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教学设计

田径-教学设计

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在认识、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同时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与教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一、一部1—9班的全体学生,这些班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够好,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路也较活跃。

田径类是我校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之一,本节课结合田径本身教学特点,利用趣味内容教学与接力跑技术学习相结合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机能。

三.课的构思: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要求,真正促进身心健康,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特别是高一学生,更应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教师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投准练习和接力跑练习,两个练习均采用学习、游戏、比赛相结合。

教学以强调育心和育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创造性,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两健;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四.教学方法:
教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示等教学方法,以比赛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学习,提高投掷能力奔跑配合能力以及身体素质。

学法: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参与练习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性练习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有一个直观地了解,之后自己体会领悟动作要领,最后进行小组练习,寻找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牢固掌握。

五.教学程序:
准备部分:准备活动中通过队列队形变换、热身操练习来达到预热的目的。

基本部分:通过趣味投准和接力跑练习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对投掷项目有初步了解,掌握接力跑的技术动作。

结束部分:主要是学生放松和教师总结。

本节课后面内容强度较大,通过放松活动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对学生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调整,总结本堂课同学们练习情况多以鼓励为主。

六.场地与器材:
整个教学活动在学校田径场进行,教师提前准备好投掷物(实心球或沙包)以及标记物。

课后总结
这节课是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一堂体育课。

本节课是从“健康第一、快乐至上”的课标理念和学生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从中感到乐趣。

并且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练习的气氛热烈,“加油”声不断,学生们成了课堂的真正主角。

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收到以下几点成效与不足:
1、一开始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在开始上课时老师宣布课的内容时,“趣味投准”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准备部分用几个队列队形的变换带学生进入课堂,随后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完成了徒手操的练习。

随后的趣味投准掀起了一个高潮,接力比赛更是让同学们欢呼雀跃,总之,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运动技能目标。

让学生们玩有目的,乐有所得。

2、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机制启发、诱导学生不断地向学习的深度拓展、延伸,利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扩散性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整节课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很少受约束,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营造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激励学生创造思考发扬团队精神。

主要内容“接力跑的练习”,改变了以往以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对趣味投准和接力跑的练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4、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不能全身心的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