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
价值观与人格
思考题
1、什么是价值观?
答: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

2、职业价值观有哪些类型?
答:职业价值观有以下类型:
(1)技术型:强调技术并不断成长,职业发展围绕自己所擅长的技术或专业能力而进行。

(2)管理型:希望成为管理人员,倾心于权力,升迁动机强烈,成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3)创造型:也称为创业型,这种人创造欲强,偏好高风险,意志坚定,在职业选择方面大多围绕创造性活动或创业性活动,如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

(4)自主型:也称为独立型,这种人愿意自己决定事情,倾向于选择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决定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职业。

(5)安全型: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愿意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

(6)服务型:也称为奉献型,这种人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并且具
有较强的利他主义倾向。

他们不仅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强调工
作应该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意义。

(7)生活型:这种人更喜欢能够使他们的工作和家庭平衡稳定,可
以同时满足个人需要、家庭需要和职业需要的工作环境。

他们不喜欢只有
工作,没有家庭生活的工作方式。

生活型价值观比较强的人,很难忍受长
时间的加班和很少的休假。

在生活型价值观上得分比较低的人,在选择职
业时,可能就不会在意目标企业的加班文化,甚至勤于加班、乐于加班。

(8)挑战型:这种人喜欢工作能够提供挑战,希望工作具有新奇感、变化性和困难,如果工作过于容易,可能马上令人感到厌烦。

对于挑战型
的人来说,工作的清闲、稳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在工作中感到有
挑战性、能获得成就感。

3、职业性向理论对管理实践而言有何作用?
答:根据职业性向理论,人们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人格与兴趣最能
发挥作用的领域。

人们通常倾向于选择与自我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环境。

因此,在招聘和晋升方面,要注意应聘者或候选人的职业兴趣与岗位情况
的匹配度;其次,在绩效管理方面,要注意员工的工作方法多样性;再次,可以通过培训认识和强化员工的职业兴趣。

4、人格的特征有哪些?
答: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1)独特性和一般性
每个人既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也具有其从属的团体的一些共同人格
特征。

(2)整体性和层次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受社会、家庭潜移默化的
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熏陶以及实践活动的锤炼塑造形成的。

所以,人格一旦
形成,就比较稳定,总以重复性、持续性、必然性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
时间、场合表现出一些一致、持久的特质。

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
意味着人格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
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变性的一面。

5、什么是大五人格模型?
答:大五人格模型将五种一般人格特质置于人格特质层级的顶层,即
外倾性(Etroverion)、随和性(Agreeablene)、经验开放性(Openne)、尽责性(Concientioune)、神经质(Neuroticim),每项
人格特质都是由各种具体的特质构成,五个人格特质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可以组成一个英文单词,OCEAN,因此,人们又把大五人格称为人格的海洋。

6。

个性心理如何在组织中进行合理应用?
答:(1)合理的人员选拔和安置
①人岗匹配原则
现代管理强调管理者要知人所长,避人所短。

管理者通过了解不同员
工的特点,并根据其不同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来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达
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②人与组织匹配的原则
人与组织匹配,更多的是指人的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匹配,也就是人所追求的东西与组织追求的核心理念是不是一致的,人所需要的东西是不是组织能够提供的。

目前,组织在招聘选拔过程中,主要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法考察应聘者与组织特征是否匹配,考查内容主要为应聘者的个人价值观、个人目标与组织价值观、组织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③人与人匹配的原则
人与人的匹配主要是指员工与其他员工、上司及下属等在个性特征方面的匹配。

在招聘选拔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中已有的员工或者上司、下属的个性特点,聘请和选拔合适的员工。

(2)恰当的管理,合适的沟通
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将刻板的制度化管理方式转变为面向个体的差异化管理方式。

通过了解不同员工的人格差异,可以使管理者更灵活地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

拥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员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有不同的偏好。

在工作安排方面,对于内控型的员工,管理者应该进行充分的授权,让他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控制力;外控型的员工则更喜欢具有详细规则的工作;对于冒险性高的员工,更喜欢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冒险性低的人更愿意接受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

另外,抑郁质的员工更需要领导的鼓励,胆汁质的员工则避免过分地刺激,多血质的员工需要适时的督促和提醒,粘液质的员工则比较慢热,需要更充足的时间。

(3)科学的团队成员配置
在组成一个项目团队或工作小组时,除了要考虑安排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外,还应该考虑合理的人格结构,这样就可以在人格
上形成一个互补的组合团队,有效克服人格的消极影响,增强团队或组织
凝聚力和战斗力。

讨论题参考答案
1、从个人经历及生活实践出发,谈谈个性特征与职业类型的匹配。

答题要点:
(1)结合本人生活经历;
(2)分析本人个性特征及职业经历;
(3)重点分析个性特征对职业类型的选择是否存在影响,匹配度如
何及匹配度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2、以您或您熟悉的职业为例,讲讲不同价值观的人在您或您熟悉的
职业上会呈现出什么不一样的特点。

答题要点:
(1)选择其中一职业进行具体分析;
(2)分析价值观类型;
(3)将价值观类型与职业情况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谈谈做总经理需要哪些具体条件?
答:做总经理需要以下条件:
(1)战略管理能力
总经理必须理解和贯彻公司战略,带领团队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例
如领导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

(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总经理必须擅长人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道什么岗位应当用什么人,选拔、培养和团结核心团队成员,对他们进行公司战略与文化方面的培训。

(3)运营管理能力
总经理必须懂得审核各部门经理的年度、月度计划,对各部门经理进
行考核和评价,并及时改进各部门经理的工作,提高运营管理效率,确保
各阶段各项指标的完成。

(4)文化管理能力
总经理必须与公司的价值观统一,一切为公司着想,一切为员工利益
着想。

在公司中营造执行文化与职业文化的氛围,不搞小帮派、小团伙,
不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要做文化的第一推动力,组织、
设计企业文化的实施方案,用管理手段做好企业文化。

(5)财务管理能力
总经理要在授权范围内,执行公司的财务制度,严格控制成本,提高
资金使用率,防止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定期向企业所有者汇报财务状况
与改善计划,同时能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对公司的战略定位与运营管理进
行反思与改进。

(6)积极稳定的人格特质
总经理要具备积极稳定的人格特质,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调节
能力,从而能保持清晰的自我认识和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容易带领团
队达成目标。

2、从人格理论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谁更胜任总经理?
根据大五人格理论,首先刘厂长善于言谈,乐于交际,决策果断自信,外倾性水平较高;其次,刘厂长骄傲自满,性情暴躁,与其他同事关系恶劣,在随和性上水平较低;再次,刘厂长重金引才,愿意探索新技术,在
经验开放性上水平较高;第四,刘厂长事业心强,不辞辛苦,在尽责性上
水平较高。

而张厂长则与刘厂长相反,张厂长性格内向沉稳,不爱出风头,外倾性水平较低;其次,张厂长与其他同事都关系友好,愿与他人进行协作,在随和性上水平较高;再次,张厂长不喜欢引才和做广告,经验开放
性较低。

总体来看,刘厂长更能扮演好总经理的角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