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一五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工矿业B.农业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5.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7.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9.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10.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 “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2、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
这种行为属于()A.瞎指挥B.“共产风” C.高指标D.浮夸风13、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14.在一届人大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15.“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6.右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7.1957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 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18、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19、2015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_周年()A、50 B、 55 C、60 D、61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城镇B、大中城市C、农村D、沿海地区2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2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C.个体和私营经济D.私有制经济23、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A.英侵占的澳门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C.英侵占的香港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25.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
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C.二者的方式不同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2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
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①抗美援朝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3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3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2.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是()A.安徽阜阳县 B.安徽凤阳县C.安徽六安县D.安徽巢湖33.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C.江苏、浙江D.福建、江西3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A地主减租 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C走合作化道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36.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在________上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A.万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APEC会议D.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37.右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图。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8. 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C.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D.周恩来访问印度39.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40.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42、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①农民分配土地②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③建立人民公社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责任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3.下列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实现的理论依据是()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44.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干了三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是指()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建立起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5. 央视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46.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
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合作社的农民②全民炼钢铁③走进新时代④“东方红”1号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47.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A.疆域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经济最繁荣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48.在节日的夜晚,传说有一个老人将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驶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或火炉前。
这个节日与下面哪个宗教有关()A. 佛教B.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49.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丹麦出版的《于尔兰邮报》最早发表了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十二幅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