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PPT课件
赣 考 探 究
类型一 例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 2014·江西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 而产生的,
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 电磁波 传回地球的。
点评 解题时,注意隐含条件:太空授课。由于真空不能传
声,只能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磁波进行传递。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孔,底部削成漏斗状,最早的听诊器就这样产生了(如图1-4所示)。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转换法在声现象中的应用 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形象、 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或现象放大法)。如图1 -5所示,通过观察微小物体是否被弹起及被弹起幅度的大小, 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声减弱有三个途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
类型四
声的利用
例.图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 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 响度 ,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信息 。 是声音的________
例8
法国医生雷奈克正为病人看病而犯愁的时候,他看到窗外
①俗称音量的“大”“小” ; ②“震耳欲聋”“引吭高歌 ”“声音洪亮”均指响度大
日常 描述
相关 说明
频率 赫兹(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 ) ①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 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 20 Hz 的次声波,高于________ 20000 Hz 率有一定的范围, 低于________ 的超声波,人耳都不能 听见; ②音调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 响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物理学 角度 无规则 发声体做__________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定义 环境保护角度 来源
休息 学习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 、________ 和 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 ________ 扰的声音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例4
2014·新疆利用电位器调节耳机音量,它的作 ( B )
用是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类型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例5 2014·江西检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广场音乐遍及全国。如图1-2所示是一位爱好者在广场打鼓 振动 的情景。敲鼓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鼓面的________ 。对于广场 附近正在家里看电视的居民而言,有节奏的鼓声属于 噪声 ________(
第1课时┃ 声现象
例6 201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
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铃声调成振动,目的 ________
是在________ 声源处 减弱噪声。
点评 对于弦乐器,琴弦的长短、粗细均能改变其音调。噪
①空气传导:声音通过鼓膜、听小骨等传到听觉神经; ②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 、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 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3
声音 的特性 概念 决定 因素
声音的特性
等级划分
分贝 dB 人们以________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________ 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 50 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 dB;为了保 70 90 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 dB;长期生活在________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音调 高低 声音的____ 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________ 。频率越高, 高 音调越________ ①俗称声音 的“粗”“细”; ②同一音阶中的1、2 、3、4、5、6、7音调 逐个升高 响度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等 “闻其声知其人”“ 区分乐器”都是利用音 色这一特性
强弱 声音的_____ 振幅 ,振幅越 ①发声体的______ 大 大,响度越________ ; 远近 ②距发声体的________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声源
传播
人耳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5
声的利用
信息 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 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 能量 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传播
形式
回声
声速
影响 因素
赣考解读
第1课时┃ 声现象
[点拨]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 间比原声晚 0.1 s 以上。 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超过 17 m 时, 人才能听见回声, 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2)回声测距:如测海深或障碍物距发声体有多远,测量 原理:s=v 声 t(其中 t 为往返时间的一半)。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点评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高的声音人耳感觉比 较尖细,而音调低的声音人耳感觉比较低沉;响度是指人耳 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音量;音色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注意同一发声体在不同情况下,所发出 的声音往往是音调不同,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往往是音色 不同。
2012
2013
2014
单选
填空
3分
1分
易
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乐音的特性
声音的产生
预测2015
一般在填空与选择题中出现,分值约为1至3分,一般以结合生活实际 或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声现象为载体进行考查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产生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源
发声 正在________ 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第1课时 声现象
第1课时┃ 声现象
赣 考 解 读
48.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江西中考 考试说明 对应考点
49.了解乐音的特性
50.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51.知道防治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年份 题型 单选 分值 3分 难易程度 易 考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近三年江 西省中考 考查情况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2
人耳 构造 听声 条件 感知 途径 双耳 效应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构成
声波 ①有________ 到达人耳; ②人的听觉系统不出故障; ③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的分贝数; 20~20000 Hz 人的听觉范围) ④声音的频率在____________(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拓展] 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 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 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音调低;短而细的弦 振动较快,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松弛的弦音调低。弦 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 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的空气柱 振动较快,音调高。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
例3 2013·江西模拟如图 1- 1所示是钢琴家李云迪的演奏场 振动 景,当他的指尖滑过琴键,利用物体 ________ 能产生声音,从 音色 而流淌出美妙的音乐;观众们闭着眼睛也能通过________( 选填 “音调”或“音色”)分辨出这是钢琴独奏的声音。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 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 ________ ,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原因
条件
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 真空 播声音,________ 不能传声
波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称为 声波 ________ 反射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被________ 回来,形成回声 种类 温度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_ 及________ 有关。①声音在 气体 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________ 传声最慢 固体 ,________ 传声最快;②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________
有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当一头的小朋友拍打跷跷板,这拍打声却能
传到另一头,这使他得到了很大启发,他就用了根木棒,中间钻了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 “具有能量”或“传 传递信息 递信息”)的原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听诊器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这样可以提高声音到达人耳的________( 选填“音调”或“响度”)。 响度
例2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的,小明想利用它
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
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 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C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