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技巧:常见的车险骗保猫腻

生活技巧:常见的车险骗保猫腻

生活技巧:常见的车险骗保猫腻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1743万辆。

同时,由于汽车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车辆保险应运而生。

但随着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将伪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车辆理赔款作为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这不仅给保险公司造成巨额损失,还严重干扰了保险行业的规范运行,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小型黑汽修厂为获取高额利润,经营代办保险理赔业务,成保险诈骗“重灾区”
由于正规汽车修理厂或4S店修理车辆流程相对规范,伪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走保险”犯罪行为难以实施;而小型个体汽车修理厂规模小,部分店铺经营不正规,修理厂经理或者业务人员为获取高额利润和提成,经常代办保险理赔等各类业务,故保险诈骗犯罪案件在小型黑汽修厂频发,多为汽车修理厂经营人或员工利用待修车辆伪造交通事故骗保,并逐步发展成为业界潜规则。

如在王某某保险诈骗案中,被告人王某某在北京市某汽修厂担任经理一职,通过将等待修理的雪佛兰车和奥迪车伪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2万余元,并从中抽成2000元。

二、将低档车与高档车相撞伪造事故,以低档车辆的保险标的申请大额理赔金,成为骗保惯用套路
由于宝马、奔驰、奥迪等高档车的维修费用普遍较高,使用这些高
档车制造保险事故,可以提高定损金额,骗取更高额的理赔金。

而汽车修理厂员工又知悉汽车损伤、维修情况以及保险理赔规则,便伪造低档车辆与高档车辆发生碰撞、剐蹭,后由低档车辆负全责,报低档车辆的保险申请理赔金,以此获取大额理赔金。

如,李某某诈骗、保险诈骗案中,李某某系汽车修理厂员工,其三次采用两车碰撞的手段伪造交通事故后申请理赔,三次事故中均使用宝马车作为一方事故车辆,后走另一方事故车辆的保险,骗取高额保险金达4万余元。

三、使用虚开的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高价理赔金,保险发票凭证造假现象泛滥
由于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理赔时,需要提供与车辆定损价格一致的发票。

不法分子为获得高额的保险理赔金,便找寻小型修理厂低价维修受损车辆,通过网络等途径购买相关车辆的4S店、正规汽车修理厂虚开的发票,或者通过自己或他人经营的汽车修理厂虚开发票,企图蒙混过关。

如莫某某诈骗案中,被告人莫某某为一家汽车修理厂经营人,其在北京市某汽车服务部内,伪造一辆马自达轿车与一辆宝马车的交通事故,后在自己经营的汽修厂花费9千余元低价维修两辆车,并虚开与
1.6万定损额相符的发票,申领了远高于车辆实际修理费的保险理赔金。

四、保险公司内部定损员职责缺位,收受好处、充当帮凶
保险公司定损员的职责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专业化检查、测试与勘测手段,对汽车碰撞与事故现场进行综合分析,对车辆碰撞修复进行科学系统的定损定价。

在伪造交通事故骗保案件中,定损员多收受好处,有的甚至明知交通事故造假,依旧将车辆损失情况往高处定,使骗保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