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师怎样合理把握教材

新教师怎样合理把握教材


弊端,不可取
返回目录
• 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而且教师 还要为学生设计教材以外的活材料,甚至 有时还可以为达到目的而增加一定的辅助 材料。正确认识教材,努力钻研教材,科 学使用教材。
优点,应学习
•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 认真地学的前提,合理把握教材才能使我 们的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 第四层:关注“教材文本的地位和作用要 求”,
1、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 2、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什么要求 3、品味教材的言外之意,领略教材的弦外 之音。
• 第五层:思考“教材蕴含着什么” 、“折 射出哪些数学学科教育理念?”、“渗透 了哪些教学的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体 现?
返回目录
合理把握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把握教材标准及大纲 二、深入解读教材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 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板块教学目标以及教 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是教师进 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同时作为我们现在 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要对中考的考试大纲有 清晰的认识。
返回目录
第一层(共五层)
• 第一层:关注“教材包含了什么”,着眼点在教 材的表层内容和呈现方式。
合理把握教材 能力
各位老师,你 们 理解的教材是什么 • 样的?

• 那各位认为应 该怎么把握教 材
• 教材的定义
•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 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 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 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 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 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 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 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 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 等等。
• 叶圣陶在几十年前就指出: “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 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 是唯一的工具、唯一的凭 借。”
• 由此看来,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教师 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新式的教学模式
• 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目标,为达到 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 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师 生的精力被耗费在识记、理解教材的“只 言片语”上。
• 谢谢观看 欢迎指导
任正昌
标”内容 的难点何在
• 一、时间跨度来说:一本书 一个单元
一节课的内容重 点 二、从内涵上来说:最重要的、最基本 的知识和技能
• 第三层:教师要关注“教材内容应该如何 组织与整合”,着眼点在教材的组织顺序 与结构上。
首先,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组织顺序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 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符合。 其次,关注整合程度,内容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 不同时间的内容衔接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