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精选7篇)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精选7篇)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精选7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1】学习目的:1、学习细致观察春景。

2、学会多角度地赞美春天。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记录春的声音。

2、进展一次春的写生活动。

3、寻找有关春的文章、诗句。

二、课堂交流1、合唱2、聆听春之声。

你听到了哪些春的声音,记录了哪些声音,交流一下。

〔1〕交流我喜欢的春天的声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交流记录的春天的声音,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3、展示春之景。

〔1〕交流你看到的春天的美景。

〔2〕展示自己画的春景。

〔3〕向大家介绍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春景。

4、积累春之话。

〔1〕交流有关描写春天的语句。

〔2〕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5、合唱三、布置作业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题目自拟。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2】一、教材概述本主题针对《专题教育》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主题的内容自教材又在教材的根底上进展了拓展,针对学生身边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和不法损害问题,设计了两个任务:青少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青少年人受到的不法损害及面对不法损害的态度。

要求学生在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学习目的分析^p1、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开展为违法犯罪;2、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根本内容,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3、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4、可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p1、青少年的学生,开场有主见,但往往看问题又很片面。

2、青少年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

3、青少年的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次教学活动采用自主探究策略,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展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老师是引导者;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要明确;提早向学生呈现评价学习活动的量规;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资与工具设计1、人教课标版《专题教育》教材。

为本单元学习而设计的主题探究课件。

提出问题: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15—16岁少年犯罪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将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上下,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立社会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青少年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里极易扭曲的青春危险期,不良的心理假如不及时的矫治,就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变态心理影响了安康人格的形成,甚至直接诱发犯罪。

另一方面,进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

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损害的对象,因此,青少年不仅要懂法、守法,还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步自我防范才能,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

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多理解一些法律常识,知道哪些行为是触犯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知道法律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安康成长做出了哪些规定,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法律伴我成长》的主题探究活动。

任务发动〔需一课时〕:1、交待本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内容。

2、明确任务、要求:a〕查阅资料,理解本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并总结出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类型和方式。

b〕调查本校学生是否存在这些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或行为,从详细个案入手,调查产生此心理或行为的深层原因。

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理化建议。

c〕写出调查报告。

d〕制作汇报课件。

e〕从本校学生入手,调查未成年人容易在哪些方面受到非法损害。

f〕自行设计调查表,理解同学们在受到非法损害时的态度和反映。

g〕针对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比拟常见的损害行为进展分析^p ,总结出未成年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h〕写出调查报告。

i〕制作汇报课件。

3、老师提供视频资、与本探究活动相关的网址。

4、老师辅导调查采访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包括:采访时机和场合的选择,提问的根本要求,提问的方式方法,擅长观察与倾听,注意材料的核实。

方法包括:口头采访、座谈采访、采访、隐性采访、网上采访等。

5、老师辅导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6、学生分成两大组,各负责两项任务中的一项,可以抽签决定。

并进展组内分工,如:家庭组,学校组,社会组,利用课下时间调查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学生讨论如何更好的完本钱组的任务调查研究:老师活动:1、老师查询关于法律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2、老师制定对学生学习进展评价的维度及评价量规框架。

3、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应对策略。

4、与学生保持亲密联络,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予以指导。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多种渠道搜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相关资料、案例及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资料、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

比方上网查阅资料,到当地司法机关采访,尤其是少年法庭的协助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资料。

3、调查本校学生不良心理或行为时,先通过学校教诲处、班主任理解概况,知道学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然后选取比拟典型的问题,采访学生或老师,挖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

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事先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掌握学生不能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比例和原因。

5、完成调查任务后,根据调查笔记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要从实际的调查结果出发,数据、事例应真实可信。

在此根底上,各组对这些现象统计、分析^p ,并深化考虑、集思广益,说明本组的观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实在可行的方法或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交流汇报〔于两周后进展,需二课时〕1、老师先讲明汇报的考前须知,包括时间〔汇报每人不得超过20分钟,提问与答疑每组不得超过5分钟〕。

2、主持人可以由学生担任。

3、学生分组汇报,在交流会上扼要介绍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必须配以课件〕,并答复师生评委和其他同学就调查报告所提出的问题。

4、两组分别向师生组成的评委会提交调查报告,评委会从报告的材料、数据、采访范围、观点等各个方面进展评价。

5、老师对每组的表现给予一个总结和评价。

然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整个主题的内容再整理一遍,进展一个归纳总结,让学生的思路更明晰。

六、教学评价设计各组根据交流会的意见、建议,修改、补充、完善调查报告,在播送或宣传栏中向全校师生公布,引起大家的警醒。

评价的维度: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和信息的投入程度;学生探究程度,小组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的才能;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情感态度的转变。

小组成员分工表:组别探究任务组长小组成员分工情况:成员调查情况说明:进度安排:〔请小组讨论后,对将要进展的探究进展一个时间上的规划〕成员收获自评:〔请小组讨论后,对调查结果的初步整理〕推荐资:〔请推荐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更好的资〕小组汇报量化评分表工程1分2分3分4分5分搜集信息情况没有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很少。

搜集了一些与主题相关资料。

搜集了较多与主题相关资料。

搜集了很多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调查情况范围小,不深化。

范围较小,不深化。

范围一般,不够深化。

范围较广,有一定深度。

范围广,调查深化。

调查报告条理不够明晰,数据、事例不够翔实,观点不明确,解决方法可行性小。

条理较明晰,数据、事例较翔实,观点不明确,解决方法可行性小。

条理明晰,数据、事例较翔实,观点不够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条理明晰,数据、事例翔实,观点较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条理明晰,数据、事例翔实,观点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完成所有工作情况未按时完成大局部完成按时完成能提早完成提早完成,且质量较高。

注:计算总分时,可以按照以下比例:完成者和同学的评分各占20%,评委会的评分占60%。

七、总结和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举行,使同学们既学到一些关于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又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广阔同学都纷纷表示要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反思,努力标准自己的言行,彻底革除不良习气,争做学法、守法、护法的文明学生。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3】活动目的:1、体验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

2、能与同伴协调配合,练习灵敏协调地钻过“山洞”。

3、探究搭、钻山洞的不同方法,保持游戏中队伍不断。

活动准备:1、知识经历:理解“龙”的传说,看过游龙行进的景象。

2、幼儿玩过“炒蚕豆”、“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活动过程:1、创设合作游戏的气氛,开展民间游戏。

(1)幼儿6~8人一组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师幼小结:游戏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探究小组搭“山洞”的方法。

(1)老师提出“钻山洞”的要求,强调幼儿要以合作的方法开展。

(2)分组讨论搭“山洞”的方法。

方法一:两人一组手搭山洞,按序正钻后再搭成山洞,依次反复。

方法二:小组幼儿站成一横排手拉手,排尾两名幼儿搭山洞,由排头幼儿做龙头带着小组成员依次从山洞下钻过再回原位。

(3)各小组重点尝试方法二,探究如何又快又好地钻山洞。

3、进展动作要领的交流后,比赛“钻山洞”。

(1)通过几次尝试,请幼儿进展钻山洞的小结。

动作要领:一条龙要连接好,不能松手;搭山洞的排尾两名幼儿待全队幼儿钻过后迅速向左、右钻过山洞回原位;搭山洞幼儿抬高手臂,钻山洞的幼儿尽量低头弯腰钻过。

(2)分组进展比赛。

4、游戏完毕,分开场地。

全体幼儿变成一条龙,用方法一围着操场边依次钻山洞后分开场地。

活动延伸:小组幼儿互相虎作依次搭山洞,“龙头”、“龙尾”同时钻山洞,增加活动的挑战性,幼儿会更感兴趣。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4】活动目的1、萌发热爱海洋的情感2、理解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3、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海洋及水质污染的影响难点: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活动准备经历准备:对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理解物质准备:课件、磁带、有关水质污染的新闻剪报、各种美工材料及工具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神秘的海底世界1、幼儿自由议论,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观看有关海洋的课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听录音带海洋里的声音,并尝试分辨鲸鱼、海豚和海狮所发出的声音。

二、根本局部海洋污染的原因1、通过新闻剪报,让幼儿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桅。

2、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讨如何减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门河边实地观察水的生态环境,嗅嗅河水所发出的气味,观看垃圾船打捞河面垃圾的过程。

三、完毕局部我们是环保小卫士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改善海洋水质污染活动。

2、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

延伸活动上街向行人派发宣传单,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5】最近班上幼儿的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解大便困难,在家水果蔬菜也不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