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乌党组字…2011‟93号
乌拉盖管理区党委组织部
关于呈报《乌拉盖管理区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总结》的报告
盟委组织部:
现将《乌拉盖管理区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总结》呈上,请审阅。
2011年12月5日
乌拉盖管理区后进嘎查村
整顿转化工作总结
根据盟委组织部文件要求,现将管理区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后进嘎查村基本情况
乌拉盖管理区现辖苏木乡镇1个,即巴音胡硕镇,该镇下设嘎查村9个。
按照全盟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安排,管理区通过认真梳理,综合评定,倒排查出相对后进嘎查村1个,即巴音胡硕镇呼仍陶勒盖村党支部。
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在今年4月份深入该村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实施意见。
经调研,发现该村相对后进原因主要表现为人口多、资源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党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发展党员困难等问题。
同时,受党员素质和能力影响,长期以来,该村虽然建起了活动阵地,但由于居住分散,利用活动阵地组织学习比较困难,也使村里的宣传、培训、娱乐等一系列活动受到制约。
根据该村实际
情况,我们对症下药,狠抓后进嘎查村的整顿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㈠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把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年初,由组织部副部长带队,深入各嘎查村进行调研,确定后进嘎查村1个,巴镇呼仍陶勒盖村。
出台了后进嘎查村整顿转换实施意见,通过与镇党委、帮扶单位、后进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讨论,现场办公等形式,确定了定人员、定责任、定目标、定奖惩、包转化的“四定一包”整顿转化措施,加快了整顿步伐。
在转化工作中,管理区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帮助该村积极争取资金100万元,引进良种西门塔尔牛176头,并争取“一事一议”项目,投入88万元,新建水源井、水房、提水设备12套,农业物资储备库1处。
同时,人事局积极为该村进城转移户提供就业信息,并为进城创业农牧户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盟粮食局与管理区粮食局积极为该村贫困户拉煤,并为该村活动阵地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切实提
高了转化效果。
㈡查找问题,认真落实。
为找准呼仍陶勒盖村存在的问题,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各帮扶单位多次深入到该村党员及部分村民中征求意见,同时召开嘎查村干部、党员代表会议,对支部、村委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努力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实行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镇党委书记与后进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定期谈话制度,切实加强了管理区、镇两级党委与后进嘎查村之间的沟通交流。
以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为契机,积极调整有能力的“村官”到后进村任村委会副主任,对嘎查村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同时,6月份,组织后进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赴内蒙古东部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培训,理论培训结束后,赴赤峰市就特色种养殖,基层组织契约化管理、合作社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
11月份,又选派后进村党支部书记赴苏州进行学习,切实提高了后进村“两委”班子的
素质和能力。
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确定后备干部3名,由一名镇领导和一名村领导作为培养责任人,对3名后备干部都明确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并以一定方式向群众公示其基本情况和培养过程,让群众全面了解培养对象,待条件一旦成熟则及时推荐选拔到村领导岗位。
二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
为充分提升后进村的规范化建设水平,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及时督促指导该村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两委”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双议事”以及“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党员活动日等一些烈工作程序。
同时,针对后进村村务公开范围不够全面、民主议事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推行“四议两公开”的实施方案》,印制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流程图,并专门下派工作组指导该村村务公开工作。
截止目前,呼仍陶勒盖村已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各1个,设立公开栏、意见箱2个,重点就财务管理、生态低保和各项补贴救助资
金发放情况进行公示。
三是切实提高活动阵地的利用率。
为切实有效提高后进嘎查村活动阵地的利用率,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活动阵地管理使用办法,指导后进村制作了各类规范的图版,完善了基层班子议事办事、服务方式、领导方式和日常管理等制度。
同时,积极联合各涉农涉牧部门通过活动阵地定期不定期举办党员教育、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等,充分发挥“一室多用”功能,切实提高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率。
四是大力发展后进嘎查村经济,努力促进整顿转化提高。
把发展后进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整顿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管理区党政领导、直属科局“一对一”“多对一”的包扶优势,通过开展公开承诺、结队帮扶等形式,指导和帮助该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立了该村人口转移,搞西门塔尔牛养殖的思路,同时,帮助该村在认真分析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因素,研究制定村中长期发展
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年内,在管理区帮扶领导和帮扶单位的扶持下,该村成立了雪原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购进了西门塔尔牛176头。
同时,针对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大力实施转移进城工程,截止目前,该村累计整户转移68户145人;零散转移11人。
其中,在农牧民商业街的带动下,转移18户41人,已办理城镇户口的16户31人。
累计流转草场2.26万亩。
经过一年时间的整顿,后进嘎查村呼仍陶勒盖村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班子工作能力有所增强。
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对村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等措施,班子成员的思想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班子成员服务宗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各项制度得到健全。
针对财务收支不清、“一人说了算”等问题,坚持“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积极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有效解决了后进嘎查村班子不团结、工作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三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建立健全了“两委”班子联席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支委例会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两委”成员职责,做到了按章理事。
三、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打算
一是班子成员年龄仍偏大,文化偏低,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嘎查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是由于历史原因,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依然存在着“无钱办事”的问题。
三是由于嘎查村所处地域偏远,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虽然理清了发展思路,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帮扶该村谋划好一个思路和规划。
积极发挥管理区党政领导、直属科局“一对一”“多对一”的包扶优势,通过开展公开承诺、结队帮扶等形式,指导和帮助
该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采取政策上支持、技术上帮助、资金上倾斜等措施,帮助该村发展1—2 个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
同时,帮助该村认真落实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发挥管理区直属部门、巴镇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举办政策理论和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切实提高该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等责任制度,切实解决长期不发展党员和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等问题。
加大农村牧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由镇党委组织,年内,至少举办2期农村牧区党员教育管理培训班,至少举办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三是抓活动阵地的管理与利用。
按照“八有”标准(有标牌、有党旗、有会议室、有档案柜、有公开栏、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远教设备),进一步配齐配全内部设施。
重视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明确专人管理,健全各项制度,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一室多用”
功能。
四是狠抓典型选树工作。
通过组织参观典型户、学习实用技术等方式对有能力、有好的发展思路的典型带头人,积极协调各包扶科局、镇党委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力争在该村培育选树一批走特色养殖的致富典型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五是解决好一些难题。
在抓好为民服务代办工作的基础上,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努力在道路改造、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关乎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办1-2件好事、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