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缺答案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缺答案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表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一战期间得到发展(黄金时期)(3)思想:①西方的大量传入
②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认识到
2.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伸。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积极:①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的统治地位.
②它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
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推动了的发生。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课内探究】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思维拓展】
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及其代表思潮
(1)器物层次:主要包括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的学习)
(2)制度层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新变法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潮。

(资产阶级的学习)
(3)思想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科学思潮。

(资产阶级的学习)
【巩固练习】
1.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能够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学术阵地和新文化运动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在北京大学任教B.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C.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D.北洋政府的大力支持
2.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
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
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 “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②洪仁玕③李鸿章④孙中山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4。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5.(2009年全国高考Ⅰ)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
6.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第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护法运动
7.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致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说这段话的是
A.梁启超B。

陈独秀 C.蔡元培 D.李大钊
8。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9.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

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关系?
A.陈独秀B.孙中山
多乎哉不多也
C.鲁迅D.李大钊
10.关于下图漫画反映的文学作品的评价,正确的是
A.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B.这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吃人的礼教”即出自该文
C.该文深刻揭露了旧礼教“吃人”的本质D该文是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
11。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
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2.下列关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器物—-制度-—思想B。

器物-—文化-—制度
C。

器物-—思想——制度D。

文化-—器物——制度
13。

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

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4. 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它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促进了思想解放③都有利于
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阅读下列材料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3)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16.阅读下列材料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物编号图像人物速写




图像人物速写
①号“饮冰室主
人”,曾拜“南海
先生”为师.

民族英雄,
领导了“虎
门销烟”.
②与日本签订《马
关条约》,被指
为“卖国贼”⑥
广东南海
人,著有
《孔子改
制考》一
书。

③著有《海国图
志》一书。


曾任北大
图书馆主
任,著有《庶
民的胜利》
一书。

④《新青年》的创
办者,批判封建
正统思想的领

创建了“湘
军”,创办
了安庆内
【探究课题】(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

(填数字序号即可)
(2)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第21课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巩固练习】
选择题:1—-5:CABDB 6——10:CBCBD 11——14:AACA
15、参考答案:
(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2)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和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临时约法》。

(3) 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
16.参考答案
⑴第一类:3、5;第二类:2、8;第三类:1、6;第四类:4、7。

(2)特点: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向西方学习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学习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入。

(3)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了解并适当吸取世界各国文明中的优秀成分,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创新的重要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