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 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 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2分)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 何不同?(2分)
实质: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清:受到批判 (P130) 李 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倡法治反对 人治、工商皆本 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注 重实学 王夫之:唯物、朴素辩证法、趋时更新
6、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利用 洪秀全 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 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 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
它吗?为什么?
探讨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 、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 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 用。 2 、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 助于 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 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专题复习
思想地位的变迁
东亚文化的渊源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有人说这是孔子的第二次“周游列国”… …
美国孔子学院
法国孔子学院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 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在黎巴嫩揭幕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一、归纳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历程
1、春秋战国:冷落 2、秦朝:受打击 3、西汉:成为正统 4、宋代:新发展(理学) 5、明清:受到批判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①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 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 和人格, ②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 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③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 律,负面作用明显; ④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 应抛弃。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 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 定的态度。
A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 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 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 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C
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 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
A
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A.否定了君主制度 B.体现了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 C.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D.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B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 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 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 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 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 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 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 墨、儒
D
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陈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C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 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 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 “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春秋战国遭冷落原因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其主张不能满足地主阶级实现国 家统一和加强统治中央集权的愿 望,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秦朝受打击的原因分析:
秦始皇用法家思想,用严刑峻法加强专 制统治;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西汉独尊原因分析:
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的推动。
6、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利用
7、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
8、文革期间: “批林批孔”运动
1、春秋战国:不受重视
春秋:创立 孔子(P16)
仁、礼、以德治民、有教无类、整理五 经
战国:发展 孟子:仁政 孟子 荀子 (P18)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唯物、君舟 民水、性恶
2、秦朝:受打击 (P24)
康有为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 想相结合。同时还假托孔子招牌提出变 法主张。
7、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
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 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 家店”的口号。
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遭冷落、 秦朝受打击、西汉独尊、明清受到 批评、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的原因
A
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 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 “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D
明清时期,儒学受到猛烈冲击,有一个 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认 为孔子并非“天生圣人”,反对“成以 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个人是( ) A.李贽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黄宗羲
B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 B.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 C.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 D.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D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 “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 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 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 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 型时期的剧变
焚书坑儒 评价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 ②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 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3、西汉:成为正统 (P43)
董仲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 统”、三纲五常
4、宋代:新发展(理学)(P108)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道思想 形成新儒学—理学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B
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 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态度 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 同原因是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 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 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明清受到批评的原因分析: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 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的原因分析:
袁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 专制思想泛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 民主政治。
是否顺应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 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分)
侧重点: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 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4分)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正 统,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 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 命做了思想准备。(2分)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 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 蒙思想?(4分)
(3)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思想受到严厉控制。(2分)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缺乏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分)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