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与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与检查

颗粒:由无→有;红系细胞无颗粒
(非特异性颗粒-特异性颗粒)
般规律
三、细胞核 (1) 大小:巨大核→细小胞 小→大;
红细胞 大→小,核最后消失 (2)核形:一般由圆形或卵圆形→凹陷甚至分叶, (3)染色质:细致→粗糙; 疏松→致密→浓缩成块; (4)核仁:清晰→模糊→消失 (5)核膜:不明显→明显
四、胞核核/细胞质之比 大→小
血细胞由原始细胞逐渐发育为成熟细胞 ,是循序渐进的成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
一、细胞体积 细胞体积由大逐渐变小。巨核细胞系除外。
(1) 大小:大→小 巨核细胞小→大; 早幼粒>原粒;
(2) 形态:圆→椭圆; 圆→不规则
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细胞质 量:由少→多;除淋巴系外。
染色: 颜色由深蓝色→粉红色;单核、淋巴例外
(六) 分叶核粒细胞
三、巨核细胞系细胞发育顺序
原巨核细胞→
幼巨核细胞→
血小板
巨核细胞→
(颗粒型)

(产生血小板型)

(裸核型)
各阶段巨核细胞的形态特征
(三)巨核细胞
四、单核细胞系细胞发育顺序
原单核细胞→
幼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各阶段单核细胞的形态特征
(三)单核细胞
五、淋巴细胞系细胞发育顺序
骨髓穿刺方法
观看视屏
正常骨髓的细胞组成及细胞形态
骨髓细胞主要包括: 粒系 红系 巨核细胞系 淋巴细胞系 单核细胞系 浆细胞系 每个系统又分为原始、幼稚、成熟三个阶段,因粒系和红系 细胞形态比较复杂,其幼稚阶段又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正常骨髓的细胞组成
骨髓细胞的发育演变规律
细胞形态演变的一 般规律
的※重核要染客色观质指及标核之仁一是。衡量血细胞是否处于原始和幼稚阶段
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特征
血象和骨髓象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 血液系统疾病、观察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是血象和骨髓象检验的基 础,下面逐一介绍瑞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 正常的血细胞形态。
各阶段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一)原红细胞
胞体大小
瘤状突出
约为成熟 红细胞的
2~3倍
染色质呈 紫红色粗 颗粒状
核仁呈暗 蓝色,大 小不一
染深蓝色,不透 明,有油画感
核周有淡染区
各阶段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二)早幼红细胞
胞体比原红细胞略小,胞浆增多,染色质较原红细胞 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
各阶段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三)中幼红细胞
胞体进一步变小,胞浆量相对较多,由于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 多,可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染色质粗密成块,核仁已完全 消失。
胞体大小约为 成熟红细胞的 1、5~2、5倍
染色质为 细砂粒状,
均匀
核仁2~5 个,较小, 染淡蓝色。
胞浆染天蓝色, 透明,无颗粒、
无核周淡染区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二)早幼粒细胞
胞体较原粒细胞略大,胞浆量较多,淡蓝或深蓝色,含有紫红 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可覆盖在核上。染色质开始聚集,较粗糙, 呈颗粒状,排列较紧密。一般核仁模糊或消失。
骨髓检查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晚期妊娠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应避开
骨髓穿刺术
穿刺部位
髂后上棘:第五腰椎向上3cm处。 髂前上棘:顶端后约1-2cm处。 胸骨:胸骨中线,相当第二肋间水平的胸
骨体上端。 小于3岁的小儿选择胫骨内侧
操作步骤
选定体位 定位 消毒 局部麻醉 进针穿刺 抽取骨髓液 涂片 染色
概念:体内铁储存耗尽而缺乏引起的贫血 临床表现:贫血;上皮组织的变化,如口角炎、舌炎、皮肤干燥、毛发无 光泽,儿童可见精神行为异常 病因:铁摄入不足,铁丢失过多
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以 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白细胞、血小板一 般正常。
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中、晚幼增
泡沫感,核则,可有刺状突出,胞质常呈飘
(火焰细胞)
扬的旗帜样。
3、胞核:偏位,较小,呈圆或椭圆形,约占细胞
的1/3。
染色质粗密,凝成大块,常呈车辐状排列。
核仁消失
骨髓细胞中几种常见类似细胞的鉴别
一、原始粒细胞与原始红细胞的鉴别

骨髓细胞中几种常见类似细胞的鉴别
原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各阶段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
六、浆细胞系细胞发育顺序
原浆细胞→
幼浆细胞→
浆细胞→ ↓
(火焰细胞)
各阶段浆细胞的形态特征
浆细胞→ ↓
1、胞体:直径8~15u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
2、胞质:量丰富,呈深蓝或紫蓝色,不透明,有
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蓝
而少,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核老浆幼”
三、单核细胞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的鉴别


骨髓细胞中几种常见类似细胞的鉴别
四、单核细胞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鉴别


骨髓细胞中几种常见类似细胞的鉴别
四、中幼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的鉴别


疾病分类:
1.红细胞疾病 2.白细胞疾病 3.血小板疾病
一.红细胞疾病:根据骨髓象分类
缺铁性贫血(IDA)
各阶段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四) 晚幼红细胞
胞体大小已比较接近成熟红细胞,胞浆量多染浅灰或浅红 色。染色质致密坚实,结构不能分辨,呈紫黑色一团,可 见胞核破碎状或脱出胞质外的现象。
二、粒系细胞发育顺序
原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一)原粒细胞
骨 髓 细 胞 形态学特征和 检查
骨髓检查在血液系统等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及治疗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 组织活检、血细胞免疫标记以及血细 胞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是骨 髓检查中最常用,最基本的 方法。
骨髓检查适应症
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 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黄疸、紫癜、肾功异常 血液病疗效观察
中幼粒细胞(嗜中性)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三)中幼粒细胞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四)晚幼粒细胞 (中性)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四)晚幼粒细胞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五)杆状核粒细胞(中性)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五)杆状核粒细胞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六) 分叶核粒细胞(中性)
各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