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加入时间:2010-8-30 16:47:03 访问量:4488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身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学时、学分与教学方式
总学时:60
学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拟训练与幼儿园实习、见习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绪论(2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内容
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14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会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维护。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四、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五、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六、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七、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八、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九、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与保健
十、学前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
十一、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胎儿的发育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紧张状态对
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减缓和消除紧张的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化解。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利用;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
一、情绪障碍
二、语言障碍
三、睡眠障碍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
一、什么是问题行为
二、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
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评价与健康检查(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学会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效地评价。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检查
一、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种类
二、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8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及利用;了解加强孕期营养和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了解幼儿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理解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意义。

教学重点: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幼儿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教学难点: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素
二、学前儿童需要的能量
三、产能营养素
四、非产能营养素
第二节孕期营养
一、孕期营养的重要性
二、孕期合理营养
三、不同妊娠时期的营养需要
第三节婴儿喂养
一、提倡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三、添加辅助食品
第四节幼儿膳食
一、幼儿膳食的特点
二、合理安排幼儿膳食
第五章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10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患病的基本表现,了解有关免疫和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种类、病因、症状,学会初步地护理和预防。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种类、病因、症状和护理;传染病的特性、流行规律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新生儿护理
二、常见新生儿疾病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学前儿童常见病的早期发现
二、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护理
一、免疫的基础知识
二、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
三、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六章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常用的学前儿童护理方法,能够根据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症状判断其危险程度并做出急救处理。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和意外事故的急救技术。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与急救处理。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常用的学前儿童护理方法
一、测体温
二、数脉搏
三、观察呼吸
四、给药
五、高烧的护理方法
六、热敷法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一、学前儿童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及急救原则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第七章集体儿童保健(8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任务和职责;明确儿童保教机构的卫生学要求;掌握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学会制订合理的幼儿生活日程和集体儿童膳食计划,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维护幼儿身体的健康。

教学重点:儿童保教机构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幼儿生活日程和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食品卫生和环境、设备卫生的维护,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教学难点:幼儿生活日程和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食品卫生和环境、设备卫生的维护。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二、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
三、保健医室的职责
第二节儿童保教机构的卫生学要求
一、教学卫生
二、房舍卫生
三、饮食卫生
四、设备卫生
第三节儿童保教机构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检查
二、制订合理的生活日程
三、提供合理的膳食
四、建立体格锻炼制度
五、传染病管理
六、安全措施
七、建筑设备卫生
四、考核
1.考试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着重考察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保教实践的能力。

2.考核方式、分制
①课堂考勤、学习情况,占总成绩的10%。

②幼儿园实习、见习报告、作业,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40%。

③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