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与填空题解题技巧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中考中必考的题目,主要考查对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其应用.填空题所占的比例较大,是学生得分的重要来源.近几年,随着中考命题的创新、改革,相继推出了一些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一定难度的新题型.这就要求同学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训练,提高解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减少失误,有的放矢,从容应对.【典例剖析】例1.(直接推演法)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如果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③在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5,3,圆心距为2,那么两圆内切()A.1 B.2 C.3 D.4①正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③错误,弦对的圆周角有两种,一种是顶点在优弧上,另一种是顶点在劣弧上,而这两种角不一定相等,故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周角不一定相等;④正确,因为当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时,两圆内切,所以该命题是正确的.故选C课堂练习:1.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 x+2008<y+2008B. -4C.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 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C例2.(整体代入法)值为()A.2006 B.2007 C.2008 D.2009解:∵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m2-m-1=0,∴m2-m=1,∴原式=1+2009=2010.故答案为:2010.课堂练习:3. 7).A.2 B.3 C.-2 D.44..的解为为例3.(图解法)A(1,2),B(3,2),C(5,7).若点M(-2,y1),N(-1,y2),K(8,y3)()A.y1<y2<y3B.y2<y1<y3C.y3<y1<y2D.y1<y3<y2解:A, B的纵坐标相等,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 = (1 + 3)/2 = 2B, C在对称轴右侧, C的纵坐标大于B的纵坐标, 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M, N在对称轴左侧, M距对称轴较远, y1 > y2K在对称轴右侧, 距对称轴8 - 1 = 7, 比M距对称轴更远, y3 > y1y – 1 3 3 O xP1 y 3 > y 1 > y 2故选B .课堂练习:5.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 a x 与正比例函数y =(b +c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6.如图为二次函数y=ax 2+b x +c 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①ac <0; ②方程ax 2+b x +c=0的根是x 1= -1, x 2= 3 ③a +b +c >0 ④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

(填序号)例4(特值法)已知a,b,c 是∆ABC 的三边,则 的值( )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不确定解:可以a=2,b=3,c=4,这样可以确定原代数式的值是负值,故B课堂练习:7:已知:a=1999x+2000, b=1999x+2001, c=1999x+2002,则bc ac ab c b a ---++222 的值是( )A.0B.1C.2D.38.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任一点,则下列结论结论正确的是( )A EA.ABCD AED BEC S S S 21>+∆∆ B.DEC BEC S S ∆∆=例5(排除、筛选法)已知:二次函数()220y ax bx a b a =+++≠的图像为下列图像之一,则a 的值为( )A .-1B . 1C . -3D . -4解:∵二次函数y=ax 2+bx+a 2+b (a ≠0)若图像为A 则a>0,b=0,a 2<0,显然不可能;若图像为B则a<0,b=0,a 2>0,x=2代入得: y=4a+a 2+b=0,a=0(舍去)或a=-4,a 2=16>3,显然不可能;若图像为C则a<0,b ≠0,a 2>0,x=-1,y=a-b+a 2+b=0,a=0(舍去)或a=-1,对称轴x=-b/(2a)>0,显然函数的图像就是它; ∴a=-1课堂练习9.下列命题:①若0a b c ++=,则240b ac -≥;②若b a c >+,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③若23b a c =+,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若240b ac ->,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2或3.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④ D. 只有②③④.例6(数形结合法) 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可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c、d,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可得解得a2+b2+c2+d2=4,则S1+S2+S3+S4=4.课堂练习:11伟伟从学校匀速回家,刚到家发现当晚要完成的试卷忘记在学校,于是马上以更快的速度匀速沿原路返回学校.在这一情景中,速度v和时间t的函数图象(不考虑图象端点情况)大致是()A B C D12.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A.玩具店B.文具店C.文具店西边40米D.玩具店东边-60米13.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依次在原点的右边和左边,那么( )A .ab<bB .ab>bC .a +b>0D .a -b>011. ( 直接计算法) 如图, 大圆O 的半径OC 是小圆1O 的直径, 且有OC 垂直于圆O 的直径AB . 圆1O 的切线AD 交OC 的延长线于点E , 切点为D . 已知圆1O 的半径为r ,则=1AO _______ ; =DE ________12.(分析法)如图所示,直线12l l ⊥,垂足为点O ,A 、B 是直线1l 上的两点,且OB=2,AB=2.直线1l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度为α(0180α<<)。

(1)当α=60°时,在直线2l 上找点P ,使得△BPA 是以∠.B .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此时OP=___ ___。

(2)当α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直线2l 上存在点P ,使得△BPA 是以∠.B .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请用不等式表示α的取值范围:___ ___。

13.(分类讨论法)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边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 。

解:因为P 在BC 上,设P 点坐标为(p,4),0≤p ≤10D 是OA 中点,所以D 点坐标为(5,0)(1)当D 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PD=DO=5,PD²=(p-5)²+(4-0)²=25(p-5)²=25-16 ,(p-5)²=9p-5=±3,p=5±3,p=2或p=8(2)当O 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PD=OP=5,OP²=p²+4²=5²p²=9,p=±3因为p 的取值范围是0≤p ≤10, 所以解得p=3综上所述P 点坐标为P(2,4)或P(3,4)或P(8,4)课堂练习:14.在Rt △ABC 中,∠C =900,AC =3,BC =4.若以C 点为圆心, r 为半径 所作的圆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___ __.15.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的点B ′处,点A 落在点A ′处,(1)求证:B ′E=BF ;(2)设AE=a ,AB=b, BF=c,试猜想a 、b 、c 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解析】由折叠图形的轴对称性可知,B F BF '=,B FE BFE '∠=∠,从而可求得B′E=BF ;第(2)小题要注意分类讨论. 【答案】(1)证:由题意得B F BF '=,B FE BFE '∠=∠,在矩形ABCD 中,AD BC ∥,B EF BFE '∴∠=∠, B FE B EF ''∴∠=∠,B F B E ''∴=.B E BF '∴=.(2)答:a b c ,,三者关系不唯一,有两种可能情况:(ⅰ)a b c ,,三者存在的关系是222a b c +=.证:连结BE由(1BE由(14.【解析】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种情况,1、圆与AB相切,此时r=2.4;2、圆与线段相交,点A在圆的内部,点B在圆的外部或在圆上,此时3<r≤4。

【答案】3<r≤4或r=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