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品整理..

纺织品整理..

功能的加工过程。也时常称为后整理。
二、整理的目的
(1)使纺织品幅宽整齐均一,尺寸和形态稳定;防皱和热定型等 (2)增进纺织品外观;如提高色泽、白度,增强或减弱织物表面绒 毛等。 (3)改善纺织品手感;柔软、滑爽、轻薄等等 (4)提高纺织品耐用性能; 防蛀、防霉整理等 (5)赋予纺织品特殊性能; 阻燃、抗菌、防紫外线等
6.2.1 定型整理
• 定形整理包括定幅(拉幅)及机械预缩两种整理,用以消除织 物在前各道工序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使织物内纤维能处于 较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从而减少织物的变形因素。织物中 积存的应变就是造成织物缩水、折皱和手感粗糙的主要原因。
6.2.1.1 定幅整理
(一)定幅整理的目的:克服经向伸长、纬向收缩等缺点, 使织物具有整齐划一、形态稳定的门幅。 (二)定幅整理的原理: 利用棉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将织物门 幅缓缓地拉到规定的尺寸,逐渐烘干,并调整经纬纱在织 物中的状态,从而使织物幅宽达到规定尺寸和均匀一致, 并使尺寸、形态稳定,纬斜等疵病得到纠正。 其他天然纤维织物也能通过类似的作用达到定幅的目的。
6.1.3 整理的方法 按整理的加工工艺分类: 1、物理机械整理;2、化学整理;3、物理化学 联合整理 按被加工织物纤维的种类分类: 1、棉织物;2、毛织物;3、丝织物;4、合成纤 维织物等 按整理要求或用途分类: 1、一般整理;2、特种整理等
1、物理机械法: 利用水分、热量、压力、拉力等物理机械作 用达到整理的目的。如拉幅、轧光、起毛、磨 毛、蒸呢、热定形、机械预缩等。
第六章 纺织品整理
6.1 整理概述
6.1.1 整理的概念和目的
一、整理的概念和目的 1、广义:纺织品从离开织机后到成品前所进行 的全部加工过程均属整理范畴。 2、染整工程中整理:指漂、染、印加工过程以 外,纺织品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结 合机械的作用,改善纺织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提 高服用性能或其他性能,或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
(三)定幅设备及定幅工艺 定幅机种类及其组成: 种类:布夹拉幅机、针板拉幅机 组成:给湿、拉幅和烘干三部分 棉织物一般采用布夹拉幅机进行定幅加工
热风布夹拉幅机定幅
6.2.1.2 机械预缩整理
(一)织物缩水及缩水率的概念 1、织物缩水:棉织物在织造和染整加工之后,形状往往处 于不稳定状态,具有潜在收缩性。织物在松弛状态下落水或 洗涤以后,会发生收缩变形,这种现象称为缩水。 2、缩水率:织物按规定的洗涤方法洗涤前后经向或纬向 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称为该织物的经向 或纬向缩水率。
2、织物缩水的主要原因在于纤维吸湿后呈现各 向异性溶胀,引起织缩增大。 织缩的概念:织物中纱线长度与织物长度之差 对织物长度的百分比。(引起织缩原因)
织缩增大而引起织物缩水的原因分析:
纱线在构成织物组织时的屈 曲起伏是产生织缩的原因。 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越多、 屈曲波越大,织物的织缩就 越大。 当织物润湿时,纤维发生各 向异性溶胀,直径的增加程 度远大于长度的增加。
织物润湿后,纤维溶胀,纱线直径增大很多。若纬 纱之间仍要保持润湿前的距离,经纱势必要发生一定的 伸长才行。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经纱不可能自动增加长 度,也不可能通过解捻来增加长度,同时经纬纱之间由 于交织阻力,也不能有较大的滑移运动;为了适应纱线 的溶胀变形,只有纬纱间的距离缩小,密度增大,才能 保持经纱绕纬纱所经过的路程基本不变,结果经纱的织 缩增加,宏观上导致了织物经向长度的缩短,这就是缩 水。
二、轧光整理的原理 轧光整理的原理是借助于棉纤维在湿热条件下具有一定的 可塑性,通过机械压力的作用,将织物表面的纱线压扁压平, 竖立的绒毛压伏,从而使织物表面变得平滑光洁,对光线的 漫反射程度降低,进而达到提高织物光泽的目的。
在轧光机上进行。轧光机主要由重叠的软硬辊筒组成,辊筒数目 分2~10根不等,可根据不同整理要求,确定软硬辊筒数量与排 列方式。织物穿绕经过各辊筒间轧点,即可烫压平整而获得光泽。
(三)机械预缩整理方法 防缩处理包括化学和机械两种,其中化学方法是通过封闭亲 水基,降低织物亲水性实现。机械法: 1、机械预缩整理的原理: 通过机械作用使织物经向织缩增加,织物长度缩短,潜在 收缩减小或消除,达到防缩的目的 2、预缩机预缩
6.2.2 光泽和轧纹整理
一、整理的目的 织物经练 漂及印染加工后,纱线弯曲程度增大,起 伏较多。另外,织物表面还附有绒毛,造成表面不光 滑,反射光就以不同角度向各个方向漫射,因此光泽 较暗。织物的光泽整理通常有轧光和电光整理等方法。
6.1.2 整理的分类 按整理效果的耐久程度:暂时、半耐久、耐久整理 1、暂时性整理: 纺织品仅能在较短时间内保整理效果,经水 洗或在使用过程中,整理效果很快降低甚至消 失,如上浆、暂时性轧光或轧花整理等。
2、半耐久性整理: 纺织品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整理效果,即 整理效果能耐较温和及较少次数的洗涤,但经多 次洗涤后,整理效果仍然会消失。 3、耐久性整理 纺织品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整理效果,即整理 效果能耐多次洗涤或较长时间应用而不易消失。 如棉织物的树脂整理、反应性柔软剂的柔软整 理、树脂和轧光或轧纹联合的耐久性轧光、轧纹 整理等,都属于耐久性整理。
(二)织物缩水的原因
1、内应力松弛是织物缩水的原因之一。 纤维或纱线在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经常受到拉 伸作用而伸长,特别是在潮湿状态下更易发生伸长,如 果维持在这种拉伸状态下干燥,则会使伸长状态暂时固 定下来,造成所谓“干燥定形”变形,从而使纤维或纱 线存在内应力。织物再度润湿并在自由状态下干燥时, 由于内应力松弛,纤维或纱线长度发生收缩,造成织物 缩水。
2、化学法: 采用一定方式,在纺织品上施加某些化学物 质,使之和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从而达到 整理的目的。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树脂整理 以及阻燃、拒水、抗菌、抗静电整理等。 3、联合法: 即物理机械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化学整理联合进行,同时 获得两种方法的整理效果。如耐久性轧光整理 耐久性轧纹和电光整理。
6.2 棉织物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