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风险管控图告知卡

安全风险管控图告知卡

1.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驾驶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及领导报警。

2. 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护指挥,并通知救护组、保 卫组等人员到事故现场开展自救工作。

3. 受伤人员肢体骨折,采取伤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立即 送往医院救治。

4. 受伤人员压在运载物资下面,立即搬开货物,抢救受伤人员。

5. 抢救受伤人员同时,立即拨打 120 急救公司,进行救治。

6. 发生重伤、死亡事故,保护好现场,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7. 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风险名称 主要危险因素概述 风险等级
主要事 故类型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叉车
厂专用机动车辆无统一牌照和车辆编号。

车辆刹 叉车照片
车、转向、灯光、喇叭、后视镜等,有缺陷。

未 安
装倒车警报装置、行车警示灯, 在特定区域 未进行限制度。

车辆 伤害
1.厂专用机动车辆应有统一牌照和车辆编号,技术资料和档 案、
台账齐全, 无遗漏。

2.车辆刹车、转向、润滑系统良好, 灯光、喇叭、后视镜应 完好。

3.定期对叉车进行检测。

4.应安装倒车警报装置、行车警示灯,在特定区域限制速度。

5.叉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禁止载人。

6.制动系统安全有效,制动距离符合要求。

责任单位 安全警示标志
应急处置措施
联系
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
等级
主要事
故类型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调漆间
中毒和
调漆间照片责任单位
责任人
联系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电气不防爆所产生的
电火花导致可燃气体爆炸。

安全警示标志
较大
窒息
其他爆
1.室应采用不燃烧、不发火的地面,其通风换气次数应为15 次/h ~25 次
/h 2.室所有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3.操作
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前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毒面具
等防护用品,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严格按照公司安全操作规程操
作。

4.作业前对调漆间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其通风设施良好。

5.禁止烟火、禁
止吸烟和严禁携带打火机、火柴等引燃之物。

6.调漆需动火检修焊接时,必须先办理动火批准手续。

7.调漆间的油漆、稀料储存量不能超过一天的使用量。

8.各类漆料的容器必
须盖盖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
防滴漏,漆料空容器必须盖盖后分类处置。

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关闭着火点相关装置、电源。

2.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毒口罩、携带手提式干粉灭
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进入火灾现场。

扑救时,应占领上风或侧风处。

3.对于泄漏在地面上的液体的初始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

4.对于发生
在设备的着火点,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5.对火灾现场附近存在桶或罐装液体的,应使用水对贮桶或罐进行冷却、降温。

6.一旦火灾失控,应急组总指挥立即下令现场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封锁现场,并拨打
119,并将情况上报清城区应急指挥组。

7.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的位置,切断事故地点的电源。

8.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
求。

喷漆房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
风险等
级主要事故
类型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喷漆房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火花引燃易爆气体而产生爆炸。

一般其他爆炸
1.应准确划分危险区域,并严格控制作业区域有机溶剂的浓度。

2.爆炸危险 1 区、2 区严格按照电气整体防爆要求设置,并安装报警装置,
该装置应与自动灭火系统联锁。

喷漆房照片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风量不够导致易燃物品积聚而
引起火灾和爆炸。

一般火灾中毒
和窒息其
他爆炸
1.通风装置的过滤棉应及时更换,风管定期清理,防止污染物沉积,保障
涂装室微负压。

2.粉末静电喷涂通风管道应保持一定的风速,同时应有良好接地,防止粉尘
积聚后遇火花爆炸。

静电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气体导致火灾和爆炸。

一般
火灾其他
爆炸
1.喷漆设备、供漆容器及输漆管路均应有可靠的导除静电装置,进入喷漆

的人员应接受消除静电处置。

2.喷漆室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和报警装置应与自动停止供料、切断电源装
置、自动灭火装置等联锁。

3.与静电喷漆室相关连的通风管道应安装自动防火调节阀。

4.操作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前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毒面
具等防护用品,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严格按照公司安全操作规程操
作。

5.作业前对调漆间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其通风设施良好。

6.禁止烟火、禁
责任单位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
责任人联系1.立即关闭着火点相关装置、电源。

2.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毒口罩、携带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进入火灾现场。

扑救时,应占领上风或侧风处。

3.对于泄漏在地面上的液体的初始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

4.对于发生在设备的着火点,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5.对火灾现场附近存在桶或罐装液体的,应使用水对贮桶或罐进行冷却、降温。

6.一旦火灾失控,应急组总指挥立即下令现场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封锁现场,并拨打119,并将情况上报清城区应急指挥组。

7.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的位置,切断事故地点的电源。

8.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储气罐安全风险告知卡
1. 发现压力容器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 置、连锁装置及相关安全附件(压力表、温度计、 安全阀)失灵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 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查找异常原因,清除 故障确保安全后再投入运行。

2. 当压力容器出现超温、 超压时, 应立即断开动力电 源
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 全卸载的阀门,使压力容器部压力迅速降低。

3. 当压力容器支座支撑连接处松动、 移位、 沉降、倾 斜、裂纹等险情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迅速断开 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划定危险区 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 当压力容器接口部位的焊缝、 法兰等部位变形、 腐 蚀、裂纹、过热及泄露时,迅速关闭气源的进气阀 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全泄压的阀门,使压力容器 部压力迅速降低,待修复检验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 用。

5. 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 时,必须
紧急停止运行。

6. 发生爆炸事故, 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 采取隔离和 疏散措施,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划定危险区域, 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报矿应急 指挥部,请求支援。

7. 爆炸停止后应立即查看有无人员伤亡,并进行救 治。

8. 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Word 文档
责任人
联系
烘干区安全风险告知卡
1. 电器箱、柜与线路符合要求,控制台各参数显示完好、功能指标清楚,按 键动作灵敏可靠。

2. 配备漏电保护装置,连接 PE 线。

3. 作业前对电器设备设施、急停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1. 立即关闭着火点相关装置、电源。

2. 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毒口罩、携带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进入火灾
现场。

扑救时,应占领上风或侧风处。

3. 对于泄漏在地面上的液体的初始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

4. 对于发生在设备的着火点,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5. 对火灾现场附近存在桶或罐装液体的,应使用水对贮桶或罐进行冷却、降温。

6. 一旦火灾失控, 应急组总指挥立即下令现场应急人员撤离现场, 封锁现场,并拨打 119, 并将情况上报清城区应急指挥组。

7. 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的位置,切断事故地点的电源。

8. 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责任单位 安全警示标志
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名称 主要危险因素概述
风险 主要事 等
级 故类型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烘干区
烘干区工件涂层在干燥、固化过程中释放的可毒物质 (如:苯类、铅类物质 )可能致操作人员中毒或窒息,释 放的易燃、可燃蒸气,遇点火源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一般
中毒和 窒息 火灾
烘干区照片
1.保证烘干区的安全通风系统有效运行,使烘干区可燃气体最高体积浓度不 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 25%。

2.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报警浓度及连锁浓度, 应设定在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 50%以。

3.烘干区照明灯具和电器设施应防爆。

部电气导线应有耐高温绝缘层,外部 电
气接线端应有防护罩。

4.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并悬挂在设备附近醒目位置。

5.烘干区操作人员, 应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 熟悉操作规程, 经考核合格, 作业时配带防护面具。

6.按 GB50140 的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持有效状态。

电器箱、柜与线路、各开关损坏,无漏电保护装置或未 连接 PE 线等,人员触碰造成触电。

责任人
联系
Word 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