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功能整理
P5
同上+化学 性
体内、外止血 粘胶纤维 斜纹组织 织物
§1-2 抗冻疮整理
冻疮的成因:P13非冻结性损伤,动脉收缩时间过长,血管麻痹, 失去收缩能力而扩张,则导致静脉淤血,毛细 管扩张,渗透性增大,以致血浆渗入组织间隙, 造成红肿引发冻疮 一、整理手段 生理性舒解 纤维上连接某种化学物质
的作用 对皮下动脉产生 消除紧张 纠正不正常运动 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 脂肪酸、糖类
(2)破坏昆虫消化蛋白
消灭 死亡
(二)织物的整理 1、毛织物的防蛀处理
含氯或含氯与氟的磺酸集团的“无色酸性染料型”化合 防蛀剂 物 农药狄氏剂 二氯苯醚菊酯 驱蚊 理论:蚊虫叮咬人体,主要凭借人体 周围CO2浓度较高而跟踪 2、棉麻织物防蚊处理 杀蚊 二氯苯醚菊酯浸轧、浸渍
§1-9 防紫外线整理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的危害 积极作用: 使人体合成丁种维生素、消灭一些菌类和病毒 消极作用: 对人体健康有害—皮肤变黑(癌变)、晒伤、白内障、部分失明 作用机理: 能量强于可见光和红外线,生化物中O—H、C—H、C—C 、
等量,织物重10% 结论 效果验证: 试穿 1、乡村人群 结论 2、城市人群
城市环境比山区乡村好,所 以抗冻疮有效率高而且有效 时间也长 结论 3、已患冻疮人群 不仅能预防,而且能治疗 4、抗冻疮手套
结论
手套效果比袜子更好
§1-3 消痒整理
一、整理手段
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
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 RAI,抗组织胺物质,具有组织胺的乙基胺的结构(作用:与组 连接在纤维上 织胺争夺效应细胞上的H1受体)
透过率75% 透过率14% 透过率10% 透过率0.06%
防紫外线性不好 适中 适中 防紫外线性好 防紫外线最佳
一、整理手段 1、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选用适当的纤维 用紫外线吸收剂 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 选用适当的纤维
2、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
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 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紫外线剂施加到织物上 浸轧法
一、整理手段 1、一般整理方法: 香精+低温粘合剂
乳液或溶液 KG—101
浸轧或喷雾
烘干或晒干
2、微囊香精整理: 在织物整理前需要将香精包囊 包囊目的: 增加香味的持久性 微囊化技术:P74 微囊香精的制造过程:P75~77 二、香味产生的机理 香精的各种组分分子的挥发扩散 三、香料和香精 种类 天然 香料调配即成香精 调配,即调香技术
亲水化整理 目的 舒适整理 易去污整理
目的
抗静电 吸附汗液,加快传湿速度以达到穿着舒适 减少污物沾附,洗涤时产生去污机械力
三、抗静电整理剂种类 非耐久型抗静电整理剂、耐久型抗静电整理剂、导电性合成纤维 1、抗静电剂P—磷酸酯和二乙醇胺缩合物
内部抗静电剂
阴离子型
2、抗静电剂PK—烷基磷酸酯钾盐 3、抗静电剂TM, Temas TM—季铵盐型 阳离子型 4、抗静电剂SN, Catanic SN
形成 替换
酶
产生
癌变
UV—A 400~320nm 近紫外线 UV—B 320~290nm 远紫外线
皮肤变黑(癌变) 晒伤
UV—C 290~200nm 超短紫外线 无不良作用(被臭氧层吸收,不能透过皮肤) 200~10nm 真空紫外线 无不良作用(不能透过皮肤)
(2)光化学作用: 白内障、部分失明 *纺织品与紫外线: 纺织品与紫外线: 纺织品与紫外线 1、服装功能 保暖 使穿着者美观 防护
硫酸镁4%~6% 橡胶粘合剂14%~18% 柔软剂2%~7% 渗透剂1%~5%
3、防X射线整理 4、防微波整理
铅、钡、钼、钨等金属及其化合物与织物粘合 防护 γ 射线的面料也可用于X射线的防护 效果好的 镀银、镍、铜或喷涂涂层 金属喷涂织物
腈纶铜化处理
二、防辐射机理 (吸收或)屏蔽
对红外线
§1-11 香味整理
C—Cl、N—N等化学键,在紫外线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断裂
*紫外线分类及各自作用: 紫外线分类及各自作用: 紫外线分类及各自作用 1、分类:按波长分为三段UV—A、UV—B、UV—C
透过作用
癌变情况:
紫外线
损伤
细胞核
释放
2、作用:
光化学作用
DNA
(1)透过作用:
记号 波长范围 名称 作用
碎片 新DNA 多于 产生黑色素
六、主要参考书 1、《染整工程》第四册 陶乃杰 中国纺织出版社 2、《新型染整》 徐穆卿 中国纺织出版社 3、《新型染整技术》 宋心远 中国纺织出版社 4、《阻燃纤维及织物》 眭伟民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七、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
使织物具有医疗、 第一章 使织物具有医疗、保健 和抵御外侵的功能
医疗:止血 保健:抗冻疮、消痒、抗菌、抗霉腐、抗静电、香味、陶瓷(保健) 抵御外侵:防臭、防昆虫、防紫外线、防辐射 每种整理讲四个主要问题: 每种整理讲四个主要问题 一、整理手段 二、得到某种效果的机理 三、常见织物 四、效果验证
(原始) 防止机械性损伤
防紫外线 (新添)
2、与紫外线透过率有关的服装因素 厚度: 厚 透过率 防紫外线性好 纤维组成 面料:
芳香族氨基酸 防紫外线性好 蛋白质纤维(羊毛、蚕丝) 紫外线吸收性好
纤维素纤维(棉、麻) 紫外线最易透过 防紫外线性不好 苯环结构 涤纶 防紫外线性好
紫外线吸收性好
纤维粗细 线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反射能力强,防紫外线性好 组织规格 组织平坦光滑,反射能力强,防紫外线性好 浅色紧内衣 白色衬衣 色泽:绿色棉布 蓝色牛仔 红色
人造氧化酶 活性中心Fe 3+臭气中硫化氢 氧化分解
工作原理图
Fe 2+
二、防臭机理 积极法 消极法
杜绝臭味生成 吸附臭气 氧化臭气
§1-8 防昆虫整理
一、整理手段 消极的 驱赶法 积极的 灭杀法 (常用于毛织物防蛀整理、棉麻织物的防蚊整理) 二、防昆虫机理 防虫剂的作用机理 驱赶 灭杀 作用 三、常用防虫剂与织物的整理 (一)常用防虫剂 1、防虫菊素: 作用机理:灭杀 (1)使昆虫中枢神经兴奋 2、二氯苯醚菊酯: 作用机理:
§1-1 止血整理
一、整理手段 化学接枝变性
前提 纤维素纤维织物 目的 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
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
二、止血机理 吸收水分而膨化 1、物理作用: 紧贴产生压力
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
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 3、生理作用: 促活凝血因子 活化凝血酶 三、止血织物
产品代号 产品性质 化学结构 可溶性止血纱布 原料:棉纤 (S-99) 维织物 接枝基团: CH2COONa 吸收性止血绫 (S-100) 原料:再生 纤维素织物 接枝基团: CH2COONa —COOH 性质 P3 止血作用 物理性、生 体外止血 理性 纯棉纱布 临床效果验证 制造实例
涂层法
溶剂浸轧 分散相溶液浸轧 涂层中加入防紫外线颗粒
二、防紫外线机理 反射(屏蔽) 吸收 折回空间 光能转化: 紫外线
对人体无害的电磁波
三、防紫外线剂 反射(屏蔽)剂 1、种类 吸收剂 金属氧化物(氧化锌、铁、亚铅,二氧化钛) 2、结构及条件:反射剂结构: 吸收剂结构: 苯环 二苯甲酮类 吸收剂 苯并三唑类 3、品种: 水杨酸酯类 反射剂 金属离子螯合物类 四、防紫外线整理效果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线强度计、防晒值(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六价铬盐很容易水解,应用价值不大
不溶性物质
(三)酚类整理法 (四)接枝和变性整理法 (五)树脂整理法 四、与抗菌整理的不同
名称 项目 用途不同 抗菌整理
伯醇基化学变性 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霉腐整理 军用或产业用品 室外
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衣着、鞋帽
所处环境条件不同 室内
§1-6
抗静电整理
绪论
一、整理的范畴 织物后整理 广义: 离开织机后一切加工过程 印染加工 狭义: 练漂、染色、印花后的加工过程(含功能整理)
二、功能整理的含义与范畴 含义:凡能赋予纺织品某种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使织物具有医疗、保健和抵御外侵的功能 范畴: 使织物的穿着功能延伸 功能性涂层整理 三、功能开发的重要性 是工业发展的需要
二、抗冻疮机理 三、抗冻疮织物
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 (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 手套和袜子 (专用舒解儿SS-5、SS-6整理的) snugger 功能物质 连结剂
专利号为ZL91-1-0422.6 SS-5、 SS-6用量及处理过程
纯碱调节浸渍液,使PH=8~8.5, 浸渍时间1~2h,165°C,3~5min 试穿4周内效果最为显著
浸渍法、浸轧法、喷雾法 袜子、内衣、毛巾、衬衫、 运动服、床上用品、窗帘、 手帕和地毯
*有机氮抗菌整理(有效抑制白癣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且耐
洗涤效果优于有机硅—季铵盐)
BCA/747法 碱性绿-铜盐抗菌整理 铜锆盐类抗菌整理 苯酚类抗菌整理
运动衫、袜子、鞋垫 鞋垫 棉织物
四、广谱抗菌消炎内裤的开发实例 1、处理方法: 有机硅-季铵盐与微溶性有机氮两次处理 2、加工过程: 浸轧、浸渍或喷雾法,然后烘干再经热处理 3、适用织物:内裤、T恤、衬衫、内衣、床单等抗菌和防臭整理 五、效果验证
四、功能开发与人才需求 I型 T型 Π型 单一型 延伸型 功能开发涉及学科 生物化学 辐射化学 固体物理 医疗保健
两个专业基础
技术 经营管理(In china, everything is possible,
nothing is easy)
X型
复合型人才
五、讲课内容和学时安排
技术 经营管理 计算机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