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古诗词专项练习
诗词赏析考什么? 1.内容。

2.感情。

3.写法。

解题思路:
内容:意象+意境
感情: 诗歌的标题、意象、关键语句、背景注释、联系已学相关诗歌等。

写法:写法+表达作用
(一)城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
6、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分)
(二)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6.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一句,借景抒情,极具情致,请你试作赏析。

(3分)
(三)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
(四)[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8.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五)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六)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3分)
(七)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八)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九)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十)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6.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7.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一)菊花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6.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2、树、鸦、露水、桂花、明月。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今夜的月儿是如此皎洁、明亮,人们可以一起昂首欣赏,只不知因望月而兴起的秋情深思,会落在哪一户人家?这两句诗采用问句的形式,描写面对中秋明月勾起的无尽的秋思,望月兴怀,表达了对亲人的悠悠思念怀想之情。

3、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4、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

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5、绘声绘色,诗中有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

6. 答案: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喜爱);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7.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怀乡、思友(3分)
8.答案: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9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

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10、.答案: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答案:凄清孤寂。

寂寞悠思的心情。

11、.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

寄托了诗人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