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1.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段话主要表明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2.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晚期政治腐败 B.封建制度已经衰落C.军备废弛防御力差 D.战和方针举棋不定3.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官并不县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讲行的斗争.官不过是一个维持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开端。

”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B.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C.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D.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4.虎门销烟最本质的意义是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C.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5.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的战区是在A.长江中下游地 B、广东沿海地区 C.京津地 D.台湾北部6.“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残酷性②只看到“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③夸大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④贬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7.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8.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白银外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D.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9.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经济开始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10.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大众”应包括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C.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1.下列条约中,列强首先对华外交上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先例是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12.下列美国在华特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是A.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 B.军舰可出入通商口岸 C.军舰可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1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

”1856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扩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

以上材料表明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C.英法策划提出“修改条约”要求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14.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A.革命任务转化为推翻封建王朝B.革命的主要目标是驱除外国侵略者C.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D.中国资产阶级开始领导革命15.总理衙门答应对外国侵略者关于“各口划一管理”的规定,将上海海关的管理体制办法推广到各通商口岸。

这说明A.外国开始控制中国海关 B.中国海关管理权完全丧失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外国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16.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在中国可享有的侵略权益有①到中国内地传教、经商②在台湾淡水等地租赁土地、房屋居住③在天津、广州等地合法设立工厂④直接控制中国海关⑤在中国西南合法采矿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17.沙俄违背中俄《尼布楚条约》而割占的中国领土是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②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40万平方公里③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④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18.186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逆差,主要原因是①西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②西方列强已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③外商操纵中国原料市场,压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④作为中国出口大宗的丝茶在国外没有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太平天国对所占领地区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实际影响是A.基本上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B.没有触动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C.部分农民得到土地或减轻了地租 D.实行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20.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是A.表明支持慈禧和奕訢 B.为显示其军事力量C.把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21.太平天国运动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偏袒中国(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太平天国政府”。

英上述态度是因为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似的宗教信仰B.惧怕太平军会进攻沿海通商口岸C.英国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侵略权益D.英国要求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2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主要是因为A.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B.当时军事斗争紧张,不具备实施该理想的社会客观条件C.农民领袖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D.太平天国运动使其理想社会失去了实施的可能性2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是一种单纯的土地制度B.废除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其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D.当时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军事斗争非常紧张24.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2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26.太平天国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而采取的军事行动是A.湖口战役,大败湘军 B.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C.摧毁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 D.三河镇大捷,解除安庆之围27.“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仿效和肯定C.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D.树起了新的爱国主义旗帜28.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其思想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A.具有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传统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C.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9.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这表明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30.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化的进程D.客观上滋育出早期维新思想31.导致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不利的客观外部环境是A.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顽固派的阻挠C.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 D.改革没有涉及政治体制32.洋务派举办的民族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A.私人投资兴办 B.实行封建管理C.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 D.受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33.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34.洋务运动最重要的进步影响是A.引进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 B.抑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C.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5.下列事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①洋务运动②外国对华资本输出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6.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刺激作用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沿海地区出现37.下列哪些是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①发昌机器厂②福州船政局③继昌隆缫丝厂④湖北织布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38.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官僚和商人转化而来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C.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求生存39.《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通商口岸C.日本轮船可驶入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40.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取得的相同的侵略权益是A.公使进驻北京 B.在战略要地驻扎军队C.割占大片土地 D.取得巨额赔款4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D.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并要求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42.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最确切的表述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43.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

”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44.“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45.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掀起的主要动因是A.甲午中日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甲午中日战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求和政策C.马尾海战清军失败 D.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46.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47.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8.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这表明A.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必然性B.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失败则带有偶然性D.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49.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50.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各个方面,其中未涉及到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设置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C.开办京师大学堂 D.设立议院,制订宪法51.京师同文馆、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共同点不包括A.培养目标是非旧式的封建官吏 B.由维新派主持创办C.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D.顺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52.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53.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A.义和团只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 B.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加以胁迫C.清政府的背信弃义 D.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5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55.外国列强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其侵华手段的变化有①以华治华成为显著特征②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③主要采取武力手段扩大侵略利益④日本和美国日益取代英法在华的优势地位⑤列强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56.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