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
20
契约概述
②显形契约和隐性契约契
隐性契约:一种暗示性契约。 隐性契约又称默认契约 与显形契约相比,是用以阐述契约双方当事人之 间达成默契的各种的的复杂协议。 几种隐性契约:人情债、中国人的“报恩”传统 当双方对各自的利益评价偏差不太大时,隐性契 约得以继承,反之,则会推翻隐性契约 案例:呼和浩特年轻人结婚搭礼
一体化手段
25
①契约的自我履行
不确定性是决定契约履行机制的关键因素 对自我履约的理解: 是一组即与合作双方的合意并且在执行中没有争端 的条款,第三方没有介入的必要 由于合同标的价值较低,即便一方违约,也没有追 索的必要 双方由于合作的互补性,并且更换合作者很昂贵, 即便有违约情况的发生,双方能够互相沟通从而达成 谅解,确保今后继续合作 自我履约的机制的关键是利益关系因素
• 契约的签订必须依据双方的意志一致同意 而成立,缔约双方必须同时受到契约的约 束。 • 契约自由
缔约自由,即是否与其他人订立契约,由当事人自主 决定。法律保护当事人在不受任何人妨碍和干涉的情况 下决定是否缔约,并且法律保护缔约内容和缔约方式。 契约是正义的。包括机会均等、签约内容的公正合理
7
一般来说,契约是当事人(两人以 上)在地位平等、意念自由的前提下, 各方同时为改进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在 交易过程中确立的一种权利流转关系。
22
契约概述
③激励契约
激励契约是指委托人 采用某种激励机制 以诱使 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的一种条款。
如:计件工资、期权激励等(可见前文契约提供的激励机 制不同一例)
④自我履约协议和第三方履行契约
在自我履约协议中,如果一方违反契约的条款, 另一方的唯一追索权是终止协议。
在第三方履约协议中,如果一方违反契约的条款, 解决争端的程序实施前由各方商定的第三方予以调 解或裁决。(可以使私人或公共机构)
26
契约概述
自我履行适用条件:
环境的稳定是合作双方都能感觉可控 交易是通过市场进行
完全契约(或者说古典契约)
交易比较频繁且交易特点双方都熟悉
资产专用性程度不高(通用性高)
更换合作者很昂贵
27
契约概述
②契约执行的第三方监督
当自我履约机制失效时,契约的履行就依赖于第三方 (当交易环境不确定时,交易包含很高的专用资产时, 或者合同标的物价值很高时……) 如:购买住房、购买大型家电、国际贸易大额合同
新古典理论认为,市场交易中产品市场的加总价格 能够与要素市场的加总价格相配合,且对产品支付出的 价格等于要素所得收入。均衡是否具有唯一解?是否稳 定?若脱离了均衡点,是否有一种自动的力量让他回到 均衡状态?——瓦尔拉斯的卖者喊价模型、埃奇沃斯的 重订契约模型、阿罗——德布鲁模型
一、新古典契约模型
二、古典契约理论的经济学背景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约翰〃穆勒的著作中,都有关于 契约的论述。古典契约理论深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
31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
古典契约理论——契约完全自由(近似于古典经济 学完全竞争的假设)
• 古典契约中,理想的情况下达成契约的当事人只有 两方,交易双方关系简单,达成协议的当事人以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除了追求个人自身的利 益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 全部的契约行为、契约活动,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的, 都归结于或转化为当前的事情处理。交易在瞬时完成。 33
四、古典契约理论的局限性
古典契约的局限性与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相关
忽视了外部性问题;(忽视契约对第三方造成的后果) 忽视了垄断问题(忽视了政府或法律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强调当事人双方自由选择和平等地位;(不现实) 强调契约的个别性;而这并不是普遍现象,长期契约关系 (关系契约等)越来越受关注
第三方监督的介入方式: 以私人秩序的方式介入 • 如:消费者协会、仲裁委员会
以公共秩序方式介入
• 如:司法机构
28
契约概述
③一体化手段
当不确定性的水平和所包含的资产专用性的程度 很高时
案例:汽车与零部件供应商的交易合同,被整合 成汽车公司控股零部件供应商的垂直一体化公司
现金
汽车公司 汽车公司
零部件厂商
①契约是一个或一组承诺,法律对契约的不履 行给予补偿,或者在一定意义上承认履约的义 务(美国)(最为经典) ②契约是由双方意见一致而产生相互间法律关 系的一种约定(罗马法)
6
契约概述
③契约是 一种合意 ,依此合意,一人或数 人对于其他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 为的债务(法国民法典) • 合意是指双方当事人意见一致的状态。
(一)瓦尔拉斯的卖者喊价模型
西方经济学创作出“思想试验”的故事,说: 有一位“瓦尔拉斯拍卖人”,喊出商品的价格; 众多“买者”和“卖者”,各自向他报出买量或 卖量;他看买的多、卖的少,就提高价格再喊, 于是买量减少、卖量增加,人们再向他报出新的 买量或卖量;要是卖的多、买的少,他就降价再 喊,于是卖量减少、买量增加,人们又向他报出 新的买量或卖量;经过几轮,在某个价位上,买 量和卖量相等,达到了均衡。市场上每种商品都 达到供需量均衡,就是“一般均衡”。
19
契约概述
(一)契约的分类
①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契约和不完全契约
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 件,并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分担这些事项,当产生争议时,第三方
按照契约约定强制执行。
不完全契约是指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 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观察或证实一切,造成契约的 条款不可能是完全的。(又称为“完整的不完全条约”,契约当事 人都知道契约的条款是不完全的,同时也知道需要协调不同的激励 约束机制来填补契约中的缺口,纠正扭曲的契约条款和更有效地适 应以外的干扰。)
契约的原则及功能
契约的分类及契约的履行
4
一、什么是契约?
Contract(合同、契约、协约) 1.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 契约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之间达成 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 契约是一种产权界定方式 ,它是市场交易 的前提。 (契约:交易的侍女)
5
2.法学意义上的契约
契约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 设定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 的协议《牛津法律大词典》
科斯理论等是对古典契约理论局限性的弥补
34
课程框架
学习目的和要求
契约概述
古典契约理论
新古典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
第三节 新古典契约理论
新古典契约理论的发展来源于边际革命的兴起(新古 典经济学的诞生)(19世纪70年代)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主 体的最优选择。(即最大化各自利益)
方自觉遵守合作协议并相互信任。默认契约的存
在有效地降低了契约双方交易时的不确定性,抑
制了机会主义。 (如:年轻人婚礼“份子钱”打 白条)
10
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实际上 是将所有的市场交易都看作是一种契 约关系,并以此为分析基础。
二、契约的产生及重要性
1.起源
契约是随着人类社会中交易行为的产生而 出现的。
在美国法学院,没有任何一个法律领域能够避开经 济分析,而且今天也没有任何一位法学教授在没有受到 经济学训练的情况下就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13
三、契约的原则及功能
(一)契约的原则
社会性原则(契约以平等、自由、理性的当事人 为前提的,否则契约关系不成立)
平等性原则(契约当事人的交易活动地位对等) 自由原则(契约是由当事人不受干涉和胁迫地自 由选择的结果)
如:从菜市场买菜
23
契约概述
⑤关系性契约约
关系性契约是一种长期性的契约安排,在这种安排 中,过去、现在和可预见将来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契 约各方之间非常重要。 这是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非约束性的
目的是为了长期目标(共同发财、进展顺利等)合
作顺利 如: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
24
(二)契约的履行
契约的自我履行
19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人类的进步史乃是 一部从基于身份的义务获得解放,而代之以基于契 约或自由协议的义务的历史。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均可以通过契约设计 来实现。
17
四、契约的分类及履行
现实中的契约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的或文字 的,明示的或默许的,双方的或多方的,组织的或外 部的,行业的或部门的等,这是由交易的特点决定的。 影响契约特点的因素: 契约持续时间不同(持续时间长,风险相对大) 契约涉及的变量不同(价格、质量、数量、惩罚措施 等)
• 古典契约是一种标准化的契约,其条款全面、明确、 有约束力,完成后不考虑今后的修正或调整。
• 在履行契约时,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交易者的信誉, 32 契约得以自动履行。
三、古典契约理论的特征
①契约的完全自由选择性 • 签订契约是当事人在不受外部力量的控制、干预(包 括政府和立法机构)的情况下自由选择的结果。 • 这与完全竞争的市场交易自由相符合 ②契约是个别的、不连续的。 • 个别性是指交易者之间除了单纯的物品交易之外不存 在任何其他关系,而且所签订的契约把交易者的事前 事后的其他事情分开 ③契约的即时性
契约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研究契约的重要性
①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契约科学”(替代选择 科学) ②契约成为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③对于企业来说,契约关系是重要的战略问题, 关系企业的经营成败(企业本身就是契约的联结)
④深化对契约和履约含义的理解,有利于企业立 法(例如:串谋、隧道行为;反垄断法中的并购、 以及排他性交易、产品搭售、捆绑销售等) ⑤有利于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