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8分)1.(3分)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

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在空中受的是非平衡力B.环境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C.PM2.5的直径与分子直径相当D.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2.(3分)如图为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若电压表的电阻记为R V,小灯泡的电阻R L,则关于AB间的电阻R AB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R LB.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R VC.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略小于R LD.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略小于R V3.(3分)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坠落的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激烈摩擦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图所示。

若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陨石的质量变化,则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增加D.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小4.(3分)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

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10°角时,点光源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A.40°B.20°C.10°D.0°5.(3分)一盏电灯接在恒定电压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若将这盏电灯先接在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灯泡的实际功率是81W,那么此时导线消耗功率是()A.19W B.大于19WC.小于19W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3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在接触轻质弹簧并压缩弹簧竖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小球速度达到最大时,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的弹力F与小球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A.F>G B.F=GC.F<G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26分)7.(4分)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否直接得到该定律?答:。

8.(4分)如图为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该电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是。

断开开关,用测电笔接触电路中的A点,则氖管。

9.(4分)2012年3月,英国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升华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为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

10.(4分)在“探究动滑轮机械效率”实验中,分别测出绳受到的拉力F、钩码所受重力G,改变钩码数量再重复上述步骤2次。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

(1)只测钩码重G和绳受到的拉力F,机械效率表达式是;(用题中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如果不测绳受到的拉力,只测钩码重G和,也能算出机械效率。

11.(4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度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甲、乙、丙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密度最大的是。

12.(4分)如图所示为一个通电螺线管的剖面图,表示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表示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极,A、B分别是在螺线管外的两点,根据磁感线的分布,的点磁场更强。

(选填“A”或“B”)13.(2分)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有关。

当运动速度很大时,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如果这时要将飞机、轮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倍。

三、实验题(第14题8分,第15、16题各6分,第17题8分,计28分)14.(8分)为测量木块所受摩擦力,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甲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

左端与木块A相连。

木块A水平放置在B物块上,乙弹簧测力计保特水平,现拉动乙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

稳定时。

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1)画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2)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地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3)若水平向左加速拉动物块B.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15.(6分)某同学想了解为什么气体会对容器的壁有压强,老师用如下实验解释:如图,将托盘天平的左盘倒扣在支架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一袋绿豆源源不断地从同一高处落到左盘上,发现天平指针偏转并保持一定角度,左盘受到一个持续的压力。

容器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现象十分相似。

可见,容器中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时,整体上也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而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器壁的压强。

(1)上述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法。

(2)老师告诉该同学,温度越高,密闭容器中气体对壁的压强越大,请你只利用上述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方法,验证这个规律。

你的方法是:。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请你判断:在柴油机中,当活塞压缩缸内气体时,缸内气体的压强。

(填变化情况)。

16.(6分)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杠杆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动力跟动力臂的关系”的实验。

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动力F与动力臂倒数1/L的图象。

(2)由图象可得出:杠杆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F与L成比。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m。

17.(8分)有一个电热毯,内部主要发热元件是电阻丝,铭牌上标有“220V,**W”的字样,其中额定功率值不清楚,大约在40W左右。

实验室有下列实验器材: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的电池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另有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电流表A(量程:0~0.6A,0~3A);B.电压表V1(量程:0~3V,0~15V);C.电压表V2(量程:0~3V,0~15V);D.定值电阻R1(阻值:20Ω);E.定值电阻R2(阻值:1000Ω);F.滑动变阻器(阻值:0~20Ω);G.滑动变阻器(阻值:0~1000Ω)。

请测量出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值。

(忽略温度影响)(1)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只要测量出电热毯的一个物理量(选填“电流”或“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功率值。

(2)为了较准确的测量出该物理量,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挑选:(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3)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所选器材设计的部分电路图,请你在虚线框中补充完整。

(4)在该实验,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具有什么作用?答:。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18题5分,第19题6分,第20题7分,计18分)18.(5分)如图所示,COC′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AB表示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画出A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像点A′的位置,并证明AB 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19.(6分)当电阻R1和R2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可等效为并联后的总电阻R12与R3串联。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

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如图乙所示,R1=18Ω,R2=9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示数为0.75A.求电源电压U和电源内部的电阻r.20.(7分)如图所示,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液面部分为将另一个物体B放置在A 上,静止时,A露出液面部分占自身体积的,用一根轻质细绳将B悬挂在A下面,静止后,露出液面部分占物体A体积的.求:(1)物体A的密度(2)物体B的密度。

2014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8分)1.【考点】54:分子的热运动;63:长度的估测;6Q:平衡状态的判断;G4:内能的概念.【解答】解:A、PM2.5在空中即不静止,又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因此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故A正确;B、环境温度低于0℃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内能不为零,故B错误;C、PM2.5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因此PM2.5的直径远大于分子直径,故C错误;D、PM2.5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因此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知道PM2.5是固体小颗粒,是分子团,而不是分子;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是解题的关键。

2.【考点】I3:电压表的使用;IH:欧姆定律的应用;IJ:电阻的并联.【解答】解:电压表的电阻R V和小灯泡的电阻R L并联时,∵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度值,∴AB间的电阻R AB小于灯泡的电阻R L,∵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即R V远远大于R L,∴AB间的电阻R AB略小于灯泡的电阻R 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阻的并联特点和电压表内阻很大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

3.【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答】解: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不考虑陨石的质量变化,速度增大,高度减小,所以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由于陨石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少。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想到陨石在空中降落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考点】A6: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如右图所示,平面镜旋转10°,相当于入射角增大10°(原来入射角为0°),故现在入射角为10°,反射角为1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为20°,即点光源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20°,如图所示: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了解和掌握,通过画图解答,学生更容易理解,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道难题。

5.【考点】II:电阻的串联;JA:电功率的计算.【解答】解:如果导线电阻忽略时,灯接在恒定电压的电源上功率是100W;因为导线和灯泡串联,当导线上电阻较大时,即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P=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即小于100W,而灯泡的实际功率是81W,所以此时导线消耗功率只能小于19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