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鼠疫及其防制最新ppt课件

鼠疫及其防制最新ppt课件

? 进入过鼠疫试验室或接触过鼠疫试验用品 。
治疗
? 对各型鼠疫的特效治疗一般仍以链霉素为 首选,其次是广谱抗菌素。
? 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预防性投药。
鼠疫的流行状况
第二部分
三次世界人间鼠疫大流行
? 首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疫情持续了五六 十年,流行高峰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 亿人。
? 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 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 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 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措施
? 保护易感者 ? 预防接种:目前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 疫冻干活菌苗,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在 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 预防接种。 ? 预防性投药:磺胺制剂。

市政府











要求有关部门对 密接监控、对疫 点、疫区进行封锁
宣传教育
“三报三不”制度
三报,即发现自毙鼠和其他染疫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 的急死病人要报告,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性高热病人要报告。 三不,即不私自捕猎旱獭,不剥食旱獭和其他野生动物,不私自贩运倒卖旱 獭皮张。
世界鼠疫的流行趋势
? 1980-1999 年的20年间,全世界后 10年(19901999)鼠疫病例数是前 10年(1980-1989 )病例 数的2.93倍,说明世界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
? 进入21世纪鼠疫流行有增无减,第一年就有 11个 国家报告人间鼠疫。
鼠疫屠城:1910-1911年东北鼠疫
? 不同的自然环境有其特定的种群分布, 从而决定了不同类型的自然疫源地。
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与分布
? 包括旱獭、黄鼠、沙鼠、田鼠、家鼠5大类 型鼠疫疫源地。
?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的 19个省、自治区、295个县。
? 疫源地总面积140余万平方千米。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名称
1.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2. 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3. 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4. 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5. 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6. 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7.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8. 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9. 滇西北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10. 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11.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12. 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防控措施
构建鼠疫防控体系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组建专业鼠防队伍 坚持鼠间疫情监测 疫情网络直报系统 突发疫情应急系统 适时进行实战演练
鼠疫防控体系
2005年7月成立了由市发改委、 市科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 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旅游 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北 京铁路局、首都机场、北京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市爱卫会、 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时隔53年重又发生鼠疫。
我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 几个相关的概念 ? 自然疫源性:在自然条件下不依赖于人类,
病原体、媒介和宿主在其种族延续过程中 长期并存的生物学现象。
媒介
病原体
宿主
我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 几个相关的概念 ? 自然疫源性疾病:由自然疫源性这一生物
学现象引起的疾病。 ? 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
鼠疫屠城:1910-1911年东北鼠疫
? 1911年4月3日至28日,清政府在奉天组织 召开了 “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在 中国本土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 学术会议。各国专家对东北抗鼠疫行动给 予了极高的评价,伍连德被冠以“鼠疫斗 士”称号 。
中国鼠疫的流行趋势
? 1980-1999年的20年间,全国后10年 (1990-1999)鼠疫病例数是前10年 (1980-1989)鼠疫病例数的3.6倍,疫情 呈明显上升趋势。
传染源
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 鼠疫病人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
动物→跳蚤→人,蚤叮咬,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 人→空气飞沫→人,经呼吸道传播肺鼠疫 。
传播途径
其他传播途经
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 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 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播。 实验室感染。
人群易感性
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 人群都有易感性。
临床分型
腺鼠疫 肺鼠疫 败血症鼠疫 其他型鼠疫
诊断原则
? 鼠疫流行病学依据 ? 鼠疫临床特征 ? 鼠疫细菌学诊断 ? 鼠疫血清学诊断
流行病学依据
? 患者在发病前10天内到过鼠疫疫区,接触 过疫区的疫源动物或动物制品。
? 接触过鼠疫病人或有被疫区跳蚤叮咬的可 能。
? 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 ? 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 ? 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
检疫期应延至12天。
措施
? 严格控制传染源 ? 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 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 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 传染源,应大力捕杀。
措施
? 切断传播途径 ? 消灭跳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 家畜等也要喷药。
措施
? 按程序(预案)开展各项工作
可疑病例的发现
















网络直报或 电话 87789681
就地隔离
采样
87789999
区 CDC
启动应急预案
北京市鼠疫检测 实验室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区卫生局应急 指挥中心
市 CDC
划定疫点、疫区


消毒、灭鼠灭蚤


区卫生局 区政府
市卫生局
协 应急小分队 助
鼠疫监测
通过监测,系统地收集和分析 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的有关 信息,对于尽早发现疫情,掌 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 控制疫情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
疫情报告
疫情报告是国家各级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获取疫情 信息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也是早期发现疫情,及时判定 处理疫情的重要依据。
疫情报告
鼠疫的流行特征
流行范围扩大,四川、西藏、 广西、贵州新疫源地不断被发 现; 云南、广西等间隔多年再度暴 发; 鼠疫向城市及人口密集区逼近, 拉萨、昆明等;
鼠疫的防控策略
第三部分
工作目标
防范鼠疫远距离传播 严防鼠疫传入北京
指导思想
严密监视,联防联控; 信息灵敏,反应迅速; 及时预警,依法防控。
鼠疫屠城:1910-1911年东北鼠疫
? 在伍连德等专家的建议下,清政府及各地 方当局对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 施。

鼠疫屠城:1910-1911年东北鼠疫
? 伍连德组建的防疫队伍也付出巨大牺牲, 直接接触病人的护理和救护人员将近一半 人员殉职。
鼠疫屠城:1910-1911年东北鼠疫
? 由于各种防疫措施处理得当,在当时疫情 严重的局势下,不到4个月就成功扑灭了这 场死亡人数达6万之多、震惊世界的烈性 传染病疫情,指挥这次防疫的伍连德也因 此名扬世界。
疫情报告人
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 生、个体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义务报告人:各行各业的职工、机关干部、教师、妇幼保健人员、学生、居 民、农牧民及其它人员均为义务报告人。
疫情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 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疫情报告网络:各级网络直报 系统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疫情报告
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版)》:
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 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出现疫情后的控制措施
政府部门 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鼠疫及其防制
内容
? 鼠疫概述 ? 鼠疫的流行状况 ? 鼠疫的防控策略
引言
?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 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
死率高为特点
? 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概述
第一部分
病原学
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 氏菌(Yersinia Pestis)。典型 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 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孢。为革兰氏染色 阴性。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 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
三次世界人间鼠疫大流行
? 第三次 19世纪末(1894年),流行持续到 20世 纪中叶,暴发于中国广州、香港,波及亚洲、欧 洲、美洲和非洲的 60多个国家的沿海城市及其附 近内陆居民区,死亡约 1200多万人。
? 此次大流行期间发现了鼠疫菌( 1894年),明 确了鼠疫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 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出现疫情后的控制措施
政府部门
成立应急指挥部,协调各委、办、局等有关部门,统一指挥,联合行动。
出现疫情后的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
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并立 即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采取消毒、防护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出现疫情后的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
临床医生案头提示 病人来自重点鼠疫自然疫源地 病人近10天有接触史 病人主诉及临床表现 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后立即报告
? 一只旱獭引发的灾难-- 1910年10月25日,满 洲里首发鼠疫, 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 之后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 河北、山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