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理的会计信息量既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控制成本的需求。
本文认为,在确定合理信息量之前首先应该确定是否所有会计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都具有决策有用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价值相关性一、引言近年来,西方学者从多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研究也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焦点。
西方学者的研究是基于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而中国股票市场和投资者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中国股票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极大,具有太多的投机性和庄头性。
这些特征必然会影响到我国投资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方式,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我国虽然已有一些关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将会计信息局限于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而没有考虑其他会计信息。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股票为样本范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会计信息的内容,力求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找到我国a股市场上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特点和我国投资者使用会计信息的特点。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1:盈余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盈余信息的信息含量高于现金流量流量;假设2:在我国a股市场上并不是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3: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也具有决策有用性;假设4:会计信息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已经从依赖的单独的会计信息指标转向综合使用多个会计信息指标。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最近三年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年份区间为2006年至2008年。
另外,由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在会计盈余、现金流量、收入、成本等方面存在特性,本文从样本中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
并且依据如下标准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剔除表现异常的样本;剔除各变量均值是4个标准差以外的样本;剔除s、st类公司。
筛选后,在3个年度的研究区间中共获得了涉及样本12个行业,公司960个(含年度间重复计算),其中2006年 296个、2007年351个、2008年313个。
本文采用长时窗,以一年作为研究窗口。
本文数据来自ccer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和ccer股票价格收益数据库。
(三)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本文采用股票回报率作为反映公司价值的变量。
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回报率来衡量年度会计盈余。
其中:每股收益eps等于“净利润/期末普通股份总数”;净资产回报率roe等于“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总额”,即“年末roe”。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cfo等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期末普通股份总数”。
本文用每股营业收入mrps 来代表收入。
“每股营业收入”等于“营业收入/期末普通股份总数”。
用每股营业成本mcps 代表成本,每股营业成本等于“营业成本/期末普通股份总数”。
首先以每股盈余、净资产回报率、经营现金流量、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的期末值与增量作为自变量,以股票回报率作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考察这些会计指标的价值相关性。
模型一建立五个方程,方程设计如下: ri,t=α0+α1epsi,t+α2?驻epsi,t+?棕i,t ;ri,t=?茁0+?茁1roei,t+?茁2?驻roei,t+?棕i,t ;ri,t=?酌0+?酌1cfoi,t+?酌2?驻cfoi,t+?棕i,t ;ri,t=?姿0+?姿1mrpsi,t+?姿2?驻mrpsi,t+?棕i,t ;ri,t=?滋0+?滋1mcpsi,t+?滋2?驻mcpsi,t+?棕i,t 。
其中,ri,t为股票i第t期的股票报酬率;αi、?茁i、?酌i、?姿i和分别为模型的回归系数;?棕i,t为每个方程的残差项,epsi,t、roei,t、cfoi,t、mrpsi,t和mcpsi,t分别为第i公司在第t期的每股收益、净资产回报率、经营现金流量、每股主营业务收入和每股主营业务成本。
其次在每股盈余与股票回报率回归基础上加入经营现金流量、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以及它们的联合,通过调整的拟合优度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来确认会计指标以及会计指标的联合是否能增加价值相关性。
建立如下七个方程,为模型二: ri,t=α0+?茁0epsi,+?棕i,t; ri,t=α0+?茁1epsi,t+?酌1cfoi,t+?棕i,t; ri,t=α2+?茁2epsi,t+?酌2cfoi,t+?姿2?驻mrpsi,t+?棕i,t; ri,t=α3+?茁3epsi,t+?酌3cfoi,t+?浊3mcpsi,t+?棕i,t; ri,t=α4+?茁4epsi,t+?酌4cfoi,t+ ?姿4?驻mrpsi,t+?浊4mcpsi,t+?棕i,t ;ri,t=α5+?茁5epsi,t+?姿5?驻mrpsi,t+?棕i,t ;ri,t=α6+?茁6epsi,t+?浊3mcpsi,t+?棕i,t 。
其中,各个指标含义与前一个模型相同。
本模型中的各个拟合优度r2i(i=1,2, (7)均采用经调整的拟合优度,本文通过定义下列拟合优度的增加值,以代表某种会计指标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的增加能力:r2cfo=r21-r20,表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的增加能力;r2mrps=r25-r20,表示每股营业收入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的增加能力;r2mcps=r26-r20,表示每股营业成本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性的增加能力;r2cfo,mrps=r22-r20,表示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联合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的增加能力; r2cfo,mcps=r23-r20,表示每股营业成本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联合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的增加能力;r2cfo,mrps,mcps=r23-r20,表示每股营业收入、每股营业成本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联合对股票回报率解释度的增加能力。
三、实证结果分析(一)描述性统计研究所选样本的股票回报率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大值与最小值等指标分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回报率比2006年增加了1倍多,但到了2008年急剧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30%(按均值计算)。
这个变化由两个因素构成,首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其次,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引发了我国的通货膨胀。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2008年国家采取了有保有压的投资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也是给造成我国股市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股票回报率ri,t 在分年度的描述性统计中呈现出正向偏态、尖顶峰特征;而在分行业的描述性统计中却呈现出近似于正态分布的特征。
(二)模型检验本文分别利用混合样本和分年度样本采用截面回归分析法对会计盈余、现金流量、收入、成本等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并对这些会计信息指标进行增量关联研究。
(1)模型1回归。
首先,按照模型一,利用混合样本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的显著性,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可以看到,每股收益eps、净资产回报率roe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cfo的回归系数显著异于0,而且模型的f值也通过了检验。
说明,会计信息每股收益eps、净资产回报率roe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cfo具有价值相关性。
这支持了本文的假设一的前半个命题。
首先比较同时作为盈余信息代理变量的每股盈余eps和净资产回报率roe的回归系数和模型f值,可以发现每股盈余eps比净资产回报率roe更具有价值相关性,所以在进行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用每股盈余eps作为盈余信息的代理变量更合适。
其次,在比较作为盈余信息代理变量的每股盈余eps和作为现金流量代理变量的经营现金流量cfo 的回归系数和模型f值,可以发现,盈余信息比现金流量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这支持了假设一的后半个命题。
同时还可以发现投资者更关心这些会计信息的绝对量。
每股盈余信息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我国股票市场之所以长期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从(表3)、(表4)中还可以看到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的模型f均未通过检验,并且每股营业收入的回归系数也未通过检验,说明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的价值相关性并不显著。
这支持了假设二。
出现这个检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有些会计信息例如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与行业紧密相关,利用混合样本忽略了行业划分,也许利用分行业数据可以得到新的结论,而且收入和成本信息更容易受到管理层的操纵,对于这种较容易受到操纵的会计信息其价值相关性一定会减弱。
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会计信息一定具有价值相关性。
这也是所提出假设二的原因。
其次,按照模型二对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样本采用分年度横截面和混合样本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然后分别计算出各年的r2cfo、r2mrps、r2mcps、r2cfo,mrps、r2cfo,mcps、r2cfo,mrps,mcps,见(表6)。
(2)模型二的回归。
在模型二中,以每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为基础,然后加入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营业收入,每股营业成本以及他们的联合,考察这些加入的会计信息能否增加每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由(表5)、(表6)可以看到:第一,样本中γ均大于零,说明经营现金流量对股票回报率具有相关性,即经营现金流量cfo具有价值相关性。
这也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一。
但是r2cfo在2006年和2008年以及混合样本中均小于零,说明经营现金流量并不能在盈余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含量。
由(表4)已经知道经营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小于盈余信息,在结合r2cfo小于零可以得到盈余信息已经包含了经营现金流量包含的信息,并且经营现金流量包含的信息对盈余信息对投资者而言不具有补充作用。
第二,不论是分年度数据还是混合数据都有r2mrps、r2mcps大于零,说明每股营业收入信息和每股营业成本信息对盈余信息具有补充作用,他们能够增加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这说明虽然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单独使用并不能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即他们没有价值相关性,但在每股盈余信息的基础上在分析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营业成本就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也就是说这些会计信息指标并不是没有用的。
在会计信息有用论提出后,很多人对其提出质疑,有人通过验证会计信息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提出质疑,这也是笔者提出假设三的原因。
由本部分的实证可以看到没有价值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也是有用的,所以,文中假设三得到验证。
虽然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是,在盈余信息的基础上并不能增加对股票回报率的解释度。
但是可以发现样本中r2cfo,mrps、r2cfo,mcps和r2cfo,mrps,mcps不论是在分年度还是混合样本中均大于零。