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古文习题7

医古文习题7

填空题
1.《大医精诚》一文所说的“精”是指,“诚”是指。

2.“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中的“蒂芥”意谓,喻。

3.“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的“向隅”即的省略,文中谓。

4.“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中的“阳”
义为,“阴”义为。

5.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中作者抨击的重点是,认为他们如鲧湮洪水,不知。

6.作者自述“著此汗吐下三法之诠”,是用来,希望。

7.张从正认为:“谷肉果菜之属”,好比是,而“汗下吐之属”,则好比。

8.作者认为,“《内经》多论针而少论药“的原因是。

9.“孙思邈医如康成注书”中的“康成”指东汉经学家,
“钱仲阳医如李靖用兵”中的“李靖”则是代军事家。

10.“刘河间医如橐驼种树,所在全活,但假冰雪以为春,利于松柏而不利于蒲柳”句中,“冰雪”比喻,“春”比喻,
“松柏”比喻,“蒲柳”比喻。

“张公度医专法仲景,如简斋赋诗,并有少陵气韵”句中,“简斋”指南宋诗人,11.
“少陵”则指唐代著名诗人。

12.“因属其高第弟子贾君思诚留以护治之”中的“属”是
的古字,义为。

13.“宜收视返听于太虚之庭”中的“收视返听”谓,“太虚之庭”指。

14.“宁士不鲁邹,客不公侯”中的“鲁邹”指,“客”义为。

15.“士俗不可医”出自北宋文学家的《竹》诗,上句则是。

16.作者认为,藉竹“以医吾之俗”,久之,其体可,其意可,其心可。

17.在“是竹也,不苦口,不瞑眩,不湔浣肠胃,不漱涤五脏”(24)中,为同义复词的是、。

18.“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中的“造化”指,“枢纽”喻。

19“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固无庸以赞助为也”中的“显仁藏用”语本,“为”则是词。

20.“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济生之心法”中的“鼻祖”义为,“济生之心法”谓。

21.《病家两要说》一文中提出的两要,一是,二是。

22.“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的“格致”是的省略,义为。

23.“守中者无言,怀玉者不衒”中的“守中”义为,“怀玉”喻。

24.“惟是伯牙常有也,而钟期不常有”(26)比喻;“夷吾常有也,而鲍叔不常有”比喻。

25.《不失人情论》一文中所指的人情有、、
三类。

26.“阳藏者宜凉,阴藏者宜热”中“阳藏”、“阴藏”分别指、。

27.“性好吉者危言见非”与“或危言相恐”两句中,第一个“危言”意思是,第二个“危言”意思是。

28.“多歧亡羊,终成画饼”句中“多歧亡羊”喻,“画饼”喻。

29.“春、夏、秋、冬孟月之脉,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其文意可理解为。

30.“俟二分二至以后,始转而从本令之王气”中的“二分”、“二至”分别指、。

31.“试观草木菁英可掬”中的“掬”义本为,句中谓。

32.“而躁气先伤上焦华盖”中的“华盖”本指,此指。

“命门”指。

“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句中“丹田指,
33.
34.《元气存亡论》论及元气的重要性时认为:(元气)无火能,无水而能。

35.“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中的“背城而一决”语本,意思是。

36.“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句中“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用以说明“悁悁而悲”的。

37.“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中的“大父”指,“不禄”为的委婉语。

38.“甘舍神奇以就臭腐”中的“神奇”指,“臭腐”指。

39.“越汉季,有南阳”中的“南阳”指,“诊脉法,濒湖昂”中的“濒湖”指。

40.《医学源流》提及唐代的医著是与。

41.“大作者,推钱塘”中的“钱塘”是指钱塘人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