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利尿药PPT课件

药理学利尿药PPT课件

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 由 于NaCl等重吸收到组织 间液,形成肾髓质高渗区, 低渗尿流经处于高渗髓质 中的集合管时,在抗利尿 激素的影响下,水被重吸 收,使尿液浓缩。
15
2020/12/30
•存在Na+-K+-2Cl-同向转运蛋白, Na+泵是同向转运的驱动力。 •K+形成再循环。 •Ca2+、Mg2+可从细胞旁道重吸收。
第十三章 利尿药 (Diuretics)
2020/12/30
1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每类利尿药的代表药物、它们在肾脏 的作用部位、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 反应。
2020/12/30
2
定义: 利 尿 药 ( diuretics ) 是 一 类 作 用 于
肾脏,减少肾小管对电解质(Na+、Cl-、 K+、Ca2+、Mg2+等)和水分的重吸收,使 尿量增加的药物。
—— 中效利尿药的重要作用部位 17
(五)远曲小管远端、集合管
• 再吸收2-5% Na+ • 重吸收方式:
Na+- H+交换 Na+- K+ 交换,醛固酮调节
2020/12/30
18
(五)远曲小管远端、集合管
•主细胞:K+-Na+交换 •A型插入细胞: H+-Na+交换
•受醛固酮的调节: ①促进H+- Na+交换。 ②促进Na+通道转运蛋白合成,
•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阻断Na+通道,如阿米洛利, 氨苯喋啶。
2020/12/30
20
2020/12/30
氨苯喋啶 阿米洛利
呋塞米 布美他尼
21
第二节 常用利尿药
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速尿)
[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吸收迅速,iv更快 2、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大 3、排泄:有机酸分泌机制排泄
重吸收机制:Na+-K+-2Cl-同向转运蛋白
—— 高效利尿药的重要作用部位
2020/12/30
14
髓袢升支粗段:影响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2020/12/30
Ca2+ 高 Mg2+ 渗
K+ H2O H2O H2O H2O
髓质
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 当 尿液流向肾皮质时,管腔 内渗透压逐渐由高渗变为 低渗,直至形成无溶质的 净水。
[药理作用与机制] 1.利尿作用 2.扩血管作用
2020/12/30
22
2020/12/30
髓袢升支粗段
•存在Na+-K+-2Cl-同 向转运蛋白,Na+泵 是同向转运的驱动 力。 •K+形成再循环。 •Ca2+、Mg2+可从细胞 旁道重吸收。
23
髓袢升支粗段:影响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2020/12/30
2020/12/30
பைடு நூலகம்
12
(二)髓袢降支细段:
该段上皮细胞对水通 透,对Na+和尿素不 通透,尿液流经此 段至髓袢底部,管 腔内渗透压逐渐升 高。
2020/12/30
13
(三)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
重吸收原尿中的30-35%的Na+ Cl-,不伴水的重吸 收;
干扰肾对尿的稀释功能和浓缩功能;
16
(四)远曲小管近端:
• 重吸收原尿中的5-10%的Na+,对水几无通透性,尿液进一 步稀释。
•存在Na+-CL-同向转运蛋 白,将Na+、CL-同向转 运至细胞 内,对水几乎 不通透,进一步稀释尿液。
•Ca2+在甲状旁腺激素调 节下,经钙通道至细胞内, 再经Na+- Ca2+交换转运到 细胞间液。
2020/12/30
5
二、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各段肾小管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差异,其重
吸收能力、重吸收对象以及对各种利尿药的反 应都不尽相同。
利尿药几乎都是抑制Na+重吸收:
2020/12/30
6
肾单位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皮质
髓袢
集合管
髓质
2020/12/30
7
H+
髄质高渗 H2O
2020/12/30
H+
H2O
8
(一)近曲小管:
重吸收原尿中60-65%的Na+ CL- 、K+ 、H2O , 85% HCO3- 100%GLU, AA
近曲小管重吸收受影响时,以下各段肾小管可出现代偿性 重吸收增加。
H+-Na+交换:近曲小管上皮C有泌H+功能,形成电位差, 管腔液中的Na+即顺电位梯度被再吸收入细胞内,Na+再经 管腔膜Na+-K+-ATP酶转运入组织液。
2020/12/30
9
2020/12/30
10
2020/12/30
H2CO3
H++HCO3-
11
乙酰唑胺 (acetazolamide)
[作用及机制] • 作用于近曲小管,抑制碳酸酐酶,临床较少作为
利尿药用。 • 抑制眼睫状体上皮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中的碳酸
酐酶,减少房水和脑脊液的生成,降低眼内压。 用于青光眼和脑水肿的治疗。 [不良反应] 嗜睡、面部和四肢麻木感, 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等。
Ca2+ 高 Mg2+ 渗
K+ H2O H2O H2O H2O
髓质
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 当 尿液流向肾皮质时,管腔 内渗透压逐渐由高渗变为 低渗,直至形成无溶质的 净水。
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 由 于NaCl等重吸收到组织 间液,形成肾髓质高渗区, 低渗尿流经处于高渗髓质 中的集合管时,在抗利尿 激素的影响下,水被重吸 收,使尿液浓缩。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也可用于 高血压、尿路结石等。
2020/12/30
3
第一节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肾脏: 由肾单位组成利尿药.avi 肾单位生成的尿液: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H+,K+,NH3
2020/12/30
4
一、肾小球的滤过
除血细胞、蛋白质及与蛋白质结合的成分都可滤 过,每天滤过180升,但只排出1-2升尿液。 原尿;肾小球滤过率(GFR)。 球-管平衡,增加GFR药利尿效果不明显;GFR 下降时则有明显少尿作用。 一般难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实现利尿。
促进Na+向细胞内转运。 ③激活Na+泵,促进K+-Na+交
换。
Na+ H+ + NH3
2020/12/C3O0 2 NH4+
H+ HCO3-
H2CO3 CO2+H2O
•只有在抗利尿激素ADH存在下, 集合管才对水通透(通过水通 道蛋白)。
19
利尿药分类:
• 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如乙酰唑胺;
•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干扰Na+-K+-2Cl-同向转运,如呋噻米, 布美它尼; • 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Na+-Cl-同向转运, 如噻嗪类; •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拮抗醛固酮作用,如螺内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