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漳州东部城区房地产市场调查

漳州东部城区房地产市场调查

第一部分漳州东部城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漳州东部新城区位于九龙大道以东,九龙江西溪以北,主要指龙文区,即位于福建省漳州平原中部,为未来漳州新城市中心。

东部新区,地处未来城市构架的几何中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厦泉漳龙城市联盟中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漳州市龙文区,辖区范围东联龙海,西接芗城,北邻长泰,南临九龙江西溪北岸。

目前,辖区主要由原龙海市的步文、郭坑两镇及芗城区芝山镇的土白、下洲两个村组成。

辖步文、蓝田、朝阳、郭坑4个镇和省级开发区蓝田工业开发区,共42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镇办农场。

三、交通情况1、城区路网,延伸繁华。

“十五”期间,东部新城区以“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为城市发展的契机,对区内江滨大道、新浦东路、水仙大街、五号路、龙文路等进行了改造,规划拓通南昌路、建元路来打通了城市出入口主干道,以完善交通的建设。

江滨大道的通车,验证了大漳州发展的全新趋势——这条沿江观光带的开通,进入城区的车程缩短近5公里,同时,由江滨大道这条轴线自南往北连接了龙海、平和等各县市,西溪大桥的落成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另外,旖旎的北溪风光,透过江滨大道堤上路段的拓展,一线江景尽收眼底,形成了集观光、朝圣、休闲和美食于一体的特色旅游。

2、城际路网,辐射海西。

从海西城市群的城际眼光俯瞰漳州,可以发现,东部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高等级公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道路体系,以沈海高速公路为主线,厦漳、泉漳、漳龙、漳汕等数条高速公路跨区而过。

随着江滨大道通车和水仙大道改造的启动,区内西溪大桥、漳州大桥、江东大桥横跨九龙江两岸,连线漳州东部与龙海、长泰、平和等县市,324国道一线成为衔接蓝田开发区、龙池开发区、东孚开发区、厦门海沧区的工业长廊,进入漳州东部的交通将更加方便,区位优势将更加显现,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将更加优越。

3、交通轴线,发展脉络。

东部新城区总体规划延续了漳州城市发展脉络,以漳州传统的“东门轴线”迎宾大道以及有着漳州“环岛路”之称的江滨大道为贯穿东西的核心轴线,交会九龙大道、龙江路两条横贯南北的城市次干道,在规划结构上形成了都市轴线与江滨观光长廊围合而成的“井”字框架,较好地延续了旧城区成熟生活配套的辐射与新区高起点规划之间的关系。

沿胜利东路—迎宾大道、水仙大街、新浦路这三大业已通车的都市轴线由西往东,贯通旧城区中心地带并向东部新城区延伸,自西向东连接中心商务区、市政广场区、生活居住区等重要功能区块。

一切都在表明,漳州东部成为第二中心城具有先天的优势,是不可逆改的大势所趋。

漳州东部新城的迅速崛起并初具规模,离不开交通网络系统的逐步完善。

道路体系的不断发展推进和网状路网格局的形成,更是将漳州东部新城拉入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中。

龙文区城区城际交通图四、面积与人口1、地域面积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

总面积12873.3平方千米。

龙文区,全区面积113平方公里2、人口现状漳州市2006年末户籍人口459万人,其中龙文区,2008年底户籍人口12·277 3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0 414人,流动人口(非龙文区户籍人口)约为33 146人。

漳州市各区面积及人口统计表行政区 面积 (单位:k ㎡) 人口(单位:万人)芗城区龙文区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海市 25311310542131129289324719672324130013144212428257192034561679合计12888 4593、城市发展的目标(1)高尚配套,焕发城市荣光。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的规划,新区的城市规划蓝图正以恢弘的气势成就整个城市未来的希望:五星级酒店、国际会展中心、明发商业广场、江滨湿地公园等现代大都市所应具有的高尚配套纷呈迭出。

各种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完善,东部经济将越来越繁荣、产业越来越发达、消费越来越旺盛。

这些,都为东部新中心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

高规格的配套,为东部成为未来城市的第二中心城奠定了良好基础。

(2)市政教育,勾勒城市蓝图。

市政广场、徐竹初博物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漳州一中分校、试验幼儿园等一批科教文卫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悦华新房产集团捐资310万元,为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建设新的教学大楼,深化区域内科教兴研长远发展,市交警指挥中心、国际会展城、交通指挥中心等一批市政项目陆续到位,两座五星级高档酒店即将在水仙大街两侧开工,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江滨公园、湿地公园也将动工兴建,日可发送旅客1万人次的市汽车客运中心站和日处理10万吨的漳州污水处理厂已然启用,日供水15万吨的漳州第二自来水厂直供新区,8家入驻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的经营服务,5大通信网络快速便捷,城东新区市政体系、便民体系、人居环境日渐完善。

(3)商业升级,构建商圈核心。

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域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明发商业广场,业态定位为“超市+百货”,在全国范围内招商,从商业版图到生活方式,明发商业广场将改变一座城市。

明发商业广场所带来的巨大人流与商机,将与沃尔玛一起成为漳州两大商业新核心。

为了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酒店业的发展,扭转东部新区星级酒店缺失的局面,漳州市政府出台一系列酒店业招商引资项目和产业政策,如加强酒店业规划建设,加大酒店业招商引资力度,台商投资的宏国漳州恺撒大酒店与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圣腾酒店集团旗下的华美达连锁酒店相继落户漳州东部,将以会展业作为东部新区强大的产业经济,与酒店业的发展共同提升大漳州第二中心城的城市品位。

(4)增进对台经贸交流2010年11月29日,福建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项目在福建漳州龙文区举行了奠基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不少于20亿元、总占地1750亩、一期占地790亩,投资不少于12亿元,将建设1个农产品会展中心,3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个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等,是一个集农产品批发、配送、交易、展示、深加工以及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对接台湾,辐射海西、华南、内陆乃至东南亚的大型或特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漳州市龙文区副区长周俊雄说,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农产品批发、配送、交易、展示于一体,对接台湾、辐射华南乃至东南亚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并设有一个海峡两岸会展中心及台湾街,今后两岸同胞将可以在该中心展示自己特色的农产品,互相交流种植、生产经验,相互品尝、体验美味的农产品。

4、简要分析作为海西城市群“城际中心”的漳州东部新区,其辐射区域将扩宽至1小时生活圈内的厦门、龙岩等相关区域,吸引腹地内更多的复合型消费人群聚集在漳州东部,生活在东部新中心区,消费在东部商贸物流区。

这些大手笔的规划,势必将有力地推动漳州东部发展的新一轮提速,也为东部地产持续火热提供充足的燃料,有利于将漳州发展成海峡西岸适宜居住的中心城市,并将东部新中心区建设成宜居城市生态城区。

五、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1、历史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2、文化龙文区内尚保存较好的文物遗迹,如摩崖石刻200多处,商代樟山“浮滨文化”遗址、宋代的洛宾山窑遗址、林钎(明代名士等)古墓遗址等。

历代许多名人如五代许石昔、宋朱熹、明林钎、黄道周、丰熙及蔡烈等均在龙文或开坛设学,或隐迹修学,留下许多道德文章、词诗书画。

蓝田镇的湘桥村是著名国画家黄稷堂的祖籍地。

区内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洞岩风景区、壮观雄伟的瑞竹岩、滩阔水清的黄坑沙滩等。

由此看来,龙文区的旅游业相当发达。

3、自然资源区内拥有丰富而优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已探明优质淡水沙储量5000万立方米,风化残积型高岭土500万吨,花岗岩1000万立方米,地热资源呈带状分布在郭坑、朝阳一带,据初步勘探是漳州第二大热田。

九龙江北溪水质良好,是重要的饮水保护带。

已发现的郭坑镇院后金龟山矿泉,是优质的偏硅酸盐矿泉水,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第二部分城市投资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发展状况1、城市总体经济状况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优、特产品为依托,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具有地方特色的轻型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2008年,我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发展主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抗击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实现“两个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0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1.58亿元,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坚实,港口资源优势的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漳州历年GDP增长情况表一漳州市历年GDP增长情况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GDP总量(亿元)714.93 863.73 1010.01 1113.17 1400.71增幅(%)12.50 15.20 13.6 13.3 14.9人均GDP(元) 15571 18194 21073 23300 29404增幅(%)-- 16.8 15.8 12.6 26.2表二城市名10年GDP总额(亿元)人口数(万人)人均GDP(元)人均GDP排名厦门2053.74250 81497.61 1福州3068.21683 44660.98 2泉州3564.76786 38197.07 3龙岩991.45277 36665.10 4三明972.71266.72 36545.07 5漳州1400.71498 29181.45 6莆田816.98306.97 28565.737南平728.71290 25128.62 8宁德736.45325 24225.33 9根据上述两表的资料得出(1)漳州GDP总额逐年增长,且涨幅大致呈增长趋势,经济发展快!(2)漳州属于三线城市,经济总量处福建省的中下游,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3、漳州产业结构情况(1)现状漳州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比重占GDP的接近一半,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却不是很明显。

与全省比较,2009年福建省三次产业比例为:9.7∶49∶41.3;漳州市为:19.6∶45.5∶34.9;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高了近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了6.4个百分点。

漳州目前的人均GDP水平已经跨过3,000美元的门槛,但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只有34.9%,与45%还有一定的差距。

(2)产业结构调整漳州市可以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海西建设《意见》全面实施这个历史机遇,积极与台湾区产业进行深度对接,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漳州经济跨越发展的源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