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一、新课标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二、新课标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韩)文力争乃止。
(2)(韩文)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三、大纲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11.(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四、安徽(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不敢引疾臣乃敢上壁B.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去而人爱思之临清流而赋诗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五、北京(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偃虹堤记》)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虞.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常.显用之常:曾经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六、湖北(选自《宋学士全集之<宋濂·吴德基传>》,有删改)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你们B.脱.道中牛死脱:逃离C.愿得只履事.之事:供奉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多:称赞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3分)(2)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3分)(3)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七、江苏(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B. 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C.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 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7.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A.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 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语文Ⅱ(附加题)一、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 分)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八、江西(选自《李文公(李翱)集·截冠雄鸡志》)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命:指责B.而仰望焉,而旋望焉旋:回头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校:较量D.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志:记载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鸡,禽于家者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D.客鸡义勇超乎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2)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3)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九、辽宁(节选自《宋史·赵立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六失,战益厉厉:激烈B.立事残兵邀击邀:阻截C.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流:传布D.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倾:钦佩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张敌万:盗贼首领。
)(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十、福建[明]张岳·张祖传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B.即以其事属.之属:交付C.无逾.祖矣逾:超过D.不可胜.计胜:尽5.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3 分)(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3 分)十一、广东(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 将论囚论:讨论C. 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 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6.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A. ①且②则③所B. ①以②于③因C. ①且②则③因D. ①以②于③所9.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②(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3分)十二、湖南(选自《金兰集》之杜琼《雪屋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韪:正确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A.而因之 B.则为所 C.以乎之 D.且于所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4分)(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3分)(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3分)十三、四川(节选自《梁书·王筠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 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执着 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9.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2)(王)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史记·太史公自序》)十四、山东(【明】方孝孺·詹鼎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C.时吴氏家延师儒延:迎接D.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与市中儿嬉敖客亦知夫水与月乎B.皆长跪以言具告以事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及其所之既倦D.其见称如此其皆出于此乎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5分)十五、上海(《资治通鉴·刘晏》)(五)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②以河流湍悍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六)治学(东汉)徐幹22、可填入下面句子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原句: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A、兮B、哉C、夫D、矣24、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原文: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十六、天津(选自《魏叔子文集·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科兄弟科:分摊B.全活甚众全:全部C.其女字君从子字:许嫁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纠:聚集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民瑾于道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D.其庶几于是者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