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最新〖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0最新〖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目录一、教材分析 (3)(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3)(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3)二、学情探究 (4)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4)(一)识字与写字 (4)(二)阅读 (4)(三)习作 (5)(四)口语交际 (5)四、单元导读分析 (5)五、教学措施 (6)六、培优补差 (7)七、教学进度 (8)第一单元 (9)1北京的春天 (9)2腊八粥 (15)3古诗三首 (21)4藏戏 (30)语文园地一 (33)第一单元习作 (36)家乡的风格 (36)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

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二、学情探究学生通过中、高年级阶段的训练,继续接受识字、词、句的学习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积累及运用词句的能力。

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标教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 个字。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学会围绕中心写文章,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 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四、单元导读分析第一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第三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X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故事三首》《+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第五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X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趣呐》>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

五、教学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识字写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里,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汉字,加强对学生钢笔字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教学方面: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指导学生精心阅读,领会方法,并向课外扩展延伸。

4、口语交际教学:要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训练和日常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习作教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六、培优补差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辅导。

2、采用一优生带-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七、教学进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天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重点)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重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

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

(重点关注“京味儿”语言。

)五、课堂小结。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