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沟通PPT课件

人际沟通PPT课件

go
18
超过公众距离人们就无法以正常的音量进 行语言交流了。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走下 讲台朗读课文,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 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 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 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go
19
人际距离的四种类型示意图

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
程度的距离。

例如在银行取款时要输入密码,为了保护客户的
机密,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一米线”之外。
这也是顾客与售货员和一般朋友之间的合适距离。
远范围: 2.1~3.7米
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比如,商务会
谈,预审员审讯罪犯,运动员隔着乒乓桌交谈等等。
15~44cm
1.2~3.7米 45cm~1nal
social
public
20
back
人际距离的注意要点
满足个人空间的需要 满足个人隐私的需要 把握个人空间位置可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21
界域语
汇报谈心式:
AB:俩人围着桌角而坐,表示气氛亲切,容易 达成协议。
这种距离在发出“我看得见你,请稍为离开点”的要
13 求。
back
在社会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 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 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 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 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 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16
back
补充说明:
公众距离远范围(空间)的交往,大多是 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 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 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 沟通。
近的一般距离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例如, 一个教师对一间教室内的学生讲课,一个军官 对一队士兵的训话。
go
7
一项对比试验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 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得快,比其他婴儿更活跃、 体重增加的速度会比那些不受抚摸的婴儿快出 47%。
因此专家们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 最为重要也最为敏感的距离,每个人都必须谨 慎地把握这个距离。
back
8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 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
10
back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 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 则使用社交距离。
back
11
3、社会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 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社交距离的范围 go 补充说明 go
12
back
社会距离的范围
近范围: 1.2~2.1米
个人距离的范围 go 补充说明 go
9
back
个人距离的范围
近范围:45~76厘米
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 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一般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相遇,往往在这个距离内问候 和交谈。
远范围:76~122厘米
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 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 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 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端。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 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 亲密距离的范围 go 补充说明 go
3
back
亲密距离的范围
近范围:0 ~ 15厘米
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 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
远范围:15~44厘米

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
go
17
远的距离通常用于政治家、领导人物、统帅者所到 之处,例如,将军检阅他的部队,国务院总理或国家 主席等视察工厂农村,国外来访的贵宾与欢迎他的群 众之间,这种距离有安全防护的作用,这跟人和动物 之间所保持的距离差不多,当然不包括你所喂养的猫、 狗、鸽子等宠物。一般的动物只允许你跟它作这种距 离的接近,你再要接近它,它就会扭头跑开。
人际距离
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人际距离指的是交 往双方的身体在空间上的距离。
1
三、人际距离的四种类型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际距离 划分为四种类型:
1、亲密距离 go
2、个人距离 go
3、社交距离 go
4、公众距离 go
人际距离的四种类型示意图 go
back
2
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
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 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go
6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狭小的电梯里,互不相识的 人通常保持着僵直的身躯,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
夫妻、恋人、父母与孩子可能会经常依偎在一起。如 果最亲近的人长期不能在亲密距离中相处,会导致情 感缺失,甚至会在生理上出现不良反应。
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back
4
补充说明: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 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 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 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
go
5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 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
A B
22
友好信赖式:
AB两个人坐在桌子的同一侧,表示AB两人地 位相等,享受一体感,也表示俩人已经相互了 解,甚至两情相悦。
23
A
B
防范竞争式::
AB两人分别坐在桌子两边即相对而坐,表示 警惕、防御、探究,指关系尚未达到亲密状态, 但处于想了解对方和使对方了解自己的状态, 一般用在谈判中。
back
14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公众距离的范围 go 补充说明 go
15
back
公众距离的范围
近范围:3.7~7.6米

如讲课等,此时须提高声音说话,也能看清对方
的活动。

远范围:7.6米以上
如演讲等,这个距离已分不清表情、声音的细致 部分,为了吸引公众注意,要用夸张的手势、表情和 大声疾呼,此时交流思想主要靠身体姿势而不是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