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世界的物质性

4.1世界的物质性

[方法论]: 承认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正确处理人与 自然(社会)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 符合客观.
基 因 鱼
克 隆 羊
讨 论: 这些人造物的出现,能否说明世间万
物是人创造出来的呢?
人能创造新事物,但是人必须服从自然 规律,遵循物质的自身属性。这正好说 明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
(物质性)
自主学习:物质的概念
1.什么是物质? 2.物质的概念里提到了物质需要具备几个属 性? 3.如何区别“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4.如何理解“唯一特性”。 5.请分清“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一、什么是物质?
1. 物质的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 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正 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一般到个别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 唯物辩证法 第7-10课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

12

人生观
整体与部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 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 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在人类社会中,有战争、和平,生产、消费,阶级、 政党,国家、国际组织等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 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 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
合作探究二:
• (1)由于气候原因,中国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中国政府组织动员灾区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体 现了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 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一颗芝麻光溜溜, 榨成香油发了愁,全 国人民吃不完,只好 倒到河里头。 一只南瓜如地球,结 在五岳山上头,把它 放到大西洋,世界又 多了一个洲。”
漫画中的描述错误在哪里?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某种 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某种生产关系。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的存在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 的物质体系
原因: 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人口因素是物质的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3.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 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 自然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哲理归纳(2)
世界的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
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的可知性)
(物质的客观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与唯心主义 划清了界限
物质和意识的唯 与不可知论
一区别
划清了界限
比较: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内 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 涵 第一性的东西
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 东西而言,具有真实 性
区 别
外 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 延 观物质世界
不仅包括物质现象, 而且包括意识现象;
注意: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哲理归纳(1)
自然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观]:
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
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
共同探索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间各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 发展史; 2.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 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你认 为呢?(提示:请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 展,人类社会的构成和意识的产生等方面 思考)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 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 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 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 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 求越来越强烈。
请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现阶 段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合理依据。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 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
地 位
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永
在的事物具有的特点,
恒的
是多变的、易逝的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 联系 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从哲学看,下列观点是否正确?
1、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
**理解“物质”注意事项: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动物
抽象

物质 抽象
体表 现
物质的具体形式 具体
比 较:1


物质
共性:唯一特 性(客观实在 性) 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
物质的具体形态
除了共性(客观实 在性)之外,还具 有自己的个性。
可以被改造, 有生有灭。

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
答案: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物质性。(2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 题,是尊重自然界客观性的表现。(4分: 2+2)
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绿 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解决我国我国资源 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 现实问题。(4分2+2)
小结: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 界,世界的真正 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合作探究一:
•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 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 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关系,但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从哲学看,下列观点是否正确?
1、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 2、有形的实体就是物质。 3、物质是基本粒子。 4、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万事 万物的总和。
2.理解“物质概念
请想想,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自 然物,哪些是人为事物,他们具有 主观性的还是客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