第4题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看书。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
(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第一种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末尾的0可以省略。




小数的加减法
6.45-3.29=3.16 3.29+3.16=
6.45-3.16= 12.4+0.28=
12.68-0.28= 12.68-12.4=




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学会小数加、减法方法。




信息窗1 1课时
习题课1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复习课1课时
课题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课本P76—81
备课
教学时间
共2课时第1课时
整理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3)6.54+(9.7+x)=(□+□)+□
2、做“自主练习”第5题
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通过克隆牛的有关数据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素材的选取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2、知识由易到难科学安排。
3、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重点
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的加减法
7.65+3.72+6.35+6.28 7.65+3.72+6.35+6.28
=11.37+6.35+6.28 =(7.65+6.35)+(3.72+6.28)
=17.72+6.28 =14+10
=24 =24




课题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备课
(47+26)+74○47+(26+74)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根据什么,不用计算出结果就可以很快判断。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
上面两题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改成小数:
3.2+0.5○0.5+3.2
(4.7+2.6)+7.4○4.7+(2.6+7.4)
应该填什么符号?(=)
反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一步用什么规律。集体订正。
3、做“自主练习”地6、7、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做“自主练习”11题
教师帮助学生,看懂发票的内容,然后自主解题,集体订正。
四、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结: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做“自主练习”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要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小数的加减法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
教学过程
复备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归纳算法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三、巩固练习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4、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5、完成“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的加减法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整理计算方法。
3、“蓓蓓”想问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
4、口算下面各题(注意一些题的口算方法。)
0.3+0.7 0.75+0.25 4.6-3.6
5.7-4 4.7-0.9 0.35+1.25
8-2.5 2.56-0.37 3.9+2.03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我们已经知道,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2、蓓蓓百天时比出生时每天多喝多少千克牛奶?
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17.72+6.28 =14+10
=24 =24
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教学过程
复备
3、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第二种解法比较简便,先运用乘法交换律把交换位置,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分别将7.65和6.35,3.72和6.28结合,最后求出结果。
由此看出,在小数计算中,同样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1、复习
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后两个算式的结果。
6.45-3.29=3.16 3.29+3.16=
6.45-3.16= 12.4+0.28=
12.68-0.28= 12.68-12.4=
复习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计算下面各题,并进行验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