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管理程序文件

计量管理程序文件

XXXXXXXX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XXXX/XXX—2018程序文件版本: 01受控状态:受控编号:XXXX/XXX—2018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颁布年月日实施文件名称目录文件编号XXXX/XXX—2018目录1. XXXX/JLB01—2018 计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与管理2. XXXX/JLB02—2018 计量保证体系审核程序3. XXXX/JLB03—2018 计量保证体系评审程序4. XXXX/JLB04—2018 法定计量单位的管理程序保证5. XXXX/JLB05—2018 计量设备的配备管理程序6. XXXX/JLB06—2018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7. XXXX/JLB07—2018 计量设备的储存与管理程序8. XXXX/JLB08—2018 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管理程序9. XXXX/JLB09—2018 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程序10. XXXX/JLB10—2018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程序11. XXXX/JLB11—2018 计量设备的标识管理程序12. XXXX/JLB12—2018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程序13. XXXX/JLB13—2018 计量记录管理程序14. XXXX/JLB14—2018 环境管理程序15. XXXX/JLB15—2018 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与监督的管理程序文件名称计量保证文件的编制与管理文件编号XXXX/JLB01—20181 概述计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与管理均应与企业接口相容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计量文件的编制和管理3 引用文件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4 工作程序4.1 计量文件应包括计量手册,计量管理程序和计量技术文件三个部分,其内容的描述应符合“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所规定的要求及与实际状态相符合的计量技术文件,在编制文件时,其受控号均应是唯一的,其编制方法见WF/JLA01—2007计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4.1.1计量技术文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记录已包含计量技术文件,不再重复编制4.2 计量文件的管理4.2.1 计量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按《计量手册》中规定执行;4.2.2 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放;4.2.2.1 发放前应在文件的封面控制状态栏目加盖红色“受控”章,在发放代码栏目按照阿拉伯数字顺序用二位数表示从01开始;4.2.2.2 发放时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领用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记录》上签名领用;4.2.2.3 领用人所领用的文件其发放号码应统一,不得交叉错号;4.2.2.4 文件若遗失,损坏等原因需补发,应用《文件回收记录》申诉原因/理由,由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补发时应按本程序 4.2.2.1和4.2.2.2执行,其发放号码不再重复使用,原发放的文件宣布作废,发放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记录》上注明以作废。

4.2.3 文件应用活页,利于更改或换页4.2.4 文件的发放范围4.2.4.1 “控制文件”发放对象,厂长,副厂长、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计量管理员以及厂长批准的发放人员;4.2.4.2 “非控制文件”对上级部门,重要顾客和第三方确认机构4.2.5 计量文件的更改与换版4.2.5.1 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与计量直接有关的人员应对其符合性和适用文件编号:XXXX/JLB01—2018 共2页第2页性作出评价和认可,若与过程不符合或不适用,应用《文件更改审批记录》提出更改意见;4.2.5.2 《文件更改审批记录》报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必须更改时应将《文件更改审批记录》向品控部传递,经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更改。

4.2.5.3 文件更改后,品控部及时将更改内容发放到4.2.4.1中要求的人员手中,并进行记录;4.2.5.4 对在计量内审和评审过程中发现/或发生的不符合根据审核和评审结论意见进行更改;4.2.5.5 计量体系有较大变动或国家计量管理标准有重大变化时,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更改或改版;4.2.5.6 计量文件的改版按新的要求进行。

4.3 在《计量组织机构和职责》中,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即为部门职责,在程序文件中不再另行编制部门职责。

5. 涉及本程序的主要计量记录:5.1 XXXX/JLD01—2018 文件发放登记记录5.2 XXXX/JLD02—2018 文件更改审批记录5.3 XXXX/JLD03—2018 文件回收记录计量管理程序文件文件名称计量保证体系审核程序文件编号XXXX/JLB02—2018 1 概述根据《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及本企业《计量手册》的要求,应按标准建立的计量确认体系进行审核符合性和适合性,对涉及各部门计量活动能否满足“规范”和计量手册要求进行审核,以达到计量管理体持续有效的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计量确认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3 引用文件3.1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3.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 工作程序4.1 品控部经理于每年1月编制年度计量体系审核计划,经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列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内,并下发到各有关职能部门。

4.2计量体系审核与企业内部质量审核可以同时进行,必要时需增加审核频次;4.3 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内部审核采用集中式审核。

4.4 审核准备4.4.1 组织审核组,并由计量管理者代表授权有资格的人员任审核组组长;4.4.2 审核组长/或指定审核员准备审核文件和记录,其要求:4.4.2.1 以文件形式提前一周下发到被审核部门;4.4.2.2 在《计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上,规定好审核时间,区域和审核内容等包含《内部审核报告》;《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记录》;4.5 审核计划的内容4.5.1 被审核部门名称,审核目的,范围;4.5.2 审核依据;4.5.3 审核人员,日期,时间安排;4.5.4 被审核部门陪审人员;4.6 审核方法a) 看:查阅文件和现场;b) 问:文件贯彻实施情况;c) 查:文件与实际状况是否符合;d) 议:对审核结果进行评议,并给予结论,对不符合项下达整改纠正意见;4.7 审核实施4.7.1 审核的项目按照审核计划执行;4.7.2 审核员按4.6要求进行审核,并记录;文件编号:XXXX/JLB02—2018 共2页第2页4.7.3 看:计量文件在体系运行中,程序文件,计量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等是否符合管理制度要求;4.7.4 问:计量人员对计量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情况,人员配备是否充分,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本岗位的职责等;4.7.5 查:人员资格,生产现场工艺检测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按文件要求执行,计量器具配备情况,重点在安全检测方面和产品性能检测方面等;4.7.6 议:对审核后的记录,审核组进行评价和得出结论,肯定成绩,提出不符合项目,并限期纠正。

4.8 审核汇总会议4.8.1 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汇总会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所有审核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扩大人员范围;4.8.2 宣布本次审核情况,说明不符合项数量和严重程度报告各部门的分布情况,对如何改进提出建议性报告;4.8.3发生不符合项的部门负责人认可,并在《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记录》上签字;4.8.4 宣布本次审核结论意见和要求;4.9审核报告4.9.1 审核报告内容;4.9.1.1 审核目的和范围;4.9.1.2 审核员、审核日期、被审部门、陪同人、审核过程和内容的描述:4.9.1.3 审核依据;4.9.1.4审核项目中不合格项情况;4.9.1.5 纠正措施;4.9.1.6 审核结论;4.10 审核组负责对4.8.3要求,进行跟踪检查实施效果和进度,并记录验证结果4.11 审核组长/或指定内审员对本次审核过程中形成的计量记录收集管理、汇总、归档;5 执行本程序时涉及的主要计量记录5.1 XXXX/JLD04—2018 计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5.2 XXXX/JLD05—2018 内部审核报告5.3 XXXX/JLD06—2018 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记录计量管理程序文件文件名称计量保证体系评审程序文件编号XXXX/JLB03—20181 概述为实现企业的计量方针和计量目标、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本企业计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使计量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计量体系管理评审。

3 引用文件3.1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3.2 计量体系审核和评审4 工作程序4.1 品控部经理于每年1月编制年度计量体系评审计划,经批准后列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内;4.2 企业的体系评审与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可以同时进行,每年评审一次,必要时,需增加评审频次;4.3 评审时间一般安排在四季度进行;4.4 按年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品控部经理编写《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报计量管理者代表审核,经主管厂长批准后实施;4.5 评审的形式:会议形式;4.6 评审参加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或计量员、内审员、厂长/或计量管理者代表指定的人员4.7 评审准备4.7.1 参加评审人员需准备的资料;4.7.1.1 计量文件:计量手册、计量管理程序和计量技术文件(部门使用的汇总或总结报告)以及上次计量审核资料;4.7.1.2 外部反馈的有关计量信息,包括法律、法规、上级计量/技术监督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以及顾客方面的要求等;4.7.2 评审会议的时间应提前一周发出通知,参加评审会议人员应提前做好生产工作和资料的安排准备工作;4.8 管理评审内容4.8.1 组织机构:计量管理职能的权限落实情况,人员、环境和计量设备等适应性和充分性;4.8.2 计量体系要素的实施情况;4.8.3 计量体系审核报告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4.8.4 针对4.7.1.2要求,对计量体系文件是否需要进行更改;4.8.5 对重要计量信息的反馈和处理情况;文件编号:XXXX/JLB03—2018 共2页第2页4.8.6 评价计量体系的运行业绩是否符合计量方针和计量目标;4.9 管理评审的实施4.9.1 评审会议按《计量体系管理评审计划》实施;4.9.2 会议由计量管理者代表指定一人做会议记录;4.9.3 管理评审会议由计量管理者代表主持;4.9.4 品管部经理向与会人员作一年来计量体系运行的业绩和缺陷的报告;4.9.5 评审“总结报告”并安排好负责人和记录人员;4.9.6 集中汇报评审意见,计量管理者代表汇总、分类后在会议上向评审人员通报;4.9.7 评审人员对计量管理者代表的报告和通报的情况,并与4.8条相联系,为最后管理评审结论的确认做好准备;4.9.8 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发出《管理评审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记录》,并由发生部门负责人签名认可;4.9.9 评审结论;按4.8规定的评审内容、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在评审意见栏,填上评审结论意见,由计量管理者代表组逐项宣读举手通过,最后各评审人员签名认可;4.9.10 厂长对计量确认体系运行过程中取得的业绩予以肯定,对发生不符合项的提出纠正措施表态意见;4.9.11 品管部经理/或委派内审员对不符合的修正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4.9.12 在确定最后纠正措施完成之日后十日内编制好《管理评审报告》,并分发到各部门;4.9.13 本次计量管理评审的记录由品管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