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东经118°44′—119°50′,北纬45°29′—46°38′,地处锡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与白音花煤田和乌兰浩特分别相距约80公里和250公里,与哈尔滨、沈阳、长春等东北大城市相距均在800公里之内,是锡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面向东北地区的重要出口,区位优势明显。
土地总面积5013km2,其中:草场、林地、耕地分别占总面积的92.1%、0.6%、2.8%。
总人口1.86万,有蒙、汉、回、满、达斡尔、朝鲜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6.7%,蒙古族占21.9%,其他民族占1.4%,人口密度3.7人/km2。
现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农牧场和巴音胡硕镇。
巴音胡硕镇系管理区管委会所在地。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21033万元,比上年增长46.6%,其中:税收收入1975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81.7%。
全年财政总支出24471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41万元,同比增长48.3%。
初步核算,2009年管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9.9%;第三产业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17.6:69.6:12.8转变为14.9:72.4:12.7,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2009年人均GDP达8.23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2124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0442万元,增长110.8%;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96808万元,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24874万元。
2009年管理区农牧业总产值达40987万元,增长18.4%。
年内农作物播种面积共计达40.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及青饲料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8.97万亩、10万亩、1.5万亩。
据测算,粮食总产量达5.75万吨,其中:小麦总产量4.23万吨。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21亿元,可比价增速达 55.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旅游业: 2009年全年管理区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187万元,同比增长48.5%,旅游人数达15.08万人次,同比增长50.9%;金融业: 2009年管理区各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8744万元,同比增长64.2%。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9013万元,比年初增长52.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323万元,比年初增长38.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690万元。
对外经济:2009年管理区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累计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0.3亿元,比上年增长8.4%。
教育: 2009年管理区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学2所,普通中学招生357人,在校生750人,毕业生263人。
小学校3所,普通小学招生22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1587人,毕业生160人。
文化:2009年末管理区共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个,群众业余文艺表演队1个,基层文化站3个。
有线电视用户2500余户,卫星地面接收站5座,无线广播发射站1个,城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60%。
卫生:2009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7个,床位72张;卫生技术人员06人,其中,执业医师40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护士26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工作人员8人,全年累计防疫5799人次。
人口与就业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162人,人口出生率为7.24‰;死亡人口45人,人口死亡率为2.01‰;人口自然增长率5.23‰,年末总人口达22365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3133人,比上年末增加16人,增长0.5%。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2961人,比上年增加40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12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60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663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8%。
卫生: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个,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士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个,卫生工作人员人,全年累计防疫人次。
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达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比上年增加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卫生: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个,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士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个,卫生工作人员人,全年累计防疫人次。
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达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比上年增加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卫生: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个,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士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个,卫生工作人员人,全年累计防疫人次。
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达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比上年增加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卫生: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个,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士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个,卫生工作人员人,全年累计防疫人次。
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达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比上年增加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9年,管理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314万元,增长30.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95元,增长23.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15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工薪收入增长16.0%,经营净收入增长19.1%。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058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5334元,工资性纯收入人均1027元,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282元,财产性纯收入人均415元。
城镇居民人均累计消费7224元,增长7.2%,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总额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38.3%(恩格尔系数)。
农牧民人均消费总支出为15201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35.5%。
农牧民食品类消费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39.2%(恩格尔系数)。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
目前,管理区共拥有社会福利机构1家,总床位数21张,共收养4人。
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48户,2867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01万元,同比增长了15.4%。
卫生: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个,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士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个,卫生工作人员人,全年累计防疫人次。
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达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比上年增加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卫生:年末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个,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士人。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个,卫生工作人员人,全年累计防疫人次。
年内管理区共计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达人。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管理区城乡就业人员达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增长。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比上年增加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人。
年内已登记失业人员中通过疏导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水资源乌拉盖管理区境内水资源丰富,约占全盟总储量的1/3,地上水总量为17.4亿m3,地下水储量约78.6亿m3,水质为淡水,且埋藏较浅,易于开采。
境内主要有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
乌拉盖河全长360km,流域面积达202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13亿m3,多年平均流量3.58m3/s,在胡硕庙与支流色也勒吉河汇合,向西流入乌拉盖戈壁。
色也勒吉河全长98km,多年平均流量0.41m3/s。
境内有乌拉盖水库和贺斯格乌拉水库。
乌拉盖水库位于乌拉盖河中上游,总库容2.48亿m3,2004年10月份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并开始蓄水,现已蓄水6000万m3,蓄水达到正常水位后,每年能提供工业用水量为4760万m3。
为了满足乌拉盖乃至整个锡盟地区今后工业用水的需要,自治区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施锡林郭勒调水工程,每年从哈拉哈河引1.43亿m3水入乌拉盖水库,现自治区已责成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
贺斯格乌拉水库位于色也勒吉河上游,库容2000万m3。
境内分布大小湖泊12个,泉水23处,且水质上乘,开发潜力较大。
矿产资源乌拉盖管理区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金、银、萤石、锌、钯、粘土、石灰石、膨润土、矿泉水、煤等,特别是煤炭、矿泉水、萤石、膨润土、石灰石等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煤炭资源预测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与白音华和霍林河煤田属一个成煤带。
其主要特点为:分布集中,煤层稳定且单一,覆盖层浅,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多数高富集煤田厚度大,适宜露天开采,具备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资源条件。
目前完成勘探的贺斯格乌拉煤田和农乃庙煤田煤炭资源总储量在24亿吨以上,煤质为褐煤,中灰、低硫、低磷,发热量在3500—5000千卡之间,属优质动力煤,适合开发煤制油、煤化工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