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1918年八月,德国代表被带到法国元帅福旭的办公室。

福旭接见他们时非常的傲慢无礼。

对德国代表主动伸过来的手,装作没看见,问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他心里很清楚,德国代表团是来求和的,他故意讽刺德国代表说:“协约国方面很乐意打下去。

”德国代表无奈,只得承认,无力再战,需要由法方提出停战条件。

法国方面开始狮子大张口:条款一、要求德国要在十五天内从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等国的占领区撤退,并放弃法国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

(这两个地区是矿场区,以前普法战争时期,法国战败曾被德国夺取。

)条款二、德国向协约国方面交出500门重炮和野战炮、30000挺机枪、2000架飞机、6艘主力舰、8艘重型巡洋舰、10艘巡洋舰、300艘潜艇、5000台机车和5000辆完好无埙的汽车。

条款三、由协和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占领国的给养由德国负担。

这些停战协定实际上是限令德国马上投降,福旭强调德国代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出答复。

如此苛刻的条款简直是把整个德国逼上绝路。

德国代表团无奈,只好把这些条款报往柏林最高统帅部的人,收益代表团继续讨价还价,于是在协和国方面做出了些小让步之后,达成协议。

达成协议以后,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开始商量对德和约会议。

会议地点定在巴黎,名义上是为了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则是战胜国之间的一场分赃盛宴。

1918年1月18日,会议在凡尔赛的镜厅展开,法国在这里召开回忆是有自己的目的——第一:是像个代表国炫耀文明。

第二:是为了报复德国。

(还是上一次普法战争法国被普鲁士击败,普王在这里加冕,改称德意志国王,然后就在这里缔结条约——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现在法国又要把他们要回来。

)参加和会的一共27个国家,但是和会却被5强(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控制,甚至会议的成员国之间都被分为三六九等。

(一等是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他们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二等是有局部利益的国家,比例是巴西、中国、希腊等多数国家;三等是与德奥等国断交的国家,这些国家只有在讨论问题直接涉及他们时,才能派出代表;最低等,中立国和未独立的国家,只有5强邀请他们时才能出席。

其次,各国代表数量也是不平等的。

5强各有5名代表,二等国家各有3名代表,三等国家只有2名代表,其他不入流国家,只有1名代表。

而且在会议的议事规则方面完全是按照强权政治形式。

)最高会议由5强的首脑和外长组成,一切重大问题都由5强决定。

(当然了,日本和意大利综合实力与美英法相比,逊色不少,所以被赶出。

)5强都是各怀鬼胎的,全都是趁着巴黎和会这个机会想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为了争夺利益,他们之间争吵不休,在台前幕后激烈地争斗着。

和会第一天,法国总统,利用致开幕词的机会,发表了长篇演说,他讽刺德国生于不义,必将死于耻辱。

(这话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讲要尊重对手,一个不尊重对手的人,而且还在他失败后,落井下石,对他横加侮辱,难道就不担心,他以后强大起来报复自己?)法国总
统提出了肢解德国的方案,他们想从最大程度上削弱德国。

而美国总统根本不把他的提议看在眼里,要求首先讨论建议国联的问题。

威尔逊十分执着于建立国联是因为他的心里早就盘算着代替英法成伟世界霸主。

因此他在和会开始时要求优先讨论:建立国联。

但是英法两国对此不感兴趣,他们目光短浅,只想着割地赔款,双方就此争论不休。

而英国的阴谋是:想借此把美国的计划从议事日程抹去,因此他让所有小国的代表也参加这个委员会把委员会搞的臃肿庞大,拖延时间。

威尔逊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他很讨厌英法的伎俩,他说:他不希望让世界各地以为他们在瓜分世界。

会议一直开得很紧张,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也闹得也很凶。

威尔逊对于他们想要阻止国联的行为感到很气愤,他说,如不想确定国联,美国就退出会议。

各方吵得不可开交。

巴黎和会的结果是,使得各个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因为分赃不均,而且他们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并没有根除德国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由于本来是5强,结果变成了3强,意大利和日本的要求没有被满足,这两个国家怀恨在心,为以后的轴心国形成提供了基础。

更愚蠢的是,巴黎和会不允许苏联参加,蓄意想制造苏德之间的矛盾,这就为英法美以后对德绥靖政策,打下了基础。

英法为什么在一开始就对德绥靖?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软弱无能,而是他们想让德国掉头对付苏联,而德国在一开始,却没有和苏联为难,等到把英国打得鼻青脸肿,英法才开始后悔当初的愚蠢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