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常用五法
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集合中的重要题型,且是高考热点内容之一。
其中,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更是许多同学解题的难点。
怎样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题呢?本文将结合例题介绍五种破解术,供大家参考:
法一: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寻找关系
例1:已知全集+
=N U ,集合},3{+∈==N n n x x P ,},6{+∈==N n n x x Q , 则=U ( )
A Q P ⋃
B Q P
C U ⋃ C Q C P U ⋃
D Q C P C U U ⋃ 解:依题意得,P Q ⊂,则其韦恩图如下:
由韦恩图可知,=U Q C P U ⋃,即选C
法二:列举对比法
例2:数集},)12{(Z m m M ∈+=π与数集},)14{(Z n n N ∈±=π之间的关系是( ) A N M ⊂ B N M = C M N ⊂ D N M ≠ 解:取 ,2,1,0,1,-=m ,则},5,3,,,{ ππππ-=M ;取 ,1,0,=n ,则},5,3,,,{ ππππ-=N . N M =∴即选B
法三:合理分类讨论,利用集合有关定义准确判断
例3:已知集合}),12(51{Z k k x x M ∈+==,},5
154{Z k k x x N ∈±==,则集合N M ,之间的关系为( )
A N M ⊂
B M N ⊂
C N M =
D N M ≠
解:设M x ∈1,则有Z k k x ∈+=111),12(5
1 当Z n n k ∈=,21时,5
154)14(511+=+=n n x N x ∈∴1 当Z n n k ∈-=,121时,5
154)124(511-=+-=n n x N x ∈∴1 从而有N M ⊂
又设N x ∈2,则Z k k k x ∈±=±=2222),14(5
15154 )(1422Z k k ∈± 表示奇数,)(12Z n n ∈+也表示奇数
Z n n k x ∈+=±=∴),12(5
1)14(5122 M x ∈∴2从而有M N ⊂ 综上可得,N M =
法四:挖掘元素的限制条件,利用它们的差异特征解题
例4(2002年全国高考题)设集合},4
12{Z k k x x M ∈+=
=,},214{Z k k x x N ∈+==,则( ) A N M = B N M ⊂
C N M ⊃
D Φ=⋂N M
解:集合M 的元素为)(,4
12412Z k k k x ∈+=+=, 集合N 的元素为)(,4
2214Z k k k x ∈+=+= 12+k 为奇数,2+k 为整数 }{}{整数奇数⊂∴则N M ⊂故选B
法五:类比不等式的传递性速判断
例5:已知集合B A ⊆,},)412(
{Z k k x x B ∈+==π,},)214({Z k k x x C ∈+==π,那么集合A 与C 的关系为_____
解:将B ,C 分别变形得},412{Z k k x x B ∈+==π,},4
2{Z k k x x C ∈+==π 在集合B 中,x 为
π4
12+k ,分子为π的奇数倍; 在集合C 中,x 为π4
2+k ,分子为π的整数倍 C B ⊂∴ 又B A ⊆ C B A ⊂⊆∴则有C A ⊂ 综上可见,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关系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我们结合题设条件,选择合理的解题策略,含参数的两个集合关系题则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