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54分)1.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包括(ABC)A.接受B、理解C、暴露D.传递学生回答:x2、精神分析说的代表人物有(ABCD)A.弗洛伊德B、弗洛姆C、阿德勒D、荣格学生回答:x3、影响消费者问题确认的因素是什么?(ABCD)A、缺货B、相关产品的购买C、营销因素D、购物环境学生回答:x4、态度的形成和变化-般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A、顺从B、认同C、内化.D、同化学生回答:x5、人格结构由(BCD)组成A.无我B、自我C、本我D.超我学生回答:x6、根据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以将情绪、情感分类为(BD)A.愤怒B、心境C、热情D、激情学生答安。
,,。
7、消费者判断的趋近方法有()A.规范性的趋近方法B、代表性的趋近方法C、可用性的趋近方法D、描述性的趋近方法学生回答:x8、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预期的因素有(ABCD)A.产品因素B、促销因素C、竞争品牌的影响D、消费者特征学生回答:x9.知觉有哪些特性?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
学生回答:x10、商店选址中应考虑哪些因素?ABCDA.地区经济B、区域规划C、文化环境D、消费时尚学生回答:x11、在消费行为中,从众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A.情景因素B、地位因素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模学生回答:x12、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测定方法?()A.投射法B、现场观察法C、内容分析法D、价值量表法学生回答:x13、下列哪些属于自我导向价值观?(ABC)A.物质与非物质主义B、工作与休闲C、欲望与节制D.成就与身份学生回答:x14、动机的特征有哪些(ABC)A.动机的原发性B、动机的复杂性C、动机的不可观察性D、动机的可导性学生回答:x15、影响消费者学习强度的因素有()A.被学习事物的重要性B、强化的水平或程度C、刺激的重复水平D.产品或商标的表象学生回答:x16、消费者所利用的评价标准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情境因素B、卷入度C、购买动机D.知识学生回答:x17、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包括哪些?(ABCD)A.消费者的资源B、购买动机C、知觉D.学习与记忆学生回答:x18、注意可分为()A.有意注意B、下意识C、无意注意D.无意识学生回答:x二、简答题(40分)19、商品命名的原则是什么?学生回答:20、促销沟通的目标结构是什么?学生回答:21、古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22.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有哪些?学生回答:三论述题(30分)23.消费者态度有哪些层次?每一层次的营销策略是什么?学生回答:①高度参与层次,营销人员应当通过广告大力宣传产品的属性和利益以影响消费者的信念②低度参与层次,营销人员应该重视商场中的店面广告与展示,或者是将产品与广告放在人潮密集的地方,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③经验学习层次,营销人员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评估或情感过程而不必影响其品牌信念,可以运用符号和形象激发对产品的积极情感。
④行为学习层次,可以通过样品赠送。
免费品尝等方法使得消费者能有机会接触到产品。
24、态度的功能有哪些?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有哪些?学生回答:1.(一)态度的功能有(1)适应功能是指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
(2)自我防御功能是指形成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和保持心理健康。
(3)知识或认识功能指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4)价值表达功能指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1)、发送者:(指持有某种见解并力图使别人接受这种见解的个人或组织)传播:指以何种方式与什么内容安排一种观点或见解传递给目标靶。
情境:对传播活动和信息接收者有附带影响的周围环境2)、目标靶:企业试图说服的对象,即接收者。
3)、中介过程:它是指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具体包括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互机制、反驳等方面。
4)、劝说结果两种:一是改变原有态度,接受信息传递者的劝说;一是对劝说予以抵制,维持原有态度。
四、单选题(54分)25、子王某一直很喜欢家里的那套旧的锅铲,因为那是他们恋爱时用的,那么请问,妻子这种产品使用方式是哪种?()A.功能性使用B、象征性使用C、享乐性使用D、节约性使用学生回答:x26、(B)是营销人员针对消费者购买主导动机指向,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使消费者购买动机强化,进而采取购买的过程。
A.热情接待B、诱导C、信息学生回答:x2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A.感觉B、直觉C、知觉D、意识学生回答:x28、“首位效果"属于消费者记忆机制的哪部分(A)A.复述B、编码C、储存D、提取学生回答:x29、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C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学生回答:x30、狂喜、暴怒、绝望等情绪状态属于情感基本状态中的(D)A.心境B、心情C、应激D.激情学生回答:x31、有些产品品牌差异明显,但消费者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的品牌,这种购买行为称为。
A、习惯性的购买行为B、多样性的购买行为C、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D、复杂的购买行为学生回答:x32、对个人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有直接影响的群体是(D)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群体D、参照群体学生回答:x33、为了实现满足需要的功能,文化必须不断改变,以使社会得到最好的满足,这体现了文化的哪种特征()A.文化满足需要的特性B、文化的发展性C、文化的观念性D、文化的共享性学生回答:x34、消费者行为学中,关于社会群体的类型较多,可根据(A)进行分类。
①群体规模②群体成员接触方式③群体的价值观④群体所属关系⑤群体的地位和财富⑥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学生回答:x35、当购买不熟悉的贵重产品或不常买的产品时,消费者的参与水平较高,所投入的时间较长,涉及广泛的内、外部信息搜寻,影响消费者作决策的因素较多,这种决策类型是:(A)A.广泛型决策B、有限型决策C、惯例型决策D.介入决策学生回答:x36、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消费B、购买行为C、买卖行为D.消费心理学生回答:x37.群体成员放弃自己的判断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A.消费流行B、社会从众C、消费习俗D、参照群体学生回答:x38、根据()群体的互动作用和接触率可分为主要群体和次要群体:A.拒绝B、热望C、会员D.回避学生回答:x39、(A)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
A.学习B、情绪C、欲望D.意志学生回答:x40、行为的反应层次()A.行为一信念一态度B、态度-行为一信念C、信念一行为一态度D.信念一态度一行为学生回答:X41、(B)是营销组合中最不确定、最抽象的。
A、产品B、价格C、分销D、促销学生回答:x42、()是一种以低价将新产品投放市场的策略,其着眼点是薄利多销,等打开市场后,再将价格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A、习惯性定价策略性B、撇脂策略C、渗透策略学生回答:x43、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这表现了思维的A、直接性B、间接性C、整体性D、概括性学生回答:x44、消费者外部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和()。
A、社会来源B、公共来源C、群体来源D、他人来源学生回答:x45、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大约()是以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的。
A、25%B、45%:C、65%D、85%46、情绪和情感有两极性和(C)两种特性。
A.集中性B、感染性C、扩散性D、边缘性学生回答:x47、(B)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A.产者行为B、消费者行为.C、分配行为D.购买行为学生回答:x48、一个人的社会阶层是会发生变化的。
这指的是社会阶层的()。
A.约束性B、同质性C、动态性D、多维性学生回答:x49、霍尼认为特点是朝向他人”的个性是(B)A、外向型B、顺从型C、孤立型D、攻击型学生回答:x50、在家喝一杯咖啡价格约10元,在咖啡屋约20元,而刘先生-定要到有良好服务、环境优雅、旋律优美的大咖啡厅消费50元。
刘先生的消费行为属于()。
A.理性消费B、感性消费C、不合理消费学生回答:X51.关于消费风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不会发生风险。
B、企业应保证消费者没有风险。
C、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都有可能发生风险。
学生回答:x五、判断题(11分)52、概念驱动加工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X学生回答:x53、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54、信念是主观判断。
学生回答:X55、情感总是指向一定的事物,没有任何对象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学生回答:✔56、态度具有四大功能即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知识和认知功能以及价值表现功能。
学生回答:x57.心理学家认为,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就越困难。
学生回答:x58、复制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后果中获取信息,它可能包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学生回答:✔59、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生回答:✔60、联结式选择规则是指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达到的最低水平做出规定。
学生回答:✔61、传播的主要参与者是传递者和受众,传播的手段有编码、译码、反应、反馈,另外,噪声是在传播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的一一个因素。
学生回答:x62、某人在朋友家里使用了某类电子产品后决定购买-台,这种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属于规范性影响。
学生回答: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