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

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

鑫田集团有限公司XT/JLCX-2005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A/0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放号:发布日期:2005年7月1日实施日期:2005年7月8日程序文件目录1.目的对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计量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确保计量文件和资料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与测量有关的部门及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有效版本文件。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以及适用的外来文件,也适应于硬拷贝、电子媒体形式的文件和资料。

3.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发放、收回、归档及作废文件处理和更改文件的控制。

品管部负责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编写和修改;负责相关计量资料和档案的归档。

4.工作程序4.1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发放、收回、更换、作废以及文件资料的管理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4.2计量检测体系文件包括:4.2.1 典型的计量检测体系文件:a.计量检测体系手册,质量目标文件b.管理性程序文件c.技术性操作文件及有关的记录4.2.2 有关的技术文件a.有测量要求的设计、工艺文件b.产品检验规程、规范及检验卡等4.2.3 外来文件a.国家计量法律法规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和校准规范c.测量设备制造商说明书或操作手册d.有测量要求的外部顾客提供的文件4.3 文件的编号4.3.1计量检测体系手册编号文件颁布年号计量检测体系手册公司代号4.3.2程序文件编号顺序号对应JJF1112-2003标准条款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公司代号4.3.3 三层技术、作业文件编号参照QMS 关于文件的编号规定。

4.4文件版号及修改状态号按QEMS 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4.5外来文件由人力资源部识别、收集,确认为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方可使用。

测量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由人力资源部确认,确保有效性,防止误用过时失效的文件。

5.相关文件QEMS 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Q/XT 201-20046.相关记录执行QEMS 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相关记录:《文件和资料发放审批表》《文件和资料发放登记表》《文件和资料更改通知单》《受控文件清单》《外来文件、资料清单》《文件和资料归档记录》《计量资料档案销毁申请单》1.目的明确计量检测体系运行相关记录、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测量过程有关原始记录、检定证书、测量数据的记载、保管方法,确保各种记录内容的完整、正确、准确,确保计量检测体系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符合确认规范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

3.职责3.1人力资源部负责规定计量检测体系有关所有记录的管理要求。

3.2品管部负责管理保存计量确认的记录、证书,测量设备档案及测量设备的有关记录、有关测量设备的日常检查记录。

3.3品管部负责收集、保存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的记录。

3.4供应部负责收集、保存物料、能源消耗计量检测、原材料、外购外外协件检测的记录。

3.5生产科负责收集、保存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相关记录。

4.工作程序4.1 计量检测体系相关记录包括:4.1.1计量检测体系运行记录包括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和顾客满意度收集和分析记录。

该类记录可和QEMS 体系共用一套表格。

4.1.2测量设备与计量确认记录测量设备档案及测量设备的有关记录,如台帐、周检计划、采购、验收、报废等流转记录。

测量设备台账,应包括设备制造商、设备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外部标识内容。

计量确认记录——测量设备的允许误差或允许测量不确定度、量程、稳定性、分辨率或灵敏度等测量设备计量性能的记录。

确认结果、确认间隔、使用要求等。

4.1.3测量过程记录测量设备校准或检定的原始记录、证书报告;理化分析人员利用测量设备进行试验分析的记录;产品检验人员利用测量设备进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记录;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计量记录、能源消耗计量检测的记录;安全、环境监测记录;成本核算等经营管理计量检测记录。

4.2 所有计量确认及测量过程记录都必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3记录表格的设计4.3.1管理体系运行记录暨通用性记录可和QMS体系共用一套表格,执行QMS体系《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

4.3.2各类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管理记录由品管部进行设计。

4.3.2检定记录表格由品管部按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内容设计。

4.3.3检验试验记录按照QMS体系要求执行。

4.3.4其他测量过程所需记录由使用部门设计,部门负责人确认后报品管部备案后使用。

4.3.5记录表格的设计要内容齐全,操作性强。

4.4记录的保管4.4.1计量确认的记录、证书,测量设备档案及测量设备的有关记录由品管部负责收集、管理和保存,避免损坏、变质或丢失。

有关测量设备的日常检查记录,由各部门检查后由品管部的统一管理保存。

避免损坏、变质或丢失。

4.4.2收集的记录应分类装订成册,然后按规定期限进行编目、归档保存。

4.4.3与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有关的记录由品管部负责收集、保存。

4.4.4物料能源消耗计量检测的记录由供应部负责收集、保存。

4.4.5经营管理计量检测的记录由供应部收集、保存。

4.4.6安全防护及环境监测记录由生产科负责收集、保存。

4.5记录的保存期限4.5.1有关计量标准器、大型精密测量设备的记录应长期保存,直至该设备报废后方可处理。

4.5.2 计量确认记录保存期限取决于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计量管理的需要。

计量确认记录的保存期限由品管部确定,在记录清单中予以明确。

4.5.3其他记录的保存期限,按照QMS要求执行。

4.6 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按照QMS《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QMS体系《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Q/XT 202-20046.相关记录执行QEMS体系《质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相关记录:《质量记录清单》1.目的识别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人员的能力,通过对计量人员有计划的培训,确保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人员有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保证有关人员满足计量检测体系所规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确保计量检测体系运行有效。

2.范围适用于公司计量人员(包括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设计工艺、生产、质量检验等部门人员)的能力识别及教育培训和考核。

3.职责计量管理者代表负责配备满足要求的专兼职计量人员。

品管部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各类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规定,做好计量人员的培训。

4.工作程序4.1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人员可包括:a)最高管理层主管计量的负责人;b)人力资源部经理;c)品管部经理d)计量确认人e)验员、试验员、产品质量检验员f)测量设备调试、维修人员g)测量设备保管人员h)计量管理员(兼职计量员)i)各部门测量设备使用人员。

4.2人员职责品管部配合计量管理者代表对各类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规定。

a)专职计量人员负责公司范围使用的测量设备的管理。

b)兼职计量员负责部门/车间使用的测量设备的管理,协助品管部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

c)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设计、生产、质量检验等部门测量人员负责实施具体的测量\检验工作。

4.3应确保计量检测体系相关人员具备能力,以完成分配的工作。

4.3.1计量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并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合格。

4.3.2从事检定(校准)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政府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检定员证》。

检定人员经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后方可对测量设备进行简单的修理和调试。

4.3.3无检定规程的测量设备,采取自校的办法。

从事自校的人员应是持证的检定人员。

4.3.4各部门兼职计量员由各部门、车间的负责人担任,并应经过相关的计量管理知识内部培训合格。

4.3.5 A类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关键/特殊工序测量人员、计量确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并取得人力资源部核发的《上岗证》。

4.3.6计量检测体系审核人员须经过相关内容的培训,持有内部审核人员证。

4.3人力资源部编制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培训计划规定培训需求、培训项目、培训师资和培训时间与经费等内容。

培训计划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纳入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4.4人员培训具体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并做好实施记录、和培训后的考核。

具体参照执行QMS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4.5 计量人员培训要求4.5.1 测量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包括:a)专业技术知识,测量设备操作技能;b)与岗位有关的计量管理要求。

4.5.2 A类测量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包括:a)与岗位有关计量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b)计量测量原理、作业程序、岗位职责;4.5.3 专兼职计量员的培训包括:a)JXT 1112-2003、《计量法》、计量管理及专业技术知识;b)计量检测体系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c)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d)岗位职责。

4.5.4 计量确定人员a)测量数据的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b)计量及测量设备管理知识。

4.5.5 计量检测体系内审员a)熟悉JJF 1112-2003、及《计量法》等计量法律法规要求;b)熟悉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和体系文件;c)熟悉审核程序和审核技巧。

4.6 培训效果评价及岗位资格认可4.6.1 品管部配合人力资源部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实施计量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能力确认。

培训效果评价方式可以是考试、考核、实际操作或工作业绩的评价。

4.6.2 A类测量设备操作人员,专兼职计量员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6.3 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参加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培训,取得相关检定员证。

4.6.4 内审员应取得专业部门颁发的内审员资格证书。

4.7 所有外培人员的培训合格证书、考试成绩均由人力资源部保存原件。

4.8品管部应保存计量确认人员、校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培训合格证或考试证书的复印件,编制计量人员清单,作为人员资格确认和管理的依据。

4.9培训的实施和管理参照QMS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QMS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Q/XT 207-20046.相关记录执行QMS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相关记录:《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员工培训档案》《特殊岗位人员一览表(计量人员清单)》1.目的为了避免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错用或误用,防止测量设备的非预期使用而造成产品和过程失控,确保测量设备的确认标识能正确地反映其功能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和生产现场安装或使用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设备专用的测量软件的计量确认标识管理。

3.职责3.1 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标识选用、发放、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3.2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在用测量设备标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在用标识的完整和清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