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这一论断的正确明白得是()。
①半封建是指由过去的“闭关锁国”被迫实行半开放②半殖民地是指许多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留居中国③半封建是指原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并进展④半殖民地是指国家主权遭受严峻破坏,但又没有完全丧失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①它们差不多上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革命运动②它们差不多上因领导集团的分裂大大伤了元气③它们都打击了外国入侵者④它们都被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了A.①②B.②③C.①②D.③④3.在太平天国后期,显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其显现的特定缘故是()。
①当时中国显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洪秀全建立人间天国的政治理想在实践中破产③洪仁轩在香港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④太平天国后期需要改革内政,振兴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是()。
A.利用改造B.全盘同意C.继承进展D.相互补充5.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A.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C.八国联军在天津设置都统衙门D.英法在广州成立占据委员会6.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①清朝政府的支持②洋务运动的诱导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爱护统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
①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②来源于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③人数不多,但高度集中④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⑤组织性、纪律性强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8.下列事件按时刻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①阿古柏入侵新疆②俄国侵占伊犁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日军从琅桥登上台湾⑤亚东被辟为商埠⑥黑旗军斩杀李威利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⑤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⑥⑤D.①②③④⑥⑤9.台湾设置行省是在()。
A.鸦片战争以后B.中法战争以后C.戊戌变法之中 D.清末新政之中10.在下列近代报刊中,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①《时务报》②《国民报》③《中外纪闻》④《民报》⑤《国闻报》⑥《游学译编》A.②④⑥B.①③⑤C.③④⑤D.④⑤⑥11.在下列进步团体中,其要紧成员来自学界和新军的是()。
A.保国会B.同盟会C.强学会D.日知会12.梁启超一生政治态度多变,其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①维新变法②保皇复辟③实行立宪④反对帝制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13.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差不多上反对袁世凯的②都属爱护民主共和斗争③都由国民党来领导④都落得一个失败的结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仍旧是()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度的国家C.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D.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5.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他采取“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事实上质是()。
A.鼓舞新文化新思想进展B.调合各种思想文化矛盾C.促进各种思想文化成长D.爱护尊孔复古思想生存1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了大力开展工人运动,成立了()。
A.京汉铁路总工会B.上海工商学联合会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D.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17.新旧三民主义比较,新三民主义增加的最重要的内容是;()。
A.民族平等B.克制资本C.自由权益D.反帝内容18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曾在湖北发生过的有()。
①保路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④二次革命⑤二七罢工⑥收回租界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19.国共关系进展中起重大转折的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20.大革命失败以后,宋庆龄发表声明讲:“我关于革命并没有灰心。
使我败兴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路。
”她所指的是()①陈炯明②冯玉祥③蒋介石④汪精卫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材料解析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下院为调查中英贸易关系而委派的委员会在1847年曾提出报告讲:“惋惜我们应当承认;近来同那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中意的状态,扩大我们的交往的结果并没有证实我们的合理的期望,自然,这种期望是以自由进入那个蔚为壮观的市场为依据的。
我们认为,阻碍这种贸易进展的,全然不是由于中国不需要英国商品,也不是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竞争;花钞票买鸦片——这消耗了所有的白银而使中国人一样的贸易遭受庞大的缺失;他们不得不用茶叶和丝来支付其他商品。
”——摘自马克思《鸦片贸易史》材料二1852年,英国驻华官员米契尔致香港总督文物的报告书中讲:“中国人的适应是如此节俭、如此因循守旧,以致他们穿的衣服正是往常他们祖先所穿过的;这确实是讲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廉价,他们一概不需要。
”他还认为:“当收成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齐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他们就用这种家庭自织的料子,……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将余下来的拿到邻近城镇去卖,……供给城镇居民及河上居民的需要。
那个国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差不多上在农家生产出来的。
”——摘自马克思《对华贸易》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南京条约》签订后,中英贸易的差不多情形如何样?(2)材料一认为阻碍中英贸易进展的要紧因素是什么?(3)材料二认为阻碍中英贸易进展的要紧因素是什么?材料二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什么特点?(4)19世纪50~60年代英国入侵者采纳了哪些手段最终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此次战事,实为李鸿章因循怠驰所酿成。
当日若从汪凤藻、袁世凯、叶志超益师之请,豫先进兵,何至险要为倭所据、韩王为倭所虏,使敌人着着占先而我兵无可进之路?……获敌奸细,不加穷究,且欲纵之。
知敌装煤米,不复过咨询。
……平壤顿兵,该督(指李鸿章)不令攻打,显违诏旨,无复人心。
当未奉战谕旨之先,欲请俄人打倭,计不遂,又欲请英人打倭,计又不遂。
……该督挟有欲和之意,以奉旨严切,未敢公然出口,而其心实无战志,故借口兵轮少,又增买舟舰,以缓我师。
……平壤业已逾万余人,何至不可一战?乃计不出此,该督胸有欲和之见存也。
——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险情形折》材料二方倭事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不足深忧……。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努,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
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至陆路交锋,倭人专用新式快枪快炮,精而且多,较中国数年前所购旧式者尤能灵捷及远。
此次平壤各军,倭以数倍之众,布满前后,分道猛扑,遂至不支,固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缘故的分析有什么不同?(2)你赞成哪种分析?你能否运用学过的史实批判你不赞成的那种分析?3.阅读下列材料1924年,孙中山来到一所学校视察,看到学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走不路”,下联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孙中山看后专门快乐,对陪同视察的赞扬道:“好,军人应当如此!”请回答:(1)这所学校是何时何地创办的什么学校?(2)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3)这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与以往学校有何不同?三、咨询答题1.简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究救国道路的要紧过程,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3年之前,这种探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孙中山曾经讲:义和团运动往常,“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骂之声不绝于耳。
”义和团运动以后,“鲜闻一样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请咨询,义和团运动前后,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的缘故是什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B 4.A 5.B 6.B 7.C 8.C 9.B 10.A 11.D12.A 13.B 14.D 15.A 16.C 17.D 18.B 19.C 20.D二、材料解析1.(1)鸦片战争后,英国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输华商品总值成倍增加。
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然济的坚强抗击,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
(2)材料一认为中英贸易进展不理想的要紧缘故是鸦片的大量输入冲击了中英正当贸易。
(3)材料二认为中英贸易进展不理想的要紧缘故是中国人节俭和因循守旧。
材料二介绍的农村家庭纺织业的繁荣情形,实际上反映出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4)发动新的入侵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新的政治经济特权,用商品倾销、鸦片走私、掠夺原料等方式,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1)材料一把甲午中日战争清军失败的缘故归于主帅李鸿章避战求和,贻误战机,主观上指挥的失误。
材料二把清军失败的缘故归于中国军队武器不如日本,否认指挥不力。
(2)我赞成材料一的分析。
在中法战争中,清军武器不如法军,然而镇南关战争,主帅冯子材指挥得当,打败法军。
由此可见,材料二不承认主观指挥失误,片面强调中国军队武器不如日本是造成甲午中日战争清军失败的要紧缘故是站不住脚的。
3.(1)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建立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2)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3)把政治教育和军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三、咨询答题1.要紧过程:(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洪秀全领导了反封建反入侵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提出了在中国进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19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4)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民主革命的纲领,发动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5)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连续查找新的出路,兴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选择和同意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挽救国家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变化:(l)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921年中国共产党产生,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义和团运动往常,人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