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健全的团体生活:
1.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之间产生相互 认同。 2.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之间产生温暖 的感觉。 3.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获得选择自己 喜欢的朋友的自由。 4.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自由的表现自 我,展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5.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表现其独特的 个性和分享他人的独特性。 6.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表现其自身的 独立性。
防卫机制是适应内外动机与关系的方式,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积极的:提高个人自尊;消极的:躲避或减低焦虑。 团体工作要重视这些作用,分析并利用这些作用解决组员的问题,发展其适应的功 能。
(二)团体生活发展理论
1.人类的需要彼此相关,无法分离,并且这些需要 都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人类不仅 有“被爱”的需要,而且有“爱他”的能力。 2.人类在其行为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健全和适 当的团体生活,并且这种团体生活应伴随其一生。
• 3.人类的行为除了意识状态以 外,有时还存在“前意识”、 “潜意识”动机的存在; -大部分人类动机是不可见 的、无意识的,这种潜意识的 动机有力的影响着人类的行为 。团体工作有时要特别注意成 员那些不易察觉的行为动机, 重视早期生活的潜意识经验。
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受 潜意识: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 意就能觉察到的 前意识:需要时,就可以意识到的部分
6.人类在解决内在动机、需求、欲望、驱力和解除外在关系的困惑 时,常会使用防御机构、投射作用和升华作用等方法。
主要的防卫机制有:
(1)合理化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 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三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 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三是推 诿,此种自卫机制 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三者均是掩盖 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2)认同作用: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 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 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 (3)代替作用:升华: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 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4)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 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5)投射作用:是主观的将属于自身的一些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赋予到他人或 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1.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2.人类价值观理论 3.团体过程理论
第一节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每一个人(性格)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的人;若干 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则什么人都不像。” --美国人类学家克洛孔,心理学家莫瑞《自 然社会与文化人格》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的划分
1.个人行为发展理论 从心理学观点出发,研究人类行为发展的阶 段、特征与相关性。 2.团体生活发展理论 从社会学观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在人类发展 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状况。
(一)个人行为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 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 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 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1919 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 分析学派最终形成。他开创了潜意识研 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 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 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 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 4.人类虽然有潜意识的动机存在,同时也有 自我合理发展组织的能力(自我的功能)。 -自我功能弱化或失去的时候,通过团体活 动能适时协助人们恢复这种自我功能。
(1)本我(id):与生俱来、属于无意识层面 ,存有本能驱力(性和攻击驱力),无价值 观,逻辑和伦理,要求立即得到满足。 快乐原则 反射动作、想象实现 原始思考历程
2018/11/26
9
(2)自我(ego):与真实外在世界接触的 部分,有组织、较合理、无价值观,现实 取向,做实际、行得通的事。 现实原则 次级思考历程 --同时顾及本我、现实和良心
2018/11/26
10Leabharlann (3)超我(superego):人格中道德部分, 由父母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禁忌的内化。包 括两种主要内容: a. 良心 -- 使人自觉无价值或罪恶感 b. 自我理想 -- 使人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 ■道德原则
(一)个人行为发展理论
1 .人类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他们以后的人格特征和人格 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团体工作的实施必须重视追溯成员早期生活的状 况,以明确其问题所在。
2.人类在其一生中,具有持续不断的生长和改变的 能力; -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团体工作才具有可能 性,才能透过团体经验,促进个人潜能的挖掘和 身心的发展。
2018/11/26
11
健康人格:三我间的平衡
•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维持 着相当的平衡状态。 • 自我能有效合理调控本我和超 我(亦即:个体的需求能以合 理的方式获得满足)。
2018/11/26
12
5.人可以同时处在两种相对的境况中,对同一人或同 一情况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 -心理学认为,当人类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目的 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于是当并存的动机不能获得同 时的满足,而且性质上又呈现彼此互相排斥的情况时, 就会产生动机冲突或心理冲突:双趋冲突(对两个具有 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价的目的物 ( 即两个有利无害的 目标 ) 之间作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和趋避冲 突(对两个具有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价的目的物 ( 即 两个有利无害的目标 ) 之间作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 突。)。团体工作协助人们在冲突中了解事实,考虑利 弊得失,协助其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