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等级主要事故类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叉车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无统一牌照和车辆编号。
车辆刹车、转向、灯光、喇叭、后视镜等,有缺陷。
未安装倒车警报装置、行车警示灯,在特定区域未进行限制度。
一般车辆伤害1.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统一牌照和车辆编号,技术资料和档案、台账齐全,无遗漏。
2.车辆刹车、转向、润滑系统良好,灯光、喇叭、后视镜应完好。
3.定期对叉车进行检测。
4.应安装倒车警报装置、行车警示灯,在特定区域限制速度。
5.叉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禁止载人。
6.制动系统安全有效,制动距离符合要求。
叉车照片责任单位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驾驶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及领导报警。
2.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护指挥,并通知救护组、保卫组等人员到事故现场开展自救工作。
3.受伤人员肢体骨折,采取伤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立即责任人责任单位吊索具选配不当,或变形、破断,导致吊物高处坠落。
一般起重伤害1.购置的吊索具应是经安全认可的合格产品。
2.吊索具应进行日常保养、检查和检验,定置摆放,有明显的载荷标识,相关资料应存档。
起吊载荷质量不确定,系挂位置不当,导致被吊物体失稳坠落。
一般起重伤害1.吊运前应确认起吊载荷的质量和质心,并确定起升系挂位置,经试吊后方能正式作业。
2.吊运载荷时,不得从人员和安全通道上方通过。
3.工作结束后,应将被吊载荷放到地面,吊钩起升到规定位置,切断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责任人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如有人要受伤时,应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大声呼喊临近岗位人员进行帮助。
2.如一般机械事故,无人员受伤,起重司机应保持冷静,立即停止起重作业,如重物悬空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落下重物,停掉电源,立即向上级汇报。
3.应急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实施现场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对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针对一般机械事故要立即组织人员封锁事故现场,做好警示标识,等待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4.人员被压在重物下面,立即采取搬开重物或使用起重工具吊起重物等措施,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
5.发生触电时,应立即想办法切断起重机机械电源,然后在抢救触电人员。
6.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7.起重机械的修复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或单位进行维修,检查正常后,可恢复使用。
8.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联系电话调漆间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等级主要事故类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调漆间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电气不防爆所产生的电火花导致可燃气体爆炸。
较大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1.室内应采用不燃烧、不发火的地面,其通风换气次数应为15次/h~25次/h。
2.室内所有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3.操作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前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严格按照公司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4.作业前对调漆间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其通风设施良好。
5.禁止烟火、禁止吸烟和严禁携带打火机、火柴等引燃之物。
6.调漆需动火检修焊接时,必须先办理动火批准手续。
7.调漆间的油漆、稀料储存量不能超过一天的使用量。
8.各类漆料的容器必须盖盖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防滴漏,漆料空容器必须盖盖后分类处置。
调漆间照片责任单位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1.立即关闭着火点相关装置、电源。
责任人 2.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毒口罩、携带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进入火灾现场。
扑救时,应占领上风或侧风处。
3.对于泄漏在地面上的液体的初始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
联系电话4.对于发生在设备的着火点,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5.对火灾现场附近存在桶或罐装液体的,应使用水对贮桶或罐进行冷却、降温。
6.一旦火灾失控,应急组总指挥立即下令现场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封锁现场,并拨打119,并将情况上报清城区应急指挥组。
7.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的位置,切断事故地点的电源。
8.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1.立即关闭着火点相关装置、电源。
2.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毒口罩、携带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进入火灾现场。
扑救时,应占领上风或侧风处。
3.对于泄漏在地面上的液体的初始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
4.对于发生在设备的着火点,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5.对火灾现场附近存在桶或罐装液体的,应使用水对贮桶或罐进行冷却、降温。
6.一旦火灾失控,应急组总指挥立即下令现场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封锁现场,并拨打119,并将情况上报清城区应急指挥组。
7.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的位置,切断事故地点的电源。
8.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责任人 联系电话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等级主要事故类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配电柜绝缘破坏或电器裸露导致触电,短路时产生的高温或火花引发火灾。
一般触电火灾1.固定式配电柜的安装位置应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应有足够的安全操作与维修空间。
2.配电柜内应安装防止操作时触电的隔绝板,防止带电部位的裸露。
3.配电柜内应安装专用的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有良好的接地,并有明显的标志,其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同一端子上连接的电线不应多于2根。
4.配电柜前应配备绝缘垫。
5.定期对配电柜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有效。
6.非专业人员禁止触碰配电柜。
配电柜照片责任单位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1.切断电源,若无法切断电源,用绝缘物将带电体与伤员分开,切勿用手触及伤员,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接触电源。
2.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
若伤员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3.若伤员昏迷、身体烧伤,应立即医院急救。
责任人储气罐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等级 主要事故类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储气罐安全附件失效,导致容器内压力增加而引起爆炸。
一般容器爆炸 1.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联锁装置应完好,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2.压力容器及其附件应注册,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3.定期对储气罐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有效。
4.支承(支座)应完好,基础可靠,无位移、沉降、倾斜、开裂等缺陷,螺栓连接牢固。
5.运行状况良好,无超载、超压、超温现象;无异常振动声响现象;有定期巡回检查记录。
储气罐照片责任单位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压力容器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连锁装置及相关安全附件(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失灵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查找异常原因,清除故障确保安全后再投入运行。
2. 2.当压力容器出现超温、超压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全卸载的阀门,使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迅速降低。
3. 3.当压力容器支座支撑连接处松动、移位、沉降、倾斜、裂纹等险情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迅速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 4.当压力容器接口部位的焊缝、法兰等部位变形、腐蚀、裂纹、过热及泄露时,迅速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全泄压的阀门,使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迅速降低,待修复检验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 5.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
6. 6.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报矿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
7. 7.爆炸停止后应立即查看有无人员伤亡,并进行救治。
责任人联系电话空压机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等级主要事故类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空压机空压机产生的高温气体引燃易燃易爆物资而导致火灾和爆炸。
一般火灾其他爆炸1.空压机周边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周边不得进行喷漆和铝镁磨削等作业。
空压机照片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失灵而导致压力剧增引起爆炸,或管道内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引起爆炸。
一般其他爆炸触电1.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校验,空压机压力联锁装置完好可靠。
2.机身、曲轴箱等主要受力部件无影响强度和刚度的缺陷,所有紧固件必须牢靠并有防松措施。
3.螺杆式空压机保护盖必须关闭。
4.配套的压缩空气管道无腐蚀,管内无积存杂物,管道漆色符合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固可靠。
5.电气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机组旁应设紧急停机按钮保护装置(开关)。
6.定期对空压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本体及安全附件完好无损。
责任单位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连锁装置及相关安全附件(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失灵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责任人阀门,查找异常原因,清除故障确保安全后再投入运行。
2.当出现超温、超压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全卸载的阀门,使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迅速降低。
3.当设备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
联系电话4.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报矿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
5.爆炸停止后应立即查看有无人员伤亡,并进行救治。
6.公司应急预案中其他要求。
烘干区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名称主要危险因素概述风险等级主要事故类型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烘干区烘干区内工件涂层在干燥、固化过程中释放的可毒物质(如:苯类、铅类物质)可能致操作人员中毒或窒息,释放的易燃、可燃蒸气,遇点火源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一般中毒和窒息火灾1.保证烘干区的安全通风系统有效运行,使烘干区内可燃气体最高体积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25%。
2.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报警浓度及连锁浓度,应设定在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50%以内。
3.烘干区内照明灯具和电器设施应防爆。
内部电气导线应有耐高温绝缘层,外部电气接线端应有防护罩。
4.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并悬挂在设备附近醒目位置。
5.烘干区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作业时配带防护面具。
6.按GB50140的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持有效状态。
烘干区照片电器箱、柜与线路、各开关损坏,无漏电保护装置或未连接PE线等,人员触碰造成触电。
低触电1.电器箱、柜与线路符合要求,控制台各参数显示完好、功能指标清楚,按键动作灵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